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北京景点

[切换城市]
北京站> 北京旅游> 北京旅游景点> 西什库教堂(北堂)

西什库教堂(北堂)

景点类别:教堂

西什库教堂(北堂)好玩吗

西什库教堂,也称北堂,在中南海湖畔蚕池口(今旧北京图书馆斜对面),1703年开堂。1887年因中南海扩建,将其拆除,后来清政府拨银四十五万两,于西安门内西什库易地而建;1900年整修时加高一层,成为今日所见之庄严秀丽的北堂。北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它的四个高高的尖塔,三个尖拱券入口及主跨正中圆形的玫瑰花窗,塑造出端庄而绮丽的立面,在青松翠柏环绕之中越发显得洁白挺拔。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状,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楼塔尖高约31米。堂前左右两侧各有一中式四角攒尖黄色琉璃瓦顶的亭子,亭内是乾隆亲笔题写的石碑。一西一中、一高一矮,巧妙搭配,令人叫绝。主入口两侧的圣者雕像是北京各教堂中绝无仅有的。
堂内的300根巨柱撑起的金色拱顶和80扇镶彩玻璃的花窗总能让人联想到巴黎圣母院。整体建筑风格中西结合。1985年修缮北堂,重修了大堂正前方的耶稣主祭台和东西两侧的圣母玛利亚和圣父若瑟的祭台。1985年12月24日举行了开堂典礼。西什库教堂成为北京最绚丽的教堂。

门票价格

免费开放。

西什库教堂(北堂)怎么去

西什库教堂(北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您可以坐车到西安门、北京三十九中学等站点,经过该站点的线路有38路、14路、128路、夜13路、55路、103路、101路、109路、124路、68路、612路;附近标志性建筑有味多美(西安门店)、兰州拉面、一锅香过桥米线、新疆餐厅等;

附近停车场

17天酒店-停车场(42米)
西什库大街31
2停车场(西黄城根南街9号院西北)(104米)
西什库大街31号院17号楼尚8西城设计园附近
3停车场(104米)
西什库大街甲31号附近
4西什库大街31号院1号楼停车场(入口)(104米)
西什库大街33号附近
5西什库大街31号院1号楼停车场(108米)
西什库大街31-47号
6停车场(文津街)(108米)
西什库大街28号院附近

西什库教堂(北堂)介绍

  • Old-FU
  • 2017-09-16
1、西什库教堂,本名救世主教堂,俗称北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是一座天主教堂,1703年开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2、北堂大堂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楼塔尖高约31米。堂前有月台,三面有汉白玉石栏杆,堂正面上镶汉白玉石一方,镌刻着耶稣善牧圣像。大堂正门两旁,有中国式建筑碑亭两座,亭内分别立光绪十四年(1889年)天主教堂迁建谕旨碑和满汉文天主堂碑。 3、堂内有明柱三十六根,柱顶俱镂菘菜叶形,柱高4丈9尺。大堂内有正祭台和配台,大堂正门内建有唱经楼,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门面。哥特式建筑特点是使用尖拱以求使房屋直耸而上。大堂主祭台的北边是苦难堂。苦难堂西墙上镶有樊国梁墓碑。在修建西什库北堂时还建有主教公署、修道院、育婴堂等。 4、北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它的四个高高的尖塔,三个尖拱券入口及主跨正中圆形的玫瑰花窗,塑造出端庄而绮丽的立面,在青松翠柏环绕之中越发显得洁白挺拔。 5、西什库天主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由于两位天主教教士洪若、刘应治愈了康熙皇帝的疾病,因而获赐皇城西安门内蚕池口一代的一块地皮,得以建筑教堂,这所教堂便是今天西什库教堂的前身,名为救世堂。清朝中叶,民间反对天主教的势力与天主教会不断发生摩擦,清政府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查封了蚕池口天主教堂,并没收了全部教产。 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向教会归还了教堂的土地,同治三年(公元1868年),主教孟振生主持在北堂原址建立了一座高大的哥特式建筑,由于蚕池口临近皇家禁地,高大的教堂钟楼引起了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的不悦,经过与罗马教廷和法国政府的交涉,教会同意将教堂迁往西什库,由清政府出资修建新的教堂建筑,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新式建筑正式落成。 7、西什库教堂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开放时间:5:00~18:00(特殊节日除外);门票价格:免费;别名:北堂;所属宗教:天主教;隶属:天主教北京教区;修建时间:1888年;建筑风格:哥特式;重修:1900年
  • Old-FU
  • 2017-09-16
1、西什库教堂,本名救世主教堂,俗称北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是一座天主教堂,1703年开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2、北堂大堂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楼塔尖高约31米。堂前有月台,三面有汉白玉石栏杆,堂正面上镶汉白玉石一方,镌刻着耶稣善牧圣像。大堂正门两旁,有中国式建筑碑亭两座,亭内分别立光绪十四年(1889年)天主教堂迁建谕旨碑和满汉文天主堂碑。
3、堂内有明柱三十六根,柱顶俱镂菘菜叶形,柱高4丈9尺。大堂内有正祭台和配台,大堂正门内建有唱经楼,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门面。哥特式建筑特点是使用尖拱以求使房屋直耸而上。大堂主祭台的北边是苦难堂。苦难堂西墙上镶有樊国梁墓碑。在修建西什库北堂时还建有主教公署、修道院、育婴堂等。
4、北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它的四个高高的尖塔,三个尖拱券入口及主跨正中圆形的玫瑰花窗,塑造出端庄而绮丽的立面,在青松翠柏环绕之中越发显得洁白挺拔。
5、西什库天主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由于两位天主教教士洪若、刘应治愈了康熙皇帝的疾病,因而获赐皇城西安门内蚕池口一代的一块地皮,得以建筑教堂,这所教堂便是今天西什库教堂的前身,名为救世堂。清朝中叶,民间反对天主教的势力与天主教会不断发生摩擦,清政府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查封了蚕池口天主教堂,并没收了全部教产。
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向教会归还了教堂的土地,同治三年(公元1868年),主教孟振生主持在北堂原址建立了一座高大的哥特式建筑,由于蚕池口临近皇家禁地,高大的教堂钟楼引起了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的不悦,经过与罗马教廷和法国政府的交涉,教会同意将教堂迁往西什库,由清政府出资修建新的教堂建筑,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新式建筑正式落成。
7、西什库教堂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开放时间:5:00~18:00(特殊节日除外);门票价格:免费;别名:北堂;所属宗教:天主教;隶属:天主教北京教区;修建时间:1888年;建筑风格:哥特式;重修:1900年
  • 刀刀
  • 2019-12-01
西什库教堂中西合璧,是国内第一无二的教堂。1703年开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堂,见证了天主教在中国发展的风风雨雨,是北京最大、最古老和最绚丽的教堂。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西什库教堂始建于中南海南岸蚕池口,命名为“救世主堂”,为康熙皇帝赐建,并亲提“万有真原”横匾和一幅长联。光绪十三年(1887年)迁建于此。 西什库教堂若是在中国很多城市, 都会位列参观景点排行榜的三甲位置的,可它偏偏投胎在北京——古迹多得不得了的帝都,来北京的游人甚至当地人都很少把目光投向他,但是也丝毫不妨碍他是国内最独特的教堂。 一进入教堂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层哥特式建筑,顶端共由11座尖塔构成,教堂建筑的正面有三个尖顶拱券形入口,入口拱门之间雕刻有圣若望和圣保禄等四圣像,建筑正立面上的门窗均用汉白玉石刻装饰。 沿着甬道走向教堂,中国元素的特点便显露出来。围绕哥特式教堂建筑的是传统的中式台基,环以汉白玉栏杆,栏杆顶端是姿势各异、憨态可掬的石狮子。堂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碑亭,为黄顶琉璃瓦重檐歇山顶设计,庭内安放乾隆皇帝手书御碑,碑亭内侧则是四尊中式的石狮子。教堂两侧是龙首排水口。 西什库教堂正门中央主跨上有一扇瑰丽的圆形玫瑰花窗,礼拜堂四周则有大小不一的80面玻璃花窗,天主教堂彩色玻璃装饰华丽,有很多中式建筑和西洋建筑同框,也有中国人和西洋人同行。最特别是两幅挂在殿堂内的油画, 由西方的传教士郎世宁所画, 里面的圣母与圣子以中国的太后和皇子形象出现, 绝无仅有! 地址: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 交通:地铁西四站东行约700米。公交乘坐14路、55路、68路、128路、612路到北京三十九中学站下车可达;乘坐101路、103路、109路到西安门站下车可达。 开放时间:5:00~18:00。 门票:免费。
详细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
  • 北京-西城

西什库教堂(北堂)附近景点

西什库教堂(北堂)附近餐厅

西什库教堂(北堂)附近酒店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