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

分享

北京大学勺园

景点推荐 小编:思敏 时间:2020-01-10

     勺园作为北京大学九大园林中的一个,不止中国著名书法家居住过,英国二世的使者当初也居住于此,所以北京大学勺园是有名的一个园林。

     历史上,勺园曾是一片荒地,明代书法家米万钟在此修建了一处园林。取"海淀一勺"之意,所以被起名为勺园。至明末,勺园已成为西郊一处小巧幽雅的著名园林。清初,在勺园旧地上又重建了一座弘雅园,乾隆以来成为官员赴圆明园上朝途中歇息的场所,由此改为集贤院。

     历史更有惊人的巧合,昔日由勺园沿变的弘雅园,是英王二世派遣的使团居住过的地方,这也是西方国家最早派遣的访华使团。勺园因此成为最早接待西方正式使团的食宿场所。

     如今,盛极一时的皇家园林早已成为大学的一部分,在它的旧址上现代化楼群平地而起。经过历史的大跨度,勺园又重新成为接待外国宾客的场所,有“小联合国”的美称。

“弘雅园”
     清朝康熙年间,清皇室在勺园旧址上修建了一座弘雅园,并将其赐予郑恭亲王积哈纳作为府第。积哈纳去世之后,弘雅园便被收归内务府所有,从此再没有归私人居住过。

     关于弘雅园的历史记载并不多,它也不如米家勺园那般赫赫有名。但无论是《风物》、《燕园史话》还是其他介绍北大历史的书籍和文字,在介绍弘雅园这一节时总有一件事必定会被提及,那就是在乾隆五十八年英王第一次派特使马噶尔尼出使中国,当时使团的住所就恰恰被安排在弘雅园。这一事件在中国官方档案和使团成员回忆录中均有记载。而从当时使团秘书斯当东和马噶尔尼本人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大约可以知道弘雅园的建筑布局——“园径蜿蜒,小溪环一岛,小林种杂树,间有青草地,高下不齐,顽石乱堆”,“屋舍则堂厢环对,各为庭院”。

“集贤院”
     自清乾隆起,由于清帝常在圆明园设朝听政,官员们要从城里赶来上朝,为了方便他们落脚休息,便把弘雅园作为所谓“文职各衙门堂官的公寓”,嘉庆六年正式改称其为“集贤院”。然而,也就是在这一演变阶段,勺园旧时的园林基础遭到完全的泯灭。从此,一代名园勺园的旧景,只能存在于那幅《勺园修禊图》和流传的诗文之中了。

     另据《风物》中介绍:“80年代,还在勺园楼群之北营建了亭榭曲廊。北边的庭中悬有溥仪之弟溥杰所题写的‘勺海’匾额,南边的亭中有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所题写的‘缨云’匾额。”这些使人追忆和遐想的景物,如今仍安静地存在于校园的一隅。
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城帮网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城帮网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粤ICP备09180838号  版权所有2024 ©城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