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北京大学

[切换城市]
北京站> 北京教育> 北京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英文名: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简称:“地大”,“CUGB” 所在地:北京 院校代码:11415 类型:文科类/理科类/理工类/工科类/公立大学/211/考研院校/研

211工程教育部直属院校研究生院校研究型大学国防生卓越计划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怎么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好不好

截至2014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多人,高级职称教师400多人,博士生导师200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1名,千人计划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长江学者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5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人。我校现有专任教师中1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4人获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奖", 28人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
教师杰出人才 
千人计划
董海良、胡晓农、成秋明、Santosh Madhava Warrier
教育部长江学者
尹安、沈 旸、郑有业、朱弟成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王成善、史晓颖、张招崇、李海龙、成秋明、朱弟成、韩贵琳、王赟、姚俊
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
马鸿文、邓军、姜在兴、张招崇、马鸿文
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
马鸿文、王成善、史晓颖、邓军、张世红、张招崇、姚长利、王瑜、唐书恒、谭捍东、陈家玮、施光海、郭华明、于翔、李金洪、朱弟成、杨立强、王庆飞、武雄、杨天水、姚艳斌、王旭升、刘艳改、李红谊、夏志国、杨峻玲、吴三忙、欧强、蒋小伟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郭华明、吴怀春、蒋小伟
教学名师
全国先进工作者
王成善
全国优秀教师
王成善
北京市优秀教师
孟小红
王根厚
杨 进
翟裕生
张秀荣
夏柏如
何明跃
茹克叶
王成善
颜丹平
袁 春
廖立兵
张招崇
刘家军
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
邓 军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颜丹平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马鸿文
颜丹平
王根厚
陈建强
李胜荣
姜在兴
樊太亮
薛春纪
白志民
许 虹
于炳松
北京市人民教师提名奖
王成善

  • 高金汉
  •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2年4月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010-82323488  学 位 博士  所在院系 地球科学与能源学院  E-mail gaojh@cugb.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层古生物教研室(100083)  研究方向 古生物学、古生态学、综合地层学  二、学术研究  1、2001-2002,胜利油田项目“准噶尔盆地东部区层序地层研究及油气资源评价”,参加者,主要负责层序地层部分。  2、2002-2003,中石油项目“中国北方区生物地层学研究”,参加者,主要负责腕足动物生物地层和古生态研究。  3、2002-2003,国家科技部项目“国家岩石、化石标本库”,负责“化石库”子项目。  4、2002-2003,中石油项目“华北地区晚古生代生态地层学研究”,参加者。  5、2002-2004,大庆石油管理局项目“延吉盆地石油地质综合评价”,参加者,主要负责生物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环境分析部分。  6、2003-2004,国家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建设”项目的子项目“岩矿化石标本资源”,负责“化石标本资源描述标准”部分。  7、2003-2004,国家科技部项目“自然科技资源征集技术规程制定”,参加者,负责“古无脊椎动物化石征集规程制定”。  8、2003-2004,中石油项目“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参加者。  9、2004-2005,中石化项目“贵州北部早古生代层序地层及油气资源评价”,参加者。  10、2004-2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燕山元古界蓟县系旋回与事件”,参加者。  11、2005-2006,中石油海外公司项目“东、西非石油地质综合评价”,参加者。  12、2006-2008,冀东油田项目“南堡凹陷区地层划分、对比与分布研究”,参加者。  三、发表论文  1. 高金汉、王训练等,2005. 北祁连山东部早石炭世早期腕足动物群落的古地理意义.古地理学报, 7(4),P.493-502。  2. 高金汉、王训练等,2005. 太原西山七里沟晚古生代腕足动物群落古生态及其环境意义. 地质通报, 24(6),P.528-535。  3. 高金汉、王训练等,2004. 相对海平面变化对腕足动物群落取代的影响—以吐哈盆地北缘陶西沟上石炭统祈家沟组-奥尔土组剖面为例. 现代地质,18(3),P.290-296。  4. 高金汉、王训练等, 2003. 腕足动物群落取代与海平面变化-以吐哈盆地南缘雅满苏石炭系西大沟剖面为例. 现代地质,17(3), P.243-250。  5. 高金汉,1988. 山西地区太原组腕足动物古生态及其沉积特征. 现代地质,2(2),P.35-43。  6. 梅冥相、高金汉等,2005. 岩石地层相分析方法与原理. 北京:地质出版社,P.1-280。  7. 曾学鲁、高金汉,西秦岭中、晚二叠世生物群更替事件. 地质学报,79(2),P.145-149。  8. 梅冥相、高金汉等,2003. 黔桂地区泥盆系层序地层格架及相对海平面变化. 沉积学报,21(2),P.297-305。  9. 梅冥相、邓军、高金汉等,2003. 广西高龙孤立碳酸盐台地的生长发育模式. 现代地质,17(4),P.396-401。  10. Mei mingxiang, Ma Yongsheng, Deng Jun, Gao Jinhan, et al. Sedimentary Facies Architecture of Third-Order Sequences from Early to Middle Triassic in Nanpanjiang Basin.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14(2), 103-118.  11. 王训练、高金汉等,2002. 柴达木盆地北缘石炭系顶、底界线再认识. 地学前缘,9(3),P.65-72。  12. 梅冥相、高金汉等,2002. 黔桂地区二叠系层序地层格架及相对海平面变化研究. 高校地质学报,8(3),P.318-333。  13. 梅冥相、高金汉等,2002. 南盘江盆地早-中三叠世层序地层格架及相对海平面变化研究. 现代地质,16(2),P.137-145。  14. 梅冥相、马永生、高金汉等,2002. 滇黔桂盆地及其相邻区晚古生代层序地层格架及相对海平面变化. 16(4),P.265-373。  15. Wang Genhou, Gao jinhan, Liang Dingyi, 2000. The extensional movement and action in the southern Tibet since Hercynian. 地学前缘,第7卷增刊,P.60-61.  16. 高金汉、腾方孔,1996. 主要剖面沉积相及古地理背景. 见:曾学鲁、朱伟元等著,西秦岭石炭纪、二叠纪生物地层及沉积环境. 北京:地质出版社,P.133-163。  17. 王珍如、阮陪华、高金汉,1994. 北部湾潮间带早及动物群及其遗迹. 北京:地质出版社,P.1-95。  四、教学情况  1、古生物学,本科生(地质班、地球化学班)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共48学时,每年2-3个班,60-86人。  2、2004年以来,地球科学概论B,本科生(测绘专业、能源地质专业和资源勘查专业)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共62学时,每年2个班,68-75人。  3、2002-2004年,地球科学概论A,本科生专业(工程地质专业、珠宝专业)基础课,周学时2,共48学时,每年4个班,98-126人。  4、现代古生物学,研究生选修课,周学时9,共32学时,每年7-30人不等。  5、生态地质学,研究生必修课,周学时4,共48学时,每年一个班,12-28人不等。  6、古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研究生选修课,周学时9,共32学时,每年7-12人不等。  7、1990年以来,先后9次带本科生周口店地质填图实习,每次7周,每次一个班,28-35人。  8、1991年以来,先后6次带本科生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每次一个班,25-36人。  9、2006年指导2003级本科生2人进行毕业实习,现正在撰写毕业论文。  五、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实验室数字化管理建设》2005-2006(项目负责人)。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沉积学与古地理学”精品课程建设》2005-2006(项目参加人)。  六、发表教学相关论文  1. 高金汉,2005. 关于加强“古生态学”教学实践环节的思考。见:王训练,王根厚主编,立足特色,塑造精品。地质出版社, P.140-144。  2. 高金汉等,2003. 层序地层学与旋回地层学的相互渗透及若干科学理念的讨论。见:中国现代教育论坛。中国文联出版社,P.77-87。  3. 孟庆芬、高金汉等,2003. 从区域不整合面的系统厘定到层序界面类型的划分-以黔桂地区晚古生代地层为例,见中国现代教育论坛,中国文联出版社,P.66-76。  4. 李娟、张传衡、高金汉,2005. 古生物与地史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人本精神的体现。见:王训练,王根厚主编,立足特色,塑造精品。北京:地质出版社,P.197-199。
  • 万晓樵
  • 万晓樵, 男,汉族, 江西南昌人。1968年10月参加工作,197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1968年10月至1970年10月为陕西下乡插队知青。1970年10月至1976年在原地质部第三石油普查大队工会工作。1977至1979年8月在原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学习。 1979年9月至1982年为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83年至1986年4月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矿系在职博士研究生,1986年获博士学位。1987年至1988年获英国女皇奖学金在威尔士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晋升教授,随后为博士生导师。1994年获西班牙巴斯克政府基金在巴斯克大学做客座研究人员。1997年获意大利政府基金在安柯纳大学做客座研究人员。  自1982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作以来,先后担任地层古生物教研室副主任、地质矿产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教务处处长、国际合作处处长、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和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团体兼职有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微体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中国地层委员会白垩系工作组组长;《Geoscience Frontiers》常务副主编、《古生物学报》、《地学前缘》、《现代地质》和《生物进化》编委;国际冈瓦纳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地球科学对比计划(IGCP507)第二负责人、国际Berriasian及J/K界线工作组成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和专著150余篇。  研究兴趣:通过生物演化阶段确定地质时代;用过去生物事件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恢复地质事件;将微体化石作为信息载体,通过壳体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测试、分析,结合古生态学,推测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恢复地球环境的演化过程。业余爱好:看画展、听京剧。
  • 吴怀春 【女】
  • 姓 名:吴怀春  职 务:海洋环境教研室教研室主任  职 称:副教授  最高学位:博士  最高学位授予时间、单位及专业:2005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E-mail:whcgeo@cugb.edu.cn;whccugb@hotmail.com  电 话:15110289060(M)  研究方向:旋回地层学、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磁性地层学)  通讯地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邮编:100083)  在海洋学院承担的课程(含实验,实习等):  海洋地质学,气象学与气候学,地史学,旋回地层学(研究生)英文简历  个人经历:  2008.12-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副教授;  2009.8-2009.10 国际综合大洋钻探(IODP)322航次船上科学家;  2009.1-2010.1 美国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地质系访问学者,期间分别访问美国University of Nevada-Las Vegas和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Cruz大学一个半月;  2006.9-2007.1 四川大学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高级英语培训;  2005.7-2008.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讲师;  2000.9-2005.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博士研究生,构造地质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6.9-2000.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本科生,地质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近期研究兴趣:  海洋磁性地层学及环境磁学研究  中国中、新生代旋回地层学与天文年代标尺研究  科研项目:  2012.1-2014.12,中国南海ODP184航次1148站位岩芯古地磁学、磁性地层学与环境磁学综合研究及其对南海构造和环境演化的约束(编号:91128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100万).  2012.1-2016.12,松辽盆地湖相古气候-古环境替代性指标的优化及高精度天文年代学研究(编号:2012CB8220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3级专题,专题负责人(132万).  2012.1-2014.12,华南乐平世-中三叠世高分辨率天文年代格架的建立及其对环境剧变的约束,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教师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21万).  2011.1-2014.12, 南海北部陆缘张裂的关键时段与构造转折过程的深部约束(编号: 410308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参加人(5万).  2011.1-2011.12, 中国南海ODP184航次1148站位磁性地层学研究及对南海构造演化史的约束(编号:2011YXL02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教师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11.7万).  2010.1-2012.12,菲律宾海西北部四国盆地(IODP 322航次C0011和C0012站位)高分辨率综合年代地层学研究(编号:2010ZD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30万).  2010.1-2012.12,日本南海海槽板块俯冲带发震带实验-IODP322航次后研究,科技部IODP中国办公室项目,项目负责人(6万).  2009.1-2011.12,松辽盆地陆相白垩系天文年代学研究及其地层学和古气候学研究意义(编号:4080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负责人(20万).  2008.8-2009.12东北非南部地区油气地质综合评价与区域优选研究, 国土资源部项目,参加人(5万).  2008.1-2011.12,南海新生代大陆边缘地层年代框架(编号:2007CB4117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三级子课题, 项目参加人(3万).  2006.1-2011.12,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编号:2006CB7014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三级子课题,技术负责(10万).  2006.1-2008.12,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中生代古地磁研究(编号:GPMR20065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1万).  已发表论文:  In press, review or revision  Wu Huaichun, Zhang Shihong, Jiang Ganqing, Yang Tianshui, Li Haiyan, Wan Xiaoqiao, Wang Chengshan. Astrochronology of the Early Turonian–Early Campanian terrestrial succession in Songliao Basin, northeastern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the long-period behavior of the Solar System.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in review).  Wu Huaichun, Zhang Shihong, Jiang Ganqing, Yang Tianshui, Guo Junhua, Li Haiyan. Astrochronology for the Early Cretaceous Jehol Biota in Northeastern Chin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in review).  2012年  Wu Huaichun, Zhang Shihong, Feng Qinglai, Jiang Ganqing, Li Haiyan, Yang Tianshui. Milankovitch and sub-Milankovitch cycles of the Early Triassic Daye Formation, South China and their geochronological and paleoclimatic implications. Gondwana Research, DOI: 10.1016/j.gr.2011.12.003 (available online)(SCI).  刘洋, 吴怀春(通讯作者), 张世红, 方念乔, 姜正龙, 杨天水.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韩江组—万山组旋回地层学.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2, 37(3): 411-423 (EI).  2011年  吴怀春, 张世红, 冯庆来, 方念乔, 杨天水, 李海燕. 旋回地层学理论基础、研究进展和展望.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1, 36(3): 409-427 (EI收录).  吴怀春, 王成善, 张世红, 杨天水, 万晓樵. “地时”(Earthtime)研究计划: “深时”(Deep Time)记录的定年精度与时间分辨率. 现代地质, 2011, 25(3): 419-428.  Chen Weiwei, Yang Tianshui, Zhang Shihong, Yang Zhenyu, Li Haiyan, Wu Huaichun, Zhang Junhong, Ma Yiming, Cai Fulong, Paleomagnetic results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Zenong Group volcanic rocks, Cuoqin, Tibet, and their paleogeographic implications. Gondwana Research, 2011, doi:10.1016/j.gr.2011.07.019.  赵庆乐, 吴怀春, 李海燕, 张世红. 利用采样定理与沉积速率确定旋回分析最佳采样间隔.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1, 36(1): 13-16 (EI收录).  黄清华, 吴怀春, 万晓樵, 贺怀宇, 邓成龙. 松辽盆地白垩系综合年代地层学研究新进展. 地层学杂志, 2011, 35(3): 250-257.
  • 史晓颖 【女】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校长助理兼国际合作处处长。中共党员,1956年10月生,祖籍陕西蒲城。  1979年10月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地导层古生物专业  1979,10-1982,10武汉地质学院(北京)地质系地层古生物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3,2-1986,10北京研究生部地质系地层古生物专业博士研究生  1986,12-1988,7美国华盛顿Smithsonian研究院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博士后  1988,7-1990,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第二期博士后。  博士后出站后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教。1991年4月经地质矿产部破格晋升为教授,1993,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1-1998任国际交流中心秘书长,1996-2000任研究生院副院长兼研究生处处长,2000-2003任校长助理, 2001,11-2002,11美国Columbia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3,4月起任校长助理兼国际合作处处长。  现任国际地层委员会侏罗系分会选举委员,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中国地质教育协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特邀评议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地球科学》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现代地质》副主编,《地质学报》编委,《中国地层古生物论文集》(英文版)编委等职。  主要从事古生物学及地层学、生态地质、沉积学、大陆边缘地质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青藏高原中新生代地层古生物、沉积及古构造演化,华北早古生代、华南晚古生代地层与沉积古地理以及地质演化旋回性等方面取得较好研究成果。发表论文78篇,专著3部,主编论文集2部。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91年获国家教委“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奖”,92年评为“北京地区高校学科(青年)带头人”,2002获中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2003获中国优秀图书奖;2003年获国土资源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2获奖人)。
  • 陈建强
  • 陈建强,1957年出生于广东蕉岭县, 1980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层古生物学专业, 1983年获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地层古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沉积学与古地理学、第四纪环境。近年来,主要从事层序地层以及晚奥陶世四射珊瑚的灭绝及其后复苏的研究。合著专著3部,主编教材1部,发表论文60余篇。担任《古生物学报》编委,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1),原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90)、三等奖(1995),北京市高等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4),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一等奖(2004),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主要学术贡献:  ①在早古生代四射珊瑚分类、演化和生物古地理方面发表多篇论文,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珊瑚骨骼微细构造, 在研究方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内发表了第一篇应用电镜研究珊瑚骨骼微细构造的论文,与王鸿祯院士共同完成四射珊瑚修订分类方案,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②首次提出扬子区晚奥陶世四射珊瑚的大灭绝及其后的复苏与辐射型式,首次将生物新生型进一步分为土著-新生型(endemic-debutantes)、迁出-新生型(emigrant-debutantes)和迁入-新生型(immigrant-debutantes)3种类型。  ③在建立中国扬子地台、华北地台和塔里木地台下古生界层序地层系统、层序地层格架、层序地层对比和海平面控制因素探讨方面起主要作用。  ④将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区域地质调查实践中,首次提出了沉积岩区填制“层序-组图”的新方法和应用范例。  ⑤最早主编出版《沉积学及古地理学教程》(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004,北京: 地质出版社)。
  • 武法东
  • 武法东,1953年11月生,山东潍坊市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教授(1998),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院长,党总支委员。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学会会员、理事;地质学会、地震学会会员。  1972.10-1976.4 济南军区通信团服役  1976.6-1978.9 山东省昌潍师专, 数学系数学专业  1978.10-1982.7 武汉地质学院 , 煤田地质专业, 并先后在职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1983.9-1984.1 武汉地质学院外教(Hanson)班进修英语口语  1982.7-1993.8武汉地质学院矿产系煤田教研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  1993.9-1994.6 资源与环境区划教研室,主任  1994.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第四纪教研室  1996.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书记、副院长  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1982.6- 先后从事煤田地质、沉积盆地分析、第四纪地质和GIS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 李国彪
  • 李国彪:1968年12月生,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博导。1990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学士学位(地层古生物专业),2001年和2004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专业均为地层与古生物学,研究方向为微体古生物与古海洋学)。2004-2007年作为“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第三批援藏干部”在西藏地勘局挂职。曾先后在韩国忠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及美国内华达大学从事国际合作研究,长期以来从事与西藏特提斯演化与消亡相关的中新生代地质研究。专长为地层古生物(微体古生物)及古海洋学研究。  作为负责人或骨干成员先后参与完成“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  曾获得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国土资源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科学院奖学金、木村四郎雄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秀博士论文奖及扶持奖励基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秀毕业生等荣誉或奖励。现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4部;编写科研生产及专题报告10余部。 曾在《Palaeo-3》、《Sedimentary Geology》、《Cretaceous Research》、《AGS》、《Sciences in China D》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
  • 王成善
  • 王成善,男,汉族,教授。王成善1977年获成都理工大学(前成都地质学院)地质学专业学士学位,1981年获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专业硕士学位。1981年起在成都理工大学找矿系任教,1993至1994年由地矿部选送赴美国地质调查局进行高访研究。1987年9月至1991年4月任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所长,1991年4月至2001年9月任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2001年9月至今任成都理工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国际地科联联合古陆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石油学会理事等职。  王成善研究足迹遍及世界主要地学研究区域。但青藏高原,是王成善30多年没有变过的研究主线。国际上每年召开一次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国际学术研讨会,但开了14届却没有一次在中国开。王成善说:“不服气!”青藏高原在中国,中国科学家应该有发言权。他联系一些科学家连续三届申请,终于争取到第15届在中国召开。王成善提出的青藏高原从中部率先隆起的新观点受到了国际地学界的广泛关注。他根据在喜马拉雅特提斯地区追踪研究,最早提出了“大洋红层”概念。通过全球对比确认,“白垩纪大洋红层”被正式命名。  王成善也是较早关注地质历史气候变化的地质学家之一。2006年,王成善担任973计划项目“白垩纪地球表层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和“松科一井”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成果促成了2009年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总部批准“白垩纪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项目——连续高温分辨率陆相沉积记录与温室气候变化”项目,王成善仍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走在科研前沿,他也没有忽略与当下民生息息相关的地质研究。2008年5月16日,通过积极争取,王成善赶赴成都,连夜撰写了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科学分析材料,分析地震发展趋势,为当地政府部署抗震救灾行动提供了智力支持。震后一年多时间里,在学校支持下,王成善几次奔赴地震重灾区青川,为当地申报建设地震遗址公园和开展震后科研活动做了大量工作。  严与宽是王成善对待学生的重要特点。他对硕士、博士的遴选和培养极为严格,他的研究生几乎都有在青藏高原历练过。而他对学生的“宽”也令人羡慕。他经常用自己的科研经费资助学生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鼓励学生去学知识、开眼界。王成善希望更多学生能从自己手中接过“接力棒”,在地学界,特别是国际青藏高原地学研究领域早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荣誉成就  主要从事沉积学与大地构造研究,研究方向为沉积盆地分析、高原隆升机制以及大陆古海洋学。多年来在青藏高原隆升与演化机制、高原油气资源研究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成果;近年来积极进行大陆古海洋学研究,目前正在领导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IGCP463),开展白垩纪大洋富氧问题研究,拓展了白垩纪研究的新领域,预计成果将大大增加对白垩纪古海洋、古气候方面的认识。近年来承担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与部级重大基础项目与课题,现已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1项(7项排名第一,2项第二),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7篇(SCI收录14篇,EI收录13篇、ISTP收录1篇,GEOREF收录58篇)。出版中英文专著18部,其中包括国务院学位办审定全国百部研究生教材1部。据不完全统计,所发表的论著被他人引用345次。曾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和原地矿部跨世纪人才等人才计划,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李四光地质科研奖等奖项。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经历  主要学术组织任职:  2007年-2011年: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555项目第一负责人  2006-现在: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中国委员会(ICDP-CHINA)副主席  2009年-现在: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09年-现在:中国大陆地壳和地幔研究分会副主任  2009年-现在: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990.03-现在: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第四届(常务理事)第三届(常务理事)、第二届(理事),第一届(理事);  2002年-2006年: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463项目主席  1999.09-现在: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第四、六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地学部委员  1999-现在: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六届(副理事长)、第四届(常务理事);  1996-2007四川省科协第四、五届(常委),第六届(副主席)  1997-2005: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六、三十七届理事  1995-2003:中国石油学会理事第4、5届理事会理事  1991.10-1993.10:国际地科联联合古陆指导委员会(IUGS Pangea Steering Committee),执行委员;  1993-现在:四川省委、省府第三、四、五届科技顾问团顾问,  1996-2006:四川省政协第七、八、九届委员  1993-2000:四川省科青联第一、二届常委  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青藏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463和555项目主席,连续任两个国家“973”项目和国际大陆钻探计划(ICDP)”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首席科学家。
  • 杨天水
  • 杨天水,男,1971年3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院、科学研究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古地磁与环境磁学实验室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研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求学经历:  1994年毕业于桂林工学院获地质矿产勘查专业学士学位;  2001年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获构造地质学硕士学位;  2005年于日本神户大学获地球环境科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4-1998年在河南有色地质勘查局从事地质填图及找矿工作,任助理工程师;  2001-2002年就职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2005-2007年就职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任中科院创新基地副研究员;  2006-2008年受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奖资助到日本神户大学内陆海教育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8年9月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2011年被评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学与研究领域:  1998年以来,一直从事古地磁与大地构造学、磁性地层学及岩石磁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教授课程包括地球科学概论、环境磁学、古地磁原理及应用。负责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在内研究项目多项。  主要研究成果:  近期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的国外SCI核心版论文有:  Yang T S,Hyodo M, Yang Z Y, Li H D, Maeda M. Multiple rapid polarity swings during the Matuyama-Brunhes (M-B) transition from two high-resolution loess-paleosol record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15, B05101, doi:10.1029/ 2009JB006301, 2010.[5-6]  Yang T S,Hyodo M, Yang Z Y, Ding L, Li H D, Fu J L, Wang S B, Wang H W, Mishima T. Latest Olduvai short-lived reversal episodes recorded in Chinese loes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13, B05103, doi:10.1029/2007JB005264, 2008. [7]  Yang T S, Hyodo M, Yang Z Y, Fu J L. Evidence for the Kamikatsura and Santa Rosa excursions recorded in eolian deposits from the southern Chinese Loess Plateau,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09, B12105, doi:10.1029/2004JB002966, 2004. [8]  Chen W.W., Yang T.S[9]., Zhang S.H., Yang Z.Y., Li H.Y., Wu H.C., Zhang J.H., Ma Y.M., Cai F.L., Paleomagnetic results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Zenong Group volcanic rocks, Cuoqin, Tibet, and their paleogeographic implications, Gondwana Research, 22, 461–469, 2012.  Yang T S,Hyodo M, Yang Z Y, Fu J L. Two geomagnetic excursions during the Brunhes chron recorded in Chinese loess-palaeosol sediments,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171, 104-114, 2007. [10]  Yang T S,Hyodo M, Yang Z Y, Ding L, Fu J L, Mishima T. Early and middle Matuyama geomagnetic excursions recorded in the Chinese loess-paleosol sediments, Earth, Planets and Space, 59, 825-840, 2007.[11]  Yang T S, Hyodo M, Yang Z Y, Sun Z M. A first paleomagnetic and rock magnetic investigation of calcareous nodules from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Earth, Planets and Space, 57, 29-34, 2005.[12]
  • 张传恒
  • 职称:教授  学历:博士  研究领域:地质学;生物学;  研究方向:构造地层学、盆地分析和前寒武纪地质研究  所在院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周洪瑞
  • 周洪瑞,男,汉族,1958 年 2月出生,籍贯为河南省内乡县。1975年参加工作,198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馆长。   1978年2月-1982年元月, 在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学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82年2月- 1984年12月,为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1988年9月-1991年12月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博士生,1991年获理学博士学位。  1985年元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历任助教(1985-1987年)、讲师(1987-1993年)、副教授(1993-1999年)、教授(1999至今),博士生导师(2001至今)。历任党政职务:教研室党支部副书记(1987-1994)、学校博士生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1994年2月-1998年7月)、研究生处副处长(1995年4月-1998年3月)、研究生处处长(1998年3月-2000年9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2000年9月-2004年1月)、博物馆馆长(2004年2月至今)。  2000年至今,为全国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工作组委员。  2004年至今,为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5年至今,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
  • 张世红 【女】
  • 1985年本科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同校同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92年在南京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2-1994年为长春地质学院博士后,1994年11月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副教授,2000年晋升教授,2001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3-1994、1998、2001年曾在西澳大利亚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访问和合作研究;2006年7月-2007年6月美国耶鲁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现学术兼职有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兼职教授、中国武警部队黄金地质研究所学术顾问、北京市地勘局专业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古地磁专业委员会委员。  曾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2003);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  主要学术成就  在前寒武纪全球古大陆再造和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期重大地质事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学术成果:一,先后报道了华北中、新元古代5个时期高质量的古地磁极,建立了华北地块约1300-600Ma期间的极移曲线。提出了Rodinia超大陆聚合-裂解过程中华北地块与Laurentia、Baltica、Siberia等主要大陆之间的连接模式。在IGCP 440组织的国际编图中,该模式被作为修订Rodinia构型的一项重要依据采用。二,基于锆石U-Pb SHRIMP年代学研究,在南沱冰期起止时间、南沱组沉积方式、长安冰期构造背景、Ediacaran纪碳同位素异常成因等重要科学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创新认识和提供了关键证据,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引用。三,在华南报道了泥盆-石炭纪4个岩石单元的古地磁结果,修订了华南地块古生代极移曲线。利用极移曲线拟合,约束了华南地块在早古生代与冈瓦纳大陆的连接关系和分裂的时代。在南沱组获得了新的可靠的古地磁成果,否定了南沱组形成于赤道附近的认识,提供了Marinoan冰期时代华南与澳大利亚西北部相连的新证据,为研究南华裂谷盆地性质提供了重要的构造古地理约束。近5年来,在《Ge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0篇,被SCI论文引用800余次。
  • 李亚林
  • 李亚林,男,1968年7月生,博士、教授  简历  1986.09-1990.06 成都地质学院,获地质学专业学士学位  1990.07-1993.08:陕西地质矿产局,工程师  1993.09-1996.07:西北大学,获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6.08-1999.07:西北大学,获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9.08-2001.12: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后,副教授  2002.01-2005.06: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研究员、教授  2005.07-至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区域构造、含油气盆地分析、青藏高原地质  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地质演化和含油气盆地油气远景评价工作,已经负责或作为主要研究成员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973项目1项,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重点攻关项目5项,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项目2项。发表各类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检索收录,出版专著3部。先后主讲《构造地质学》、《综合地质学》、《地球科学概论》、《沉积盆地分析》等本科专业学位课程以及《造山带结构构造及其动力学》、《第四纪地质》、《含油气盆地构造分析》、《新构造学》等博(硕)课程。
  • 刘俊来
  • 男(1960.12—),教授,民盟盟员,天津静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1985年、1989年:分别在长春地质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4年-1995年:格廷根大学,博士后研究;  1995年-现在:教授  1996年-1997年: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  1998年l0月-11月: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Senior Fellow(应邀访问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广岛大学、静岗大学和日本地质调查所);  2000年:长春科技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特聘教授;  2000-2003年:吉林大学,教授  2002-2003年: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  2003年至今: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出席在德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捷克、日本、韩国、越南和中国召开的专业国际学术会议,并多次任大会执行主席。  学术兼职:  中国地质学会理事  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显微构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岩石力学与固体力学学会高温高压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际构造地质学家与大地构造学家协会:会员  中国地质学会会员、欧洲地球物理学会会员、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编委;  《世界地质》:编委  《地学前缘》:编委  《现代地质》:编委  社会兼职:  现任:  民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支部:主委  民盟北京市委:委员  曾任:  政协吉林省委员会:委员(第八届、第九届)  政协吉林省委员会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民盟长春市委员会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 余心起
  • 余心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历  主要学习经历  1979~1983 长春地质学院 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 学士  2001~2004 南京大学 构造地质学 理学博士  2004~200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博士后  2010(1~4月)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 访问学者  主要工作经历  1983~2001 安徽省地质矿产局332地质队、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高级工程师  200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教授  主要研究兴趣  区域构造和构造年代学;构造地球化学;应用构造地质学;中生代红层盆地及其构造演化;区域成矿学与矿产资源评价  联系方式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构造教研室  邮政编码:100083  联系电话:010-82321738  电子邮箱:yuxinqi@cugb.edu.cn
  • 张长厚
  • 张长厚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习与进修经历  199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专业,理学博士  198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专业,理学硕士  1985年,武汉地质学院地质学专业,理学学士  2002年7-11月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进修现代教育理论与构造地质学  1999年11-2000年4月 美国南加州大学地球科学系、斯坦福大学地质与环境科学系进修构造地质学  主要工作经历  19880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构造地质教研室任教  20040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构造地质教研室 教授  199610-20040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构造地质教研室 副教授  199010-19960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构造地质教研室 讲师  198807-19900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构造地质教研室 助教  19970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构造地质教研室 主任  199401-1996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构造地质教研室 副主任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2003-2008)  《地学前缘》编委会委员  《地质通报》编委会委员  主要研究兴趣:  区域构造分析、造山带构造变形分析、区域构造与沉积作用、构造-年代学  联系方式: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构造教研室  邮政编码:100083  联系电话:010-82323144  电子邮箱:changhou@cugb.edu.cn
  • 刘少峰
  • 刘少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盆山关系,构造地质与大地构造,沉积盆地动力学,盆地模拟,造山带地质,遥感信息提取技术  学历:  1990年09月 - 1994年06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博士  1985年09月 - 1989年06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院 硕士  1978年03月 - 1982年01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力学系 学士  工作经历:  2001年10月 - 现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博士生导师  1998年11月 - 现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  1997年12月 - 1998年11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  1995年08月 - 1997年12月 西北大学地质系副教授  1992年12月 - 1995年08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  1987年06月 - 1992年12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讲师  研究经历:  2012年01月 - 2012年07月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Visiting Associate in  Geology),合作研究  2010年09月 - 2010年10月 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科罗拉多能源研究所和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实验室,合  作研究  2008年11月 - 2008年11月 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科罗拉多能源研究所,合作研究  2008年03月 - 2008年04月 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科罗拉多能源研究所,合作研究  2007年01月 - 2007年03月 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科罗拉多能源研究所,合作研究  2006年04月 - 2006年05月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合作研究;  2005年07月 - 2005年10月 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科罗拉多能源研究所合作研究  2003年08月 - 2003年10月 美国怀俄明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合作研究  2001年06月 - 2002年07月 美国怀俄明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访问学者,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获博  士后研究证书  1995年08月 - 1997年12月 西北大学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  主要学术兼职:  Basin Research (国际SCI期刊)编委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美国国际期刊)编委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logy (北太平洋大学联盟国际期刊)编委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in China 编委会委员,任期在2011年度结束  《地学前缘》第四届编委会委员  《国土资源遥感》第四届编委会委员  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分会理事  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 胡玲 【女】
  •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5年5月  最终学历:博士研究生 职称: 电话:010-82322253  学位:博士 职务:地学院党总支书记 传真:无  所在院系: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E-Mail:huling@cugb.edu.cn  通信地址(邮编):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构造地质教研室(100083)  研究方向:显微构造  2(3)-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地球科学概论(B),公共基础课,4学时/周,3届,学生总数约240人;  2、综合地质学,专业基础课,4学时/周,3届,学生总数约220人;  3、显微构造地质学,研究生专业课,4学时/周,5届,学生100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公共基础课程野外实习,8学时/课程,3届,总人数约240人;  2、毕业论文指导,1届,2人次。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2004-2005年,参与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概论》精品课程项目。  2、2003-2005年,参与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地球科学概论》项目。  公开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胡玲,非地质类专业《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体会。中国地质大学教学研究论文集,2005,地质出版社。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建设与实践获2004年中国地质大学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三。  2(3)-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燕山北缘断裂带演化及其对中生代陆内造山作用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49772148。1998-2000年,参加者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河北镰巴岭—大河南铅锌铜金银资源评价》(横向项目,与河北地调院合作),项目编号70401113115。2000-2004,主要参加者。  3. 《准噶尔盆地南缘断裂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子课题,项目编号0201028。2003-2004。项目主持者  4. 《微构造识别手册》编制。地调项目“秦岭造山带结构与造山作用过程”中的专题4。项目编号200313000057。2003-2005。项目主持者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 尚义—赤城断裂带中糜棱岩40Ar/39Ar年龄记录及地质意义。中国科学(D辑),2002,32卷11号。第一作者。  2、 “内蒙地轴”南缘断裂带的活动时代及结构分析。中国地质,2002,29卷4号。第一作者。  3、 The 40Ar/39Ar geochronology constraint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mylonites of Shangyi—Chicheng fault belt on the north of North China Craton.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2003 Vol. 46, No.11。第一作者。  4、 准 噶尔盆地南缘霍尔果斯和吐谷鲁断裂带断层泥分形特征与断裂活动关系。地学前缘,2004,11卷,第4期。第一作者。  5、准噶尔盆地南缘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断裂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的ESR测年证据。地球学报,2005,第26卷,第2期。第一作者。
  • 颜丹平
  • 颜丹平,博士,教授,博导。  1985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地质系,1988年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攻读硕士学位,1991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1997年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得博士学位。  1985-1988年,核工业部280研究所工作,1986年起任助理工程师;1991年至现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教,其中1992-1998年讲师,1999-2003年副教授,2004年起教授,2005年起博导。长期从事构造地质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兴趣是构造地质学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等,特别是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相结合方面。  已经负责或作为主要研究成员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个,部级重点攻关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3个,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项目8个。重要的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雪峰山、武陵山及其西北侧面逆冲拆离构造定量研究”的成果,在构造地质学国际重要学术刊物Tectonophysics上发表,并被选定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03年年报编写成果;通过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户部寨致密气层裂缝描述技术及发育规律研究”和 “低渗透致密储层裂缝精细描述技术及发育规律研究”等的研究,总结了低渗透储层裂缝网络与小断层模拟分析的技术方法,并应用于油气田的前期开发指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近年,主要研究区域是华南及青藏高原东缘,通过对一些典型的构造变形形迹及其相互关系的解析,理清变形-变质作用的序列,分析岩石-构造关系,应用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的方法,准确确定其岩石构造背景和地质年代,构建了青藏高原东缘与扬子地块间的时间、空间构架。  目前,已经发表各类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在SCI检索杂志如Tectonics,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Tectonophysics和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等发表30篇,总引用690余次。  在教学上,先后主讲了大学生地球科学概论、构造地质学、综合地质学及研究生高级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与GIS等课程,从1992年起,已经12次主带或负责大学2年级的周口店野外地质教学实习工作,1次主带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  联系方式:  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构造教研室(100083)  TEL: 86-10-8232 2589 (O)  E-Mail: yandp@cugb.edu.cn  danpingyan@hotmail.com
  • 张寿庭
  • 男,1964年7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9月-1986年7月,原成都地质学院地质力学专业,理学学士;1986年9月-1989年7月,原成都地质学院构造地质学专业,理学硕士;1996年9月-2000年7月,成都理工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理学博士;2000年7月-2002年10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工作。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数学地球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理事,《现代地质》编委会编委。长期从事固体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合作出版专著7部、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 电话:
    %u0030%u0031%u0030-%u0038%u0032%u0033%u0032%u0033%u0036%u0038%u0038
相关推荐
青海民族大学师资好不好,青海民族大学师资怎么样 陕西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陕西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塔里木大学师资好不好,塔里木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安工业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安工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南石油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南石油大学师资怎么样 四川大学师资好不好,四川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