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北京大学

[切换城市]
北京站> 北京教育> 北京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信息

北京协和医学院

英文名: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简称:“协和” 所在地:北京 院校代码:10023 类型:理科类/医药类/医科大学/211/985/考研院校/研

211工程985工程研究生院校卓越计划
  • 北京协和医学院师资怎么样, 北京协和医学院师资好不好

院校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2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5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国家级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2人,国家级和部委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其中3人为学科评议组组长),在岗博士生导师398人,硕士生导师665人。

  • 单渊东
  • 单渊东,男,血液病学专家,。1941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1985年曾参加华西医科大学“设计、衡量、评价(DME)”培训班,1988年赴美国加州旧金山医学院癌症研究所进修,1991年起任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教授。1985-2000年任院科研处处长,1995-2005年任院临床药理研究中心主任(即基地、机构主任),2005年至今任顾问。  担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审评委员,SFDA-GCP检查员、中国临床药理学、中国新药杂志等编委。曾接受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的药物临床试验技术及GCP培训,参加及组织多项药物临床试验。  多次在药物临床试验的国际、国内会议发言介绍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的管理概况,为国内各种药物临床试验培训班授课数十次。  1997年及2004年至今受SFDA委派数十次参加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认定和复核工作。
  • 沈悌
  • 沈悌  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沈悌,男,血液内科主任医师。196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毕业后赴甘肃会宁县人民医院任住院医师,1979年至1982年考取北京协和医院内科血液专业研究生并获硕士学位。1983年至1986年任协和医院内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和血液专业主治医师。1986-1988年曾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保健医师。1988-1992年于纽约大学医院进修。1993年回国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并担任协和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1999年晋升为主任医师,并担任大内科主任兼血液内科主任(2005年卸任)。  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大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和北京血液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主要著作有“消灭残存肿瘤的新途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内科学精要(英文版)”等。擅长于血液系统肿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内科及内科疑难病的诊治。
  • 武永吉
  • 武永吉,男,血液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现任北京协和医院高干特需医疗科顾问教授。曾在国外《Blood》、《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Hemoglobin Switching》和国内《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等专业期刊发表科研论文近100篇。主编《多发骨髓瘤》、《协和临床思维指导丛书(血液病学)》和《协和血液学》等多部专著。擅长于各类贫血和血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 李蓉生
  • 李蓉生,女,血液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55年毕业于中南同济医学院医疗系。1981年赴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血液学研究室工作进修。1988年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CDC)流行病研讨班课程结业。  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年。1980-1993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血液组副组长。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专家委员会成员,教学督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北京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副主编。从事营养性贫血研究多年,在国内首先开展叶酸,维生素B12的研究。擅长于各类红细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于孟学
  • 于孟学,男,1941年6月22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60年就读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疗系(八年制),1968年毕业。1978年作为研究生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1981年取得风湿免疫学硕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1978年开始从事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诊治了各种风湿免疫病人,尤其是大量的疑难重症患者,积累了本领域内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科研方向为关节(滑膜,滑液…)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及相关的免疫机理,非常熟悉关节穿刺、关节镜技术等专门操作,擅长滑液常规与特殊检查及滑膜的形态学与病理学观察,在全面掌握所有风湿免疫病的基础上,精通以各种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尤其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有很深的造诣。  1982-1986年对风湿性疾病患者的皮肤、肌肉病理及免疫病理进行研究。1987-1997年的10年间,主要以关节滑膜和滑液为对象,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及免疫病理方面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课题“类风湿关节炎滑膜中促炎症细胞因子的研究”曾获北京协和医院1992年科研成果三等奖。1994年主持了课题“人体外培养滑膜中细胞因子及抗类风湿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1997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题目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1998-2000年,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编码自身抗原RA36KD蛋白cDNA克隆及在类风湿发病研究中的应用”,开始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的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现已取得初步成果,成功制备了RA36单克隆抗体并纯化了RA36抗原,克隆了hnRNPA2/B1基因,并表达与纯化了hnRNPA2重组蛋白。这些深入的科研工作对类风湿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应用前景。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2006年出色地完成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科研工作,课题是“风湿性疾病自身抗体检测芯片”,并将继续进行这方面的科研及普及工作。  在医疗教学工作中,除完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生、研究生、进修医生及院外特邀的多次讲课外,先后培养了多名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  现已发表医学论文100余篇,翻译了医学名著《康氏现代治疗学》“运动系统”一章。1999年主编了《现代风湿性疾病诊疗手册》,2000年主编了《风湿科主治医生376问》,2001年主编了《现代风湿免疫性疾病影像学表现幻灯册》,2002年主编了《现代风湿免疫性疾病滑膜、滑液、组织病理、自身抗体幻灯册》,2003年主编了《现代风湿性疾病?图谱》,2006年主编了《风湿科主治医生705问》,对风湿性疾病的普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87年留学日本,研修关节镜技术及滑膜细胞的培养;1991年留学澳大利亚,研究细胞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及抗类风湿药物的作用机理;多次出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使自己的医、教、研工作与国际接轨。  现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北京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编委,《中华临床杂志》编委。
  • 唐福林
  • 唐福林,北京协和医院有杰出贡献的教授之一, 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五届主任委员,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副总编,中华医学杂志常务编委。  196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疗系。1981年10月获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院内科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工作。先后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1984年8月至1986年12月在美国加州Scripps Clinic 自身免疫病研究中心学习体液免疫,1991年11月至1992年7月在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医学院进修细胞免疫学。回国后主要从事风湿免疫病自身抗体及其发病机理的研究。内科临床工作40余年,着重于风湿免疫的临床30余年。已培养硕士生7人,博士生12人,博士后2人。发表论著、综述、译文共130余篇,参与编写“风湿病学”、“临床风湿病学”、“中华风湿病学”、“现代内科学”、“中华内科学”、“现代胃肠病学”、“现代急诊医学”、“内科疑难病诊断”、“内科实习医师手册”等十余本书籍的编写。主编《风湿免疫病300个怎么办?》(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和《风湿免疫科医师效率手册》。“抗核抗体谱的研究与推广”和“干燥综合征系列研究”作为主要参加者,分别于1988年和1996年同时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血清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获2005年中华医学奖三等奖。获1997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度北京市医药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和2001年度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称号,2005年度北京协和医院优秀员工称号。  主要特长: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硬皮病, 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 干燥综合症, 白塞病, 血管炎, 风湿性多肌痛, 成人斯蒂尔病, 抗磷脂综合症, 银屑病关节炎, 韦格纳肉芽肿, 痛风, 复发性多软骨炎等.
  • 蒋明
  • 蒋明,女,1930年出生,籍贯江苏省苏州市。1952年 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生物系,199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1980年至1982年以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洛杉矶分校学习。回国后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成员、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医学顾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科技实验室客座教授和北京医院客座教授。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医学上有特殊贡献的政府津贴。  从医五十年来,熟悉和掌握免疫性疾病及风湿病的基础理论、实验室检测技术和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经验,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痛风、系统性血管炎(大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进行了较 深入的研究。在国内外杂志发表100多篇论文。1988年, 主编《风湿病学科教幻灯片》,获北京市高教优秀教学奖。1995年,主编《风湿病学》专著,全书分 上下两册,共310万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获1996年 的中国图书奖和1997年的国家图书二等奖。2004年, 主编《中华风湿病学》,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并在网上刊登。同年主编《风湿病诊断与诊断评析》,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3年,主编《类风湿关节炎》科普书籍,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自1986年起,作为科研课题负责人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项, 其中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的B细胞和T细胞的 功能状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细胞基因表达的研究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系统性 血管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研究。《雷公藤多甙对B细胞的细胞免疫研究》获博士点基金项目。《抗核抗体谱》获国家科技进步三 等奖、《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研究》获卫生部科学技术三等奖。先后培养和联合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学者30名。
  • 董怡
  • 董怡,女。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同年起服务于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1980年派赴英国进修风湿病学。1987年晋升为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风湿病专业)教授。1990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临床专业重点为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类关节病的诊断和治疗。多年来涉及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的临床及与临床相关的基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培养研究生10余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项及亚太风湿病学会联盟的终身荣誉奖。目前正进行干燥综合征的国际合作课题。曾任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市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总编,亚太风湿病联盟副主席。共发表论文百余篇。
  • 李太生
  • 李太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感染内科主任。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临床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感染性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艾滋病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热带病和寄生虫分会候任主委。共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论文共40篇,被他人引用2000多次,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奖。此外,还获得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代表、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技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材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擅长:发热待查和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 邓国华
  • 邓国华,内科学教授。于1977年至今一直工作于北京协和医院。主要从事感染病学专业,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待诊、疑难和重症感染性疾病及肝病的诊治。已先后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已先后主编出版的著作有:《北京协和协和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常规》、《感染性疾病诊断与诊断评析》、《防患癌症与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自我防范》。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自我防范-普及版》于2003年获 “国家图书奖特别奖”。
  • 王爱霞
  • 王爱霞,女,主任医师,教授,1932年生,上海市人,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多年来一直从事感染病的诊治工作,知识面广,临床经验丰富。对发热待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和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对艾滋病的临床均有丰富的经验,对内科其他专业组的疑难病种的诊断也有独特见解。目前进行艾滋病的临床研究,先后发现了我国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和第一例北京人经性传染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是我国艾滋病临床研究和鉴别诊断的少数科学家之一。
  • 黄晓明
  • 黄晓明,女,主治医生。  1999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北京协和医学院),获临床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工作,接受5年严格住院医生培训并担任总住院医师,具有扎实的内科基础。2005年至今任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内科主治医生,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重视整体医疗,关注患者的整体情况和生活质量,不仅可以从事高血压、COPD、贫血、痛风等常见病的综合管理,也擅长内科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2009年赴美做访问学者,从事临床教学及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 王玉
  • 王玉,女,主治医生。  1999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北京协和医学院),获临床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工作,接受5年严格住院医生培训。2004年至今任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内科主治医生,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不仅可以从事内科常见病的诊治,也擅长内科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
  • 方卫纲
  • 方卫纲,男,内科副主任医师,临床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5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94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实习,1995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参加工作,历任内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普通内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期间就读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博士学位。2002~200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学习普通内科学和临床流行病学。  现任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青年委员。2005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7年被卫生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2008年被北京奥组委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先进个人”并获“北京协和医院2008年度特殊贡献奖”,2009年被评为北京协和医院优秀主治医生。  擅长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承担多项临床科研与教学。
  • 陈嘉林
  • 陈嘉林,男,47岁,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专业:普通内科学、血液学。1985年7月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94年7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4年7月至今,北京协和医院历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2000年~2002年任北京协和医院输血科主任、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2002年~至今任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内科副主任医师。 现任《中国输血杂志》、《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编委。  专业特长:各种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贫血性疾病的诊治;以多系统受损为表现的内科疑难病的诊治,如嗜酸细胞增多症、POMES等;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专家观点:疾病的发生往往是以人体的某一器官或某一部位为突出表现,驱使患者来就医。因此,也就按照人体的解剖结构或系统人为的将病人划分到各种专科如心脏科、呼吸科、内分泌科等去就诊。当然由于科学的发展,已经细化到分子的结构,专科的治疗已经表现出极大的优势,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总以为人体是一个整体结构,在这样一个完美的结构体上,“上帝”赋予了“灵魂”----即人的思想和情感,任何一个专科的医生,当你的专业技术越来越精细的时候,请更要注意疾病的整体情况,把握“人”这一完整的概念,使得我们医疗行为取得利益最大化,让病人最大获益,这就是所谓“医学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
  • 曾学军
  • 曾学军,女,教授,1986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6年分配至临床医学研究所内科任住院医师,1991年担任总住院医师,1993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免疫及风湿病学专业,师从中国风湿病学之父张乃峥教授,获博士学位。同年晋升为主治医师,1997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04年晋升为内科主任医师。1998-2000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Beth Israel Deaconess 医学中心病毒病理研究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两年。2002年初经医院选送到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内科学系普通内科(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学习。2001年被评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带教硕士研究生三名。2004年始担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普通内科副主任,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副主任、普通内科主任,中华风湿病学会青年委员,中华全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华临床免疫及变态反应杂志》、《基础医学与临床》、《中国社区医师》编委。申请到多项科研资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参与编写多部书籍。  曾学军教授从事内科医教研工作20余年,在常见风湿免疫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成功救治了大量的疑难重症病人。在诊治病人躯体疾病的同时,曾学军教授还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和整体医疗。近三年来,在兄弟科室同仁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目前所主管的普通内科,正逐渐成为北京协和医院内科疑难病症诊治平台。  在医疗实践的同时,曾学军教授致力于临床医学教育,包括病人教育,多年来一直承担风湿病继续教育培训工作,1997年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颁发的青年教师奖。在进行风湿性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曾学军教授更为重视风湿性疾病临床流行病学的相关研究,关注医生行为对病人医疗质量的影响。目前正在领导进行有关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痛风规范诊治的研究。
  • 杜斌
  • 杜斌 职称:内科ICU主任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4年7月杜斌同志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系,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任住院医师,师从我国危重病医学创始人陈德昌教授。  早出晚归是杜斌同志的工作习惯。他每天坚持早晨6点半赶到病房,在住院医生之前仔细查看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及化验结果,核对患者的治疗方法。无论是节假日,无论是白天黑夜,也无论是医院的哪个病房需要,只要有危重病人,杜斌的身影就会很快出现在患者身边。就这样,不仅在担任总住院医师的三年内,而且在之后负责ICU病房日常工作期间,杜斌同志从未休息过一个周末和节假日。也正是这种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使得杜斌在看似平常和枯燥的临床工作中,很快锻炼了自己,丰富了自身的临床经验,同时也得到了医院内相关科室的赞誉。2000年8月,杜斌同志破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在注重临床能力培养的同时,杜斌还积极参与临床科室科研工作。逐步完善了ICU收治患者的登记制度,从1995年起逐步建立了ICU所有收治患者的基本资料数据库,并且将危重患者评分作为日常临床工作的一部分,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97年,杜斌同志还联合北京市5家医院的ICU,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评分进行了系统评估,论文《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评分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预后判断的意义》,于2001年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这是北京市危重病医学界进行的首次多中心协作临床研究。此外,杜斌同志建立了北京协和医院ICU获得性感染的调查系统,从1995年以来,建立并完善了所有ICU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致病菌及耐药性的数据库。根据1989年后ICU获得性感染致病菌流行病学的变化趋势,撰写了《综合性加强医疗病房的获得性细菌感染》一文,于1996年获得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临床上的应用”全国征文一等奖。该论文在国内首先提出,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革兰氏阳性球菌已经成为主要的致病菌。此后,杜斌同志又先后进行了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医院获得性血行性感染等系列研究。其中有关限制抗生素使用降低耐药细菌感染的研究为国内首次报道,发表在2003年的Critical Care Medicine杂志上。该课题于2001年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并于200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工作以来,杜斌同志在国内外杂志共发表论著35篇,综述15篇,并参与了5部危重病医学专著的编写及3部医学专著的翻译工作。1994至2002年,共获得医科院医疗成果奖4项,医院医疗成果奖15项。  杜斌教授从事危重病临床工作十余年 ,并在2005年创建了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为内科危重病患者的诊疗和预后改善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危重患者评估、院内获得性感染、液体复苏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等的临床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  近年来,杜斌教授一直运用和发挥着自己出色的临床诊疗及英语水平,致力于推进和加强国内ICU界与美国危重病医学会(SCCM)、 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SICM)、 亚太危重病医学学会(APACCM)等国际先进的临床诊疗、科研、医学教育等国际权威学术机构和专家的交流; 致力于做为国内牵头人带领国内ICU参与SAFE TRIPS(The Saline Albumin Fluid Evaluation Translation of Research Into Practice Study,盐水或蛋白作为复苏液体的评价转化为临床实践的研究)等大型国际性的合作研究,并多次做为唯一中国(内地)讲者在国际学会学术年会发表学术报告,代表着中国危重病医学的最高学术水平。  现任职务:  北京医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  亚太危重病医学协会(APACCM),副主席(2010-2014)  美国危重病医学会FCCS委员会,委员  世界危重病医学会联盟(WFSICCM)理事会,理事  学术兼职:  《Critical Care Medicine》审稿人  《Critical Care》审稿人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审稿人  《Chest》审稿人  Critical Care顾问委员会  Editorial board, Intensive Care Monitor  《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第三届编辑委员会编辑委员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第三届编辑委员会编辑委员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编辑委员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编辑委员
  • 周建凤
  • 周建凤 职称: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周建凤,女,1999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医疗系,获博士学位。之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工作,2003年起在肿瘤内科从事专科医生工作至今,主要致力于胃肠道和呼吸系统肿瘤的研究。
  • 赵林
  • 赵林,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至今,先后担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2008年晋升副主任医师。已从事肿瘤内科专业8年,特别致力于肿瘤的综合治疗及胃肠道肿瘤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及并发症的疑难肿瘤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经验。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进修。  已发表多篇论著,并参加肿瘤学图书的编写工作。已参加多项肿瘤学的临床研究。积极参加国际交流,已有两篇摘要分别被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GI大会及ASCO年会收录。目前为CSCO、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会员。
  • 王毓洲
  • 王毓洲,男,北京协和医院肿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系,一直从事临床工作,1987年在兰州医学院攻读硕士,导师邢祖林教授,主要从事肺癌的研究工作,先后开展了白介素2、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治疗肺癌和恶性胸水以及肺癌的放化疗等临床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了甘肃省科委的有关科研课题,鉴定的成果有:“以化疗为主的非手术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恶性胸水的系列研究(省级二等奖)”、“呼吸道感染:获甘肃省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2001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攻读博士学位,导师 武永吉教授,学位论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免疫功能及发病机理中的免疫性机制的研究。  2001年2004年曾在北京同仁医院呼吸科工作3年,任副主任。曾入选2002年北京“十百千”人才培养计划,应用基因芯片等先进方法,进行了肺鳞癌信号传导和免疫相关基因的筛选,并进行了肺癌患者p53血清抗体的测定和生物学行为分析研究,肺癌患者p53基因(今有生)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2005年至2008年承担了科技部卫生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主持建立了内部科研数据管理系统,同时开发了www.oncodata.cn网页 ,2007年获得首都发展基金“常见恶性肿瘤幸存者医院和社区诊治模式的研究”为与北京市大兴区等单位合作的联合公关项目,主要用于肿瘤化放疗后的随访研究。目前发表论文50多篇,副主编以上论著3部。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北京市东单三条9号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
  • 电话:
    %u0030%u0031%u0030-%u0036%u0035%u0032%u0039%u0035%u0039%u0036%u0034/%u0030%u0031%u0030-%u0036%u0035%u0032%u0034%u0039%u0034%u0034%u0032
相关推荐
兰州大学师资好不好,兰州大学师资怎么样 甘肃中医药大学师资好不好,甘肃中医药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怎么样 甘肃农业大学师资好不好,甘肃农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藏大学师资好不好,西藏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安科技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安科技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