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北京大学

[切换城市]
北京站> 北京教育> 北京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

中国农业大学

英文名: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简称:“中国农大”,“CAU” 所在地:北京 院校代码:10019 类型:综合类

211工程985工程研究生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中管副部级高校
  • 中国农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中国农业大学师资好不好

据学校官网2016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40人,其中教授中农大烟台校区(含研究员)598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842人。研究生导师134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78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5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 人选2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4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8人。聘请了包括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DNA之父”James Watson 和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内的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5人):石元春、李季伦、吴常信、陈文新、武维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7人):石元春、曾士迈、汪懋华、戴景瑞、李宁、康绍忠、李德发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人):武维华、彭友良、李保国、李 宁、夏国良、张福锁、康绍忠、叶 德、巩志忠、韩鲁佳、李召虎、沈建忠、李洪文、孙传清、郭 岩、呙于明、王福军、黄冠华、刘金华长江学者讲座教授(6人):朱健康、杨贞标、丁守伟、伍国耀、PS Schnable、张 毅 千人计划(4人):张源辉、伍国耀、卢江、田汉勤(入选,未到岗)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6人):李胜利、段长青、韩建国、曹兵海、杨宁、秦应和 教育部创新团队(10个) 2004年:李保国团队 土壤-作物系统中的过程模型与应用2005年:张福锁团队 作物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根际调控机理2006年:康绍忠团队 农业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2007年:刘志勇团队 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2008年:沈建忠团队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2009年:呙于明团队 安全优质禽肉禽蛋高效生产的饲料营养新技术2010年:彭友良团队 重要作物病害控制的研究2011年:杨 宁团队 畜禽分子育种技术2012年:韩鲁佳团队 农业生物质利用的工程基础2013年:李洪文团队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装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群体(6个) 2001年:李德发团队 动物营养学2002年:李 宁团队 畜禽基因组学与分子数量遗传学2004年:武维华团队 植物响应环境胁迫的信号传导及基因表达调控团分子机理2008年:张福锁团队 作物高效利用养分资源的根际调控机理2011年:巩志忠团队 植物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调控机理2013年:康绍忠团队 农业水转化多过程驱动机制与效率提升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9人) 1994年:张福锁温家宝来访中国农业大学1995年:彭友良 李晓林 武维华1996年:李德发1997年:李 宁 康绍忠1998年:罗云波2000年:夏国良 张 勤2001年:孟庆翔2002年:杨 宁 杨 定 刘庆昌 巩志忠2003年:崔 胜 李大伟 沈建忠2004年:刘志勇 呙于明2005年:徐明良 谯仕彦2007年:孙传清 赵要风 郑世军2008年:李召虎 彩万志 杨汉春2009年:倪中福 申建波2010年:刘金华 金危危 郭 岩2011年:任东涛 黄冠华2012年:赖锦盛 杨淑华2013年:傅 缨 江正强

  • 玉柱
  • 专  业:草业科学  职  称:副教授  E-mail:yuzhu3@sohu.com  电  话:62733414  最后学位:博士、日本冈山大学  工作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饲草料加工贮藏与利用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 主持 2003.3-2004.12 苜蓿裹包青贮 (科技部)  主持 2002.7-2004.12 苜蓿 特殊青贮研究 (教育部)  主持 2002.5-2003.12 饲草饲料研究 (天津合作)  主持 2002.3-2003.12 退化草地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 (农业部)  2003.6-2004.12 苜蓿草产品加工利用 (农大)  当前主要研究工作简介  主要围绕 “豆科牧草青贮理论和技术”“饲草料拉伸膜和袋式灌装青贮工艺与技术”“青贮有效添加剂研究”“草产品加工与利用”等内容开展研究工作,分析饲草料特性与草捆、草颗粒和青贮料等草产品品质之间的关系,研究加工工艺和技术对草产品质量和利用价值的影响。
  • 孙洪仁
  •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5年2月;  籍贯:吉林怀德; 民族:汉;  学历/学位:研究生、硕士; 职称:副教授。  电话:010-62733083;  E-mail:sunhongren@cau.edu.cn;  通信地址: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系,邮政编码:100193。  学习工作简历  1982/09—1986/07 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畜牧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6-09—1989-07 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草地专业,获硕士学位;  1989/08—1993/07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3/08—1995/03 北京聚力皮革制品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  1995/04—1998/05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行政副院长;  1998/06—2002/09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2002/10—今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草学会科普与咨询部部长;  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理事;  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科技培训部负责人。  主讲/主带课程:  《牧草栽培学》,《牧草栽培实践与生长发育田间观察》,《草业科学认知实习》。  主要研究方向:  牧草栽培,重点为水肥管理,包括耗水规律与灌溉、养分供需规律与施肥等。  主要研究成果:  “紫花苜蓿耗水规律”,“紫花苜蓿灌水定额与灌水周期”;“中国紫花苜蓿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固氮规律”;“作物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丰缺分级改良方案”,“作物适宜施肥量确定简化公式”。  “牧草栽培学研究范畴”;“中国草业发展战略刍议”,“农区草业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与对策”; “论草地农业”,“中国草地农业区划”;“中国栽培草种区划”。  主编著作:  李新一,孙洪仁,马金星,齐晓.主要优良饲草高产栽培技术手册[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韩建国,孙洪仁,玉柱,李志强.牧草100问[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韩建国,孙洪仁. 怎样保护和利用好草原[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周禾,董宽虎,孙洪仁. 农区种草与草田轮作技术[M]. 北京:化工出版社,2004  主要论文—专业文章:  [31]谢勇,孙洪仁,张新全,等.坝上地区紫花苜蓿氮、磷、钾肥料效应与推荐施肥量[J].中国草地学报,2012,34(2):52-57.  [30]丁宁,孙洪仁,刘治波,等.坝上地区紫花苜蓿的需水量、需水强度和作物系数(Ⅳ)[J].草地学报,2011,19(6):933-938.  [29]丁宁,孙洪仁,刘治波,等. 灌溉量对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的影响(Ⅳ)[J]. 牧草与饲料,2011,5(4):8-15.  [28]李扬,孙洪仁,丁宁,等. 紫花苜蓿根系生物量[J].草地学报,2011,19(5):872-879  [27]刘爱红,孙洪仁,孙雅源,等.灌溉量对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的影响(Ⅲ)[J].草业与畜牧,2011,(7):1-5.  [26]刘爱红,孙洪仁,孙雅源,等.坝上地区紫花苜蓿的需水量、需水强度和作物系数(Ⅲ)[J].牧草与饲料,2011,5(1):25-29.  [25]谢勇,孙洪仁,张新全,等.坝上地区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磷、钾丰缺指标初探[J].草业科学,2011,28(2):231-235.  [24]谢勇,孙洪仁,张新全,等. 坝上地区紫花苜蓿土壤铁、锰和锌丰缺指标初步研究[J].草业与畜牧,2010,(10):6-11.  [23]李品红,孙洪仁,刘爱红,等. 坝上地区紫花苜蓿的需水量、需水强度和作物系数(Ⅱ)[J]. 草业科学,2009,26(9):124-128  [22]武瑞鑫,孙洪仁,孙雅源,等. 北京平原区紫花苜蓿最佳秋季刈割时期研究[J]. 草业科学,2009,26(9):113-118  [21]马令法,孙洪仁,魏臻武,等. 坝上地区紫花苜蓿的需水量、需水强度和作物系数[Ⅰ] [J]. 中国草地学报,2009,31(2):116-120  [20]孙洪仁,关天复,孙建益,等. 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的差异[J]. 草业科学,2009,26(3):39-42  [19]孙洪仁,马令法,何淑玲,等. 灌溉量对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的影响[Ⅰ] [J]. 草地学报,2008,16(6),636-639,645  [18]孙洪仁,武瑞鑫,李品红,等. 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J]. 草地学报,2008,16(3),307-312  [17]孙洪仁,武瑞鑫,李品红,等.草地农业及中国草地农业区划和发展战略[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5),5-7  [16]孙洪仁,胡洪杰,陈庆江,等. 中国奶牛养殖业的症结和出路[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12),1-3  [15]孙洪仁,张英俊,历卫红,等.北京地区紫花苜蓿建植当年的耗水系数和水分利用效率[J].草业学报,2007,16(1),41-46  [14]孙洪仁,韩建国,白元生,等.山西省山地丘陵区草地畜牧业主导型农业系统的建立[J].草业科学,2007,24(2),5-9  [13]孙洪仁,张英俊,韩建国,等.北京平原区紫花苜蓿建植当年的需水规律[J].中国草地学报,2006,28(4):35-38,44  [12]孙洪仁,刘国荣,张英俊,等.紫花苜蓿的需水量、耗水量、需水强度、耗水强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草业科学,2005,22(12):24-30  [11]孙洪仁,张英俊,韩建国,等.紫花苜蓿的蒸腾系数和耗水系数[J].中国草地,2005,27(3):65-70,74  [10]孙洪仁,韩建国,张英俊,等.蒸腾系数、耗水量和耗水系数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J].草业科学,2004,21(增):522-526  [9]孙洪仁.紫花苜蓿的蒸腾系数及紫花苜蓿和玉米的经济产量耗水系数比较[J].草地学报,2003,11(4):346-349  [8]卞东娴,孟昭仪,孙洪仁,等.辽宁绒山羊成母羊放牧采食量动态研究[J].草地学报,1996,4(3):173-179  [7]孙洪仁.乙烯利、多效唑及修剪处理对盆播早熟禾的影响[J].草业科学,1993,10(4):18-21  [6]孙洪仁,孟昭仪,卞东娴.苜蓿粉及其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J].中国畜牧杂志,1993,29(4):56-57  [5]孙洪仁,孟昭仪,卞东娴.京西山区天然草场改良的研究[J].北京农业科学,1993,11(6):31-33  [4]卞东娴,孙洪仁,孟昭仪,等.辽宁绒山羊成母羊在京西山区的体重变化动态[J].北京 农业科学,1993,11(3):31-32  [3]孙洪仁,孟昭仪,卞东娴.北京西部深山区草场资源的研究[J].北京农业科学,1992, 10(3):29-34  [2]孙洪仁.多效唑延缓草坪草生长实验[A].见:中国草原学会.《中国草地科学研究与发展战略》[C].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  [1]孙洪仁 译.大黍草(Panicum maximum)种质的初步评价—一个在巴西进行的国际性研究方案[A].见:贾慎修.《第十五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C].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125-128  主要论文—育人文章  [13]孙洪仁,胡洪杰.论大学生学风建设[A].见: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C].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53-55  [12]孙洪仁,汪矛.要关注大学生的兴趣——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士迈教授[J].中国高等教育,2002,(10):30,7  [11]孙洪仁,汪矛.紧要的问题是培养实践技能——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花卉学家陈俊愉教授[J].中国高等教育,2002,(2):29-30  [10]孙洪仁,汪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中科院院士、著名动物遗传育种学家吴常信教授访谈录[N].中国农大报,2002-01-15(1)  [9]孙洪仁,汪矛.会通文理,方能产生大师级人才——著名动物数量遗传学家吴仲贤教授访谈录[N].中国农大报,2001-12-10(1)  [8]孙洪仁,汪矛.没有兴趣,哪来的创造力?——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植病学家曾士迈教授访谈录[N].中国农大报,2001-10-25(1)  [7]孙洪仁,汪矛.实践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花卉学家陈俊愉教授访谈录[N].中国农大报,2001-10-10(1)  [6]孙洪仁,汪矛.“精深”和“博大”如何兼而得之?——全国人大常委、著名植物营养学家毛达如教授访谈录[N].中国农大报,2001-09-25(1)  [5]孙洪仁.搞科学的需要一股“傻劲儿”——中科院院士李季伦教授访谈录[N].中国农大报,2001-07-10(1)  [4]孙洪仁. 西方国家的教师“特别懒”——“长江学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李宁教授访谈录[N].中国农大报,2001-06-25(1)  [3]孙洪仁.园艺专业本科生全程育人模式探索[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增):22-26  [2]孙洪仁,张潞生.大学教育目的之我见[A].见:汪培栋,左汉林,刘景会.中国现代教育论坛[C].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20  [1]孙洪仁,张淑洁,吕玉才.大学育人之路的探索[A]. 见:黄金祥,杨华生,石文川.高等教育改革论丛[C].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69-71
  • 周振明
  • 出生日期: 1976年2月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  一、研究方向:  1、反刍动物消化道微生态系统的研究  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研究反刍动物消化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与宿主关系。目前主要集中于瘤胃微生物还原硝态氮降低甲烷产量的调控机理,研究结果对于消化道微生态学技术用于解决营养学问题,降低反刍动物生产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节能减排,认识微生物与宿主相互协同和共生的分子机理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肉牛产业链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在国家倡导健康畜牧业和生态农业背景下,提出了肉牛健康养殖与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并推行肉牛养殖的合理利用模式,主持编写多部肉牛相关的农业行业标准。在肉牛产业链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开展谷物蒸汽压片技术的设计与研究,开展肉牛追溯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非粮饲料利用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  三、发表的论文  1. Zhou, Z., Z. Yu, and Q. Meng. 2012.Effects of nitrate on methane production, fermentation, and microbial populations in in vitro ruminal cultures. Bioresour Technol.103:173-179  2. Zhou, Z. M., and Z. D. Li. 2011. Effect of microgravity on 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s) in silk chicken offspring (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48:450-456.  3. Zhou, Z. M., Q. X. Meng, and Z. T. Yu. 2011. Effects of Methanogenic Inhibitors on Methane Production and Abundances of Methanogens and Cellulolytic Bacteria in In Vitro Ruminal Cultures.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77:2634-2639.  4. Wei, J. A., H. S. Xin, Q. X. Meng, L. P. Ren, and Z. M. Zhou. 2007. Effect of Picrasma quassioides plant extract, yeast culture and monensin on in vitro mixed ruminal microorganism fermentation of wheat starch. Journal of Animal and Feed Sciences 16:604-608.  5. Can, M. Y., L. Wang, Q. X. Meng, L. P. Ren, and Z. M. Zhou. 2007. Effect of yeast culture or cellulolytic enzymes in licking blocks on rumen fermentation and fibre degradation in vitro. Journal of Animal and Feed Sciences 16:494-499.  6. Liu, S. Z., Z. M. Zhou, T. Chen, Y. L. Zhang, D. C. Wen, Z. H. Kou, Z. D. Li, Q. Y. Sun, and D. Y. Chen. 2004. Blastocysts produced by nuclear transfer between chicken blastodermal cells and rabbit oocytes. Molecular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69:296-302.  7. Ding, J., Z. M. Zhou, L. P. Ren, and Q. X. Meng. 2008. Effect of monensin and live yeast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performance, nutrient digestibility,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and ruminal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in lambs fed steam-flaked corn-based diets. Asian-Australas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 21:547-554.  8. Qian, C. S., Z. M. Zhou, H. T. Han, C. Zhao, X. M. Jin, H. L. Zhao, Y. F. Zhang, W. Chen, N. Yang, and Z. D. Li. 2010. Influence of Microgravity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Circulating Primordial Germ Cells in Silky Chicken Offspring. Journal of Poultry Science 47:65-70.  9. Xue, F., Z. M. Zhou, L. P. Ren, and Q. X. Meng. 2011. Influence of rumen-protected lysine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plasma amino acid concentrations in growing cattle offered the maize stalk silage/maize grain-based diet.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69:61-67.  10.Yang, J. S., Q. X. Meng, L. P. Ren, Z. M. Zhou, and X. X. Xie. 2010. Rapid Evaluation of Beef Quality by NIRS Technology.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30:685-687.  11.Zhao, J. S., Z. M. Zhou, L. P. Ren, Y. Q. Xiong, J. P. Du, and Q. X. Meng. 2008. Evaluation of dry matter intake and daily weight gain predictions of the Cornell Net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System with local breeds of beef cattle in China.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42:231-246.  四、编写的行业标准  主持编写的农业行业标准(NY 5004-2008)《无公害食品 牛肉》于2008.05.16正式发布;  主持编写的农业行业标准(NY/T 1339-2007)《肉牛育肥良好管理规范》于2007.04.17正式发布;  主持编写的绿色食品标准(LB/T 2001-2011)《绿色食品 肉牛养殖技术规范》于2011.10.30正式发布;  参与编写的农业行业标准(NY 5147-2008)《无公害食品 羊肉》于2008.05.16正式发布;  参与编写的国家标准(GB/T 24318-2009)《杜马斯燃烧法测定饲料原料中总氮含量及粗蛋白质的计算》于2009.09.30正式发布;
  • 张万军
  • 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1年12月按优秀人才引进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主要从事牧草、草坪草基因工程及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  电话:010-62733888  Email:wjzhang@cau.edu.cn  学习和工作经历:  1997.9 - 2001.7 中国农业大学果树系,学士学位  2001.9 - 2006.6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遗传学 博士学位  2006.11 - 2008.12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Research Fellow  2009.1 - 2010.1 美国北卡州立大学, Postdoctoral research associate  2010.2 – 2011.12美国北卡州立大学, Research associate  2011.12- 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副教授  论文发表:  Wan-Jun Zhang*, Ralph E. Dewey, Wendy Boss, Brian Q. Phillippy, Rongda Qu. (2012)Attenuated defense responses in monocot cells and greatly enhanced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ies (in press).  Wan-Jun Zhang, Su-Sheng Yang, Yong-Sheng Jin, Xiao-Ye Shen, Tao Wang (2009) The salt-tolerance gene rstB can be used as a selectable marker in plant genetic transformation. Mol Breeding 23: 269–277. DOI 10.1007/s11032-008-9231-1, 2008.  Bi-Po Sun, Wan-Jun Zhang, Jiang-Li Dong, Yong-Sheng Jin, Tao Wang,Callus Induction and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Mature Seeds of Bluegrass (Poa pratensis L.).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2006, 8 (4): 25-29.  Zhang Wan-Jun, Dong Jiang-Li, Liang Ben-Guo, Jin Yong-Sheng, Wang Tao, Highly-efficient embr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of tall fescue (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 from mature-seed drived culli, In Vitro Cellular and Development Biology - Plant; 2006, 42, 2, 114-118.  Jiang-Li Dong, Ben-Guo Liang, Yong-Sheng Jin, Wan-Jun Zhang, Tao Wang, Oral immunization with pBSVP6-transgenic alfalfa protects mice against rotavirus infection, Virology, 2005, 339, 153-163.  张万军,李天红,靳永胜,王涛,高羊茅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4, 12,(2):157~161;  张万军,王涛,多年生黑麦草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草地学报”,2003,11,3:219-222;  张万军,王涛,紫花苜蓿愈伤成苗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 2002,35(12):1579-1583;  专利:  王涛,张万军,一种紫花苜蓿组织培养及其高效遗传转化的分子育种方法(专利号:200310102540.2;授权通告日: 2006/9/13)  王涛,张万军,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得大量高羊茅再生植株的方法(专利号:ZL03126399.2;授权通告日:2009/11/18)  Wanjun Zhang, Ralph Dewey, Rongda Qu. Enhanced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using a unique treatment combination (申请日:2011/01/24)
  • 刘克思
  • 博士,副教授  电话: 010-62733888 ;  E-mail:kliu@cau.edu.cn;  通信地址: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系,邮政编码:100193。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95.9-1999.7 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系,学士  1999.9-2002.7 武汉花卉开发中心, 农艺师  2002.9-2005.7 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硕士  2002.8-2009.12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农学系,博士  2010.1-2010.7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农学系,博士后  2010.8-2011.12美国克莱姆森大学农学系,博士后  2012.1-2012.7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农学系,Research Associate  2012.7-至今 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  近来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草地和牧场生态及其管理和利用;一个是农牧交互系统中农业系统及牧场系统的可持续性和平衡性。  一些发表的文章:  Liu, K., L.E. Sollenberger, Y.C. Newman, J.M.B. Vendramini, S.M. Interrante, and R. White-Leech. 2011. Grazing Management Effects on Productivity, Nutritive Value, and Persistence of 'Tifton 85' Bermudagrass. Crop  Science 51:353-360.  Liu, K., L.E. Sollenberger, M.L. Silveira, Y. C. Newman, and J.M.B. Vendramini. 2011.Grazing intensity an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affect litter responses in 'Tifton 85' bermudagrass pastures. I. Mass, deposition rat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Agron. J. 103: 156-162.  Liu, K., L.E. Sollenberger, M.L. Silveira, J.M.B. Vendramini, and Y.C. Newman. 2011. Grazing intensity an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affect litter responses in 'Tifton 85' bermudagrass pastures. II. Decomposition and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Agron. J. 103: 163-168.  Liu, K., L.E. Sollenberger, M. Silveira, J.M.B. Vendramini, and Y.C. Newman. 2011. Distribution of nutrients among soil-plant pools in 'Tifton 85' bermudagrass pastures grazed at different intensities. Crop Sci. 51: 1800-1807.  Liu, K, and P. Wiatrak. 2011. Corn (Zea Mays L.) Grain Yield and Plant Characteristics Response to N Fertilization Programs in No-tillage System. Am. J. Agri. Bio Sci. 6: 172-179.  Liu, K. and P. Wiatrak.2011 Corn Production and Plant Characteristics Response to N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 in Dry-land Conventional Tillage System. Int. J. Plant Prod. 5: 405-416.  Liu,K. and P. Wiatrak. 2012. Corn production response to tillage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in dry-land environment. Soil & Tillage Res. 124:138-143.  Interrante, S.M., L.E. Sollenberger, A.R. Blount, U.R. White, K. Liu, and S.W. Coleman. 2009. Defoliation management of bahiagrass germplasm affects dry matter yield and herbage nutritive value. Agron. J. 101:989-995.  Interrante, S.M., L.E. Sollenberger, A.R. Blount, S.W. Coleman, U.R. White, and K. Liu. 2009. Defoliation management of bahiagrass germplasm affects cover and persistence-related responses. Agron. J. 101:1381-1387.  Interrante S.M., Sollenberger L.E., Blount A.R.S., White-Leech R., Liu K. 2010. Bahiagrass Tiller Dynamics in Response to Defoliation Management. Crop Science 50:2124-2132.  Vendramini J.M.B., Sollenberger L.E., Lamb G.C., Foster J.L., Liu K., Maddox M.K. 2012. Forage Accumulation, Nutritive  Value, and Persistence of 'Mulato II' Brachiariagrass in Northern Florida. Crop Science 52:914-922.
  • 李 平
  • 个人简历  教育状况  1978.12-1982.07 浙江农业大学农经系本科生  1985.09-1988.07 北京农业大学农经系硕士生  1994.09-1997.07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  工作经历  1982.08-1985.08 浙江绍兴地委农村工作部调研员  1988.08-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  研修与培训  2000.05 - 2001.05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修财务管理和会计  1999.11 - 2000.01 日本农林水产省农业研究中心,合作研究  1998.09 - 1998.12 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MBA师资培训  1993.04 - 1993.05 参加资产评估培训班,取得"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中心"颁发的结业证书  1993.01 - 1993.02 浙江省绍兴市农业银行进行银行会计实习  1992.09 - 1993.01 中国人民大学进修西方财务会计  1992.07 - 1992.08 浙江省绍兴市农业银行进行银行会计实习  1992.02 - 1992.07 中央财经大学进修银行会计  著作论文  著作  ? 《农家理财新理念》,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01(合著)  ? 《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与分析》,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07(主编)  ? 《最新农业企业会计操作规范和实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07(主编)  ? 《中国纺织企业经济管理决策分析方法》,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2005.07(合著)  ? 《审计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2003.07(主编)  ? 《各国农业概况(四)》,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12(合著)  ? 《财务会计》,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01(主编)  ? 《会计基础及财务会计》(第二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03(副主编)  ? 《非洲农产品市场和贸易》,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合著)  ? 《市场营销》,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合著)  ? 《农场畜牧研究》,美国Winrock Inernational和加拿大IDRC,1996(合译)  ? 《乡镇企业资产评估》,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参编)  ? 《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北京农大出版社,1992 (副主编)  ? 《会计学基础及财务会计》,北京农大出版社,1992 (副主编)  ? 《农业发展经济学》,北京农大出版社, 1989 (合译,全国高校统编参考教材)  论文  ? 水产养殖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9.03  ? 新疆兵团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技术经济,2009.03  ? 我国农林高等院校改名之探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02  ? 中国农业大学与国外三所涉农大学发展比较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发展道路比较》,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05  ? 我国农林高等院校改名之探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02  ? 关于本科生教学学分要求的调研及思考,《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第4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1  ? 我国农业会计教学和培训的状况和设想,《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前沿》2007.1  ? 浙江私营企业商业信用管理的实证研究,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7.1  ? 中国渔业信贷问题探析及发展对策,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1  ? 我国渔业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国渔业经济,2006.1  ? 韩国新农村运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村发展》,2006.5  ? 关于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思考和建议,《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第2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4  ? 澳大利亚羊毛流通体系及对我国羊毛流通的启示,中国畜牧杂志,2005.1  ? 新农业企业会计科目与特点,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5.8  ? 新农业企业会计报表及其附注特点,中国农业会计,2005.4  ? 美国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及对我国的启示,学术研究,2005.1  ? 关于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思考和建议,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4  ? 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和依阿华州立大学研究生院的制度建设,《国外知名大学研究生教学比较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4.9  ? 昆士兰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国外知名大学研究生教学比较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9  ? 阿根廷大豆产业发展与政府政策,农业技术经济,2004.1  ? 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及其支持力度,中国农村经济,2002.06  ? 澳大利亚农民联合会及其对我国农业合作组织的启示,农业经济问题,2002.06  ? 澳大利亚农业经济教学和科研发展特点,北京农学院学报,2002.01  ? 完善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的几点看法,《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07  ? 日本优质猪肉产品生产的启示及建议,农业经济问题,2000.07  ? 美国农业领域的工商管理硕士专业,世界农业,2000.07  ? 日本的《食品、农业和农村基本法》,农村社会经济,2000上卷(译文)  ? 中国非国营企业集团治理结构特征,中国农村观察,1998.0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1998.09)  ? 肉类消费:条件和非条件弹性,农村社会经济学刊,1997下卷(译文)  ? 乡镇企业集团经济效益及其原因分析,乡镇企业研究,1997年第6期  ? 乡镇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与发展,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994年第12期  ? 企业怎样通过财产管理增加资产和权益,乡镇企业导报,1994年第11期  ? 经济规模国际比较的新方法,农村经济社会学刊, 1993年第4期  ? 家庭经济的核算,农家女百事通,1993年第9期  ? 流动资产核算的新变化,中国农业会计, 1993年第10期  ? 新会计制度的一些特点,河北农业财会,1993年第2期  ? 新会计科目的特色与新旧科目对比、调帐,中国农业会计,1993年第6期  ? 试谈信用卡的企业核算,中国农业会计,1993年第6期  ? Productivity of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1953-1984),In: China's Rural Development Miracle, Edited by John W. Longworth,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1989  ? 一个村的消费分析,农林辩证法,1988年  科研项目  主要科研项目  ? 中国谷物生产变动机理、前景分析与对策研究,教育部,2010-2012,主持人  ? 北京与国内外山区经济发展政策对比研究,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科研课题,2010,主持人  ? 剑麻生产、加工和消费研究,农业部,2005,主持人  ? 中国毛纺企业管理大师模型推广项目,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2004,主要参加人  ? 发达国家农业对外合作研究,农业部,2004-2005,主持人  ? 浙江私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国家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2004-2005,主持人  ? Chinese wool textile mills: economic analysis of fibre-input/textile-product selection and new processing technologies,中澳羊毛合作研究项目(编号:ASEM/1998/060),主要参加人,2001-2003  ? 国外农业财政补贴研究,农业部项目,主要参加人,2001-2002  ? 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产业的政府支持,农业部软科学基金投标项目,主要参加人,2002  ? 国外农业状况研究(项目编号:DIC-2000-001),农业部委托项目,主要参加人,2000-2001  ? 非洲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农业部重点项目,主要参加人,1999-2000  ? 中国生猪产业,中日合作课题,中方独立执行人,1999-2000  ? 非国营企业集团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资助项目,主持人,1997-1998  ? 不同收入条件下的农民经济行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要参加人,1994-1996  ?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基本战略,农业部招标课题,主要参加人,1994-1995  ? 妇女与农村发展,德国GTZ和美国FORD基金会资助项目,主要参加人,1993-1995  ? 中国粮食市场组织体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要参加人,1993-1995  ? 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推广机制比较,农业部委托课题,主要参加人,1992-1993  ? 我国绿色食品市场的开发和培育,农业部重点课题,主要参加人,1992-1993  教学工作  本科生:目前主讲《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农业企业会计》、《经营管理沙盘实训》课程;  曾经主讲《会计学基础》、《审计学》、《银行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专业英语》等课程。  研究生: 目前主讲《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曾经主讲《国际会计》、《公司理财》等课程。  奖励及其他  社会活动  (1)畜牧业经济专业委员会 理事  (2)中国会计学会 会员  (3)中国农业会计学会 会员  (4)中国农业经济学会 会员  (5)中国乡镇企业研究院 研究员  所获奖励  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产业与政府支持政策,2001-2003年度农业部软科学研究(三等奖)
  • 李秉龙
  • 个人简历  教育状况  1978.4~1982.1 沈阳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 本科 获学士学位  1983.3~1984.1 西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 进修农业企业经营管理  1985.9~1986.7 西安外国语学院德语培训部 进修德语  1987.6~1989.9 德国波恩大学农学院 进修农业政策与农场管理  1991.9~1995.7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攻读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学位  2000.5~11 德国波恩大学农业政策研究所 高级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76.8~1978.3 沈阳市辽中县长滩人民公社 报道员、广播员  1982.2~1988.10 沈阳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 助教  1988.11~1993.2 沈阳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 讲师  1993.3~1997.6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副教授  1995.11~1997.7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做博士后研究  1997.7~1998.12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副教授、农业经济系主任  1999.1~2006.10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经济系主任  2006.11~现在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著作论文  著作  1.《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专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农业政策原理》,编著,主编之一,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3.《市场经济基础知识》,编著,主编之一,专利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4.《外国农业经济》(第三版),编著,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版  5.《农业经济学》(第四版),编著,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6.《农业综合技术知识自学指南》,编著,主编之一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学》,编著,参编,农业出版社,1991年版  8.《中国农村贫困、公共财政与公共物品》,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2月版  9.《农业政策原理》,编著,主编之一,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年2月第二次修订版  10.《农业经济学》,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  11.《农业经济管理教程》,编著,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12.《农业政策学教程》,编著,副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13.《WTO规则下中外农业政策比较研究》,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3月版  14.《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15.《新农村:生活宽裕》,编著,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16.《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关系研究》,专著,第二作者,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17.《农业经济学》,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18.《农村土地政策法规知识读本》,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  19.《中国农村减贫研究》,编著,参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5月版  20.《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专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21.《中国肉羊产业集聚与其地理标志保护》,专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22.《北京市食品追溯体系的利益主体与监管机制研究》,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论文  1.《联邦德国农业中的合作社》,《农业经济》1991.2  2.《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农业经济》增刊1,1991.1  3.《从折旧基金的使用看企业规模经营效应》,《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1.3  4.《试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  版社,1992年版  5.《试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  院出版社,1992年版  6.《关于国家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的思考》,《农业经济》1993.2  7.《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粮食储备》,《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8.《粮食经营市场化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9.《辽宁农村经济股份化若干问题的探讨》,辽宁省1993年农业经济学会优秀论文  10.《辽宁省农村经济股份化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初步探索》,《农业经济》1993.11  11.《农村企业股份化的意义与模式选择》,《改革之声》1994.2  12.《农业政策执行中的失真问题》,《经济纵横》1994.4  13.《将农业保险纳入国家农业保护政策体系》,《中国农村经济》1994.4  14.《农业保险与农业保护》,《农业经济》1994.3  15.《论农业保险与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16.《农村经济股份化过程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农业经济问题》1994.4  17.《中国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调整》,辽宁省1995年农业经济学会优秀论文  18.《通货膨胀不是由农产品供给不足造成的》,《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5.11  19.《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农业经济》1995.10  20.《通货膨胀不是由农产品供给不足造成的》,《农村经济文稿》1995.7  21.《论农产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辽宁省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2.《论农业保险与农业保护》,《农业保险:理论、经验与问题》,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  23.《初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农业经济》1995.5  24.《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合作制》,《经济纵横》1995.2  25.《农产品涨价的原因在农产品供给之外》,《经济纵横》1995.6  26.《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  27.《论中国棉花产销政策的改革与市场体系的建立》,《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  28.《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  29.《棉花产销必须实行市场取向的政策》,《调研世界》1996.2  30.《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经济纵横》1996.3  31.《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滞后是农民负担加重的根本经济原因》,《农业经济问题》1997.12  32.《论农业教育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流淌》,《市场经济与区域发展》,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论农业教育与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转移》,《农业经济问题》1997.10  34.《中国棉花市场产销市场取向的政策改革》,《经济纵横》1997.9  35.《论农业税收与其农业经济利益的转移》,《调研世界》1997.5  36.《论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其向农业的经济利益转移》,《调研世界》1997.2  37.《对我国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调研世界》1999.3  38.《可持续发展将是21世纪中国农业和农村的主体》,《理论视野》1999.1
  • 林万龙
  • 个人简历  2010.03-2011.02 :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2008.01-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2003.01- 2007.12: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导  2001.09 -2004.09: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博士后  2002. 09 :赴世界银行总部短期工作  2000.12 - 2002.12: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1996.09 - 2000.12: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博连读研究生  1995.07 - 1996.08:江西省赣州地区畜牧研究所,科员  1991.09 - 1995.07: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学本科  著作论文  2011年  ·Wanlong Lin and Christine Wong, Are Beijing’s Equalization Policies Reaching The Poor? An Analysis of Direct Subsidies Under The “Three Rurals” (SANNONG), The China Journal (SSCI), No. 67, January 2012, pp.24-pp.45  ·林万龙、曹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中的城乡与区域分割问题探讨,农业经济问题(待出版)  2011年  ·专著(孙翠清、林万龙),中国农村公共服务需求问题研究-基于农户的视角,经济科学出版社  ·林万龙(主编),投资项目财务分析实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农业项目投资评估》(第四版)配套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韦欣捷,陈雯雯,林万龙,伍建平.发达国家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做法政策及启示.农业经济问题,第7期  ·曹玫、林万龙,劳动力流动背景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能力研究,农村经济,第7期。  ·林万龙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有效运行管理研究,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温铁军、张林秀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年  ·林万龙,贫困政策体系遭遇农村流动人口挑战,人民论坛(中文核心),第9期  2010年  ·王鹏、林万龙,农户对奶牛保险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内蒙古为例,调研世界,第2期  ·课题组(张红宇、林万龙等),扩大内需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农村经济文稿,第1期  ·瞿振元、林万龙,人大预算审查职能限制因素及改进建议探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5期  ·韦欣捷,林万龙.动物疫病防控政策的福利经济学分析:理论框架和适用性.中国动物检疫,第4期  2009年  ·参著,《农业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管理流程活动和操作标准指南》,中国农业出版社  ·孙翠清、林万龙,从农户需求收入弹性看拉动内需政策,当代经济,第3期  ·孙翠清、林万龙,公共产品需求揭示方法及其在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研究中的应用,农村经济,第2期  ·林万龙,不同级层财政主体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分析,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曹玫、林万龙,乡镇卫生院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中的角色定位问题研究-RJ市CC区案例,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林万龙,农村公共产品多元化供给模式与政策影响因素:基于实证调研的总结,载《转型中的农村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战略(第四届中国农业现代化比较国际研讨会暨第八届欧洲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大会论文集)》,张晓山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马永良、林万龙、李娴,发达国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第12期  2008年  ·吴忠、曹洪民、林万龙等,《扶贫互助资金仪陇模式与新时期农村反贫困》,中国农业出版社  ·杨秋林主编,孟令杰、林万龙副主编,农业项目投资评估,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课程配套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  ·Lin Wanlong,An Analysis of Public Service Structural Imbalances in Rural China, China Economist, No.13, March, 2008  ·林万龙,促进扶贫互助资金可持续发展,人民日报专访,2008.5.4第十五版  ·林万龙,政策干预与农村村级医疗服务机构的发展,中国农村经济,2008.8,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保障制度”2008年第12期  ·林万龙、钟玲、陆汉文,合作型反贫困理论与仪陇的实践,农业经济问题,2008.11,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农业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林万龙(专访),农村金融:商业性与公益性的对决,中华合作时报,2008.10.8  ·孙翠清、林万龙,农户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意愿分析-基于一项全国范围农户调研的实证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苏保忠、张正河、林万龙,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及其对农村养老的启示,当代经济,2008.11  2007年  ·专著,《农村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影响因素及政策选择》,中国发展出版社  ·参著,《结构调整,创新体制,发展现代农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撰写第十四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农业企业财税补贴政策研究”  ·林万龙,“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求的结构性失衡:表现及成因”,管理世界,第9期  ·林万龙、孙翠清,“农业机械私人投资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层面数据的探讨”,中国农村经济,第9期  ·林万龙,“农村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探讨”,农业经济问题,第8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1期  ·林万龙,“农户投资机电井的财务效益与障碍因素分析-以世行贷款内蒙古巴林右旗机电井子项目为例”,技术经济,第11期  ·林万龙,“农村公共产品多元化供给模式与政策影响因素:基于实证调研的总结”,中国农业经济评论,第3期  ·曹洪民、林万龙(通讯作者)、邓娴,“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农村经济(四川),第9期  ·曹洪民、林万龙,“基于存量资源整合的制度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点”,农村经济,第6期  ·林万龙,“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求的结构性失衡:表现及成因”,中国中青年经济学年会宣读论文,2007年10月,浙江杭州  2006年  ·林万龙、刘仙娟,“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基于交易成本角度的探讨”,农业经济问题,第4期  ·《动物卫生经济学》,参著,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村财政理论与实践》,朱钢等著,山西经济出版社,参著  2005年  ·林万龙,“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下的城乡公共产品统筹供给:理论分析及其现实含义”,中国农村观察,2005.2  ·林万龙,“中国农村公共产品问题:一个研究综述”,载《农业经济管理论文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前沿与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黄祖辉等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  ·林万龙、张莉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政府财税补贴政策的效率分析-基于农业上市公司的案例研究”,载《中国’三农’问题:理论、实证与对策》,黄祖辉等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林万龙、刘仙娟,“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基于交易成本角度的探讨”,2005年全国中青年农经学者年会宣读论文,上海,载《和谐社会与农村发展》(2005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林万龙,“部门发展与中国未来的扶贫:挑战与对策”,亚洲开发银行技援项目“中国扶贫政策研究:趋势、挑战与未来方向”课题研究报告,载《中国扶贫政策――趋势与挑战》,王国良主编,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何广文、冯兴元、林万龙等,《农户信贷、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与农村金融市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尤庆国、林万龙,“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分析与政策影响评价”,农业经济问题,2005.9
  • 卢凤君
  • 个人简历  (一)教育状况  1989.03-1992.12,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读在职博士研究生, 获博士学位  1983.09-1986.07,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读硕士研究生, 获硕士学位  1979.09-1983.07, 吉林农业大学读大学本科, 获学士学位  (二)工作经历  1996.12-至今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 教授/博导  1992.07-1996.11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农村发展所 副教授  1989.03-1992.06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农村发展所 讲师  1986.07-1989.02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农村发展所 助教  著作论文  (一)主要著作  1. 涉农企业创新方法 2010年11月出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一著者/主编  2. 生猪健康养殖体系培建的系统分析 2008年10月 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一著者/主编  3. 区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成功之路——集聚与升级 2008年8月 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一著者/主编  4. 中国农村改革:过去与未来 2008年9月 中国农业出版社 参编  5. 中国农业政策分析与政策支持研究 2007年12月 科学出版社 参编  6. 《电力市场》第二版(教材) 2007年1月 中国电力出版社 参编  7. 中国青年创新论坛中关村论坛(1-12) 2002年 山东教育出版社 参编  8. 走向县域可持续发展(陆良21世纪议程与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 1999年 科学出版社 副主编  9. 中国就业结构转变与农业发展关系研究 1997年 科学出版社 参编  10.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机化优化 1992 中国科学与技术出版社 参编  11. 大别山区综合发展战略研究 1992年 中国机械出版社 参编  12. 区域系统规划设计的理论和应用 1991年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编  13. 人类系统生态 1990年 中国科学与技术出版社 参编  14. 中国劳动力转移的历史与未来研究 1990年 中国华侨出版社 参编  15. 计量经济方法在中国的应用 1986年 中国展望出版社 参编  (二)主要论文  1. 卢凤君,王刚毅,彭涛,单福彬.战略联盟主导的生猪健康养殖产业链组织模式下基于企业的风险分担博弈分析.中国软科学.2010.12(增刊)  2. 刘晴,卢凤君,张琳,吴慧曼,刘鑑洪.中国涉农企业创新人才的需求与培养.中国农学通报.2010.11  3. Wang Gangyi,Lu Fengjun,Peng Tao,Shan Fubin.The revenue sharing game analyze based on price under order-driven healthy breeding of pig industry Chain organization pattern.Agricultural Reformation and Rural Progressing-Annu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China Agriculture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2010.aussino academic publishing house(ISTP).2010.10  4. 卢凤君等.张掖市高档肉牛地方类群培育的路径和模式.中国畜牧兽医.2010.11  5. 卢凤君,张敏,赵善陶,张琳,王庆革.我国农业园区的理论困惑和理论创新.中国农业园区与现代农业.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9  6. 张琳,卢凤君,赵善陶,万海山,唐波涛.我国农业园区战略转型与服务价值链构建.中国农业园区与现代农业.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9  7. 卢凤君,张琳,赵善陶,王庆革.农业科技园区价值链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以北京顺义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和北京国际鲜花港为例.中国农业园区与现代农业.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9  8. 彭涛,卢凤君.我国生猪价格波动形成与控制的系统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9. 张琳,卢凤君,魏志平,杨兆敏.提升吐鲁番特色农产品工贸产业的战略思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  10. 卢凤君, 张敏,刘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面临的技术与价值创新问题及其解决思路.经济研究参考.2008.6  11. Liu Qing,Lu Fengjun.Conflict and Innovation Practice of China Agricultural Chain—The Case Study of “Wen’s” Cultivation Service Value Chain.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Risk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CRMEM 2008国际会议论文.2008.11  12. Zhang Lin,Lu Fengjun.Rea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 of Agricultural Sci-tech Park.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国际会议论文.2008.10  13. 卢凤君,彭涛,刘晓峰,朱鹤岩,卢凤林.生猪健康养殖业发展的战略思考.江西养猪.2008.7  14. 卢凤君,彭涛,张琳,刘晴.通货膨胀和货币从紧政策对2008年我国养猪业的影响.猪业科学.2008.3  15. 卢凤君,张敏,赵善陶,张琳,王庆革.我国农业园区的理论困惑和理论创新.第八届中国农业科技园区论坛论文集.2008.10  16. 张琳,卢凤君,赵善陶,万海山,唐波涛.我国农业园区战略转型与服务价值链构建.第八届中国农业科技园区论坛论文集.2008.10  17. 卢凤君,刘晴,张琳,孙君社,张敏.农业科技园区价值链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第八届中国农业科技园区论坛论文集.2008.10  18. 卢凤君,张琳,赵善陶,王庆革.我国不同类型农业园区演化的路径和问题及解决对策.第八届中国农业科技园区论坛论文集.2008.10  19. 刘小丽,卢凤君.中国能源消费与各产业的经济关系研究.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7.12  20. 卢凤君,刘晓峰,彭涛,卢凤林. “五类”生猪养殖模式的比较分析.中国畜牧杂志.2007.12  21. 张敏,卢凤君,朱明.中国区域方便面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农业工程学报. 2007.7  22. 卢凤君,刘莉,张琳.提升我国生鲜猪肉供应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战略思考.农业工程学报(增刊). 2007.S2  23. 卢凤君,赵大晖, 李兴起,马瑰芳.提升我国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效益的决策分析框架及应用.华东经济管理. 2007.5  24. 刘小丽,卢凤君.我国节能降耗问题探讨.集团经济研究. 2007.4  25. 纪慧生,卢凤君.基于知识网络的企业竞争力分析.集团经济研究. 2007.9  26. 纪慧生,卢凤君.企业知识网络研究综述.现代商业. 2007.9  27. 张敏,卢凤君,刘晓峰.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商场现代化. 2007.3  28. 张敏,卢凤君.五棵树镇农产品加工业升级研究.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7.3  29. 高风雷,卢凤君,刘侃,叶剑.基于公平的组织和员工价值关系评价体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7.6  30. 孙瑜,卢凤君,朱琳, 周飞跃.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关系状况评价研究.农业技术经济. 2007.1  31. 刘小丽,卢凤君.中国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工业技术经济. 2007.9  32. 11. Th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Organization knowledge accumulation process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国际会议论文. 2007.10  33. Based on Knowledge Network High-tech Enterprise R&D Capacity Growth 2007 1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国际会议论文. 2007.11  34. 高风雷,卢凤君,叶剑.试论中小型软件企业研发能力培育和提升.教育科学探索(经济学专辑). 2007.4  35. 卢凤君,刘莉,彭涛.我国畜禽养殖小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中国禽业导刊. 2007.11  36. 卢凤君,刘莉.提高猪肉品牌影响力,减少生猪产业价格波动损失.猪业科学. 2007.1  37. 卢凤君.猪业市场的波动分析.中国猪业. 2007.6  38. 卢凤君,刘莉,杨兆敏.吐鲁番葡萄干产业品牌价值提升问题与对策.新疆农垦经济. 2007.2  39. 卢凤君,彭涛,张琳,朱俊峰.琉璃河镇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战略思考.都市型现代农业与都市农业学科群建设会议论文集.2007.12  40. 卢凤君,陈燕红,张琳,张敏.顺义区典型村庄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战略思考.都市型现代农业与都市农业学科群建设会议论文集.2007.12  41. 张琳,卢凤君,刘香宁.顺义区龙湾屯镇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战略思考.都市型现代农业与都市农业学科群建设会议论文集.2007.12  42. 卢凤君,刘晓峰,彭涛,卢凤林.五类生猪养殖模式的内涵和特征及比较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养猪30年纪念大会暨创新发展论坛.2007.11  43. 高风雷,卢凤君,叶剑.中小型软件企业建设扁平化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科学时代,2006年4期。  44. 卢凤君,刘莉,张琳.提升我国生鲜猪肉供应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战略思考.农业工程学报,2006.12  45. 刘莉,卢凤君,张琳.我国速冻食品企业的战略行为分析.中国冷冻冷藏食品,2006(2)  46. 刘晓峰,卢凤君,赵大晖.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规律.世界农业,2006(10)  47. 李丹,卢凤君,朱鹤岩.养殖小区标准化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中国畜牧杂志.2006(23)  48. 卢凤君,王元宝,施正香.云南省生猪产业链发展的战略思考.中国畜牧杂志.2006(14)  49. 卢凤君, 赵大晖, 刘晓峰.我国涉农产业链发展的阶段差异性特征及其启示.华东经济管理,2006(6)  50. 王元宝,卢凤君,刘晓峰.基于食品安全保障的生猪养殖组织形态及其演化分析.畜禽业,2006(7
  • 陆 娟
  • 个人简历  教育状况  2002.9-2003.2 美国西北大学Kellogg商学院 访问学者;  1998.7-2001.6 南京大学商学院 博士研究生 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1996.9-1998.7 南京大学商学院 硕士研究生 (硕博连读);  1979.9-1983.7  工作经历安徽财经大学 本科生 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3.10-今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  2000.7-2003.9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副教授  1998.1-2000.6 南京大学商学院 副教授  1990.5-1997.12 南京大学商学院 讲师  1988.11-1990.4 南京大学商学院 助教  1983.7-1988.11 安徽财经大学商品学系 助教教育状况  2002.9-2003.2 美国西北大学Kellogg商学院 访问学者;  1998.7-2001.6 南京大学商学院 博士研究生 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1996.9-1998.7 南京大学商学院 硕士研究生 (硕博连读);  1979.9-1983.7 安徽财经大学 本科生 获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3.10-今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  2000.7-2003.9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副教授  1998.1-2000.6 南京大学商学院 副教授  1990.5-1997.12 南京大学商学院 讲师  1988.11-1990.4 南京大学商学院 助教  1983.7-1988.11 安徽财经大学商品学系 助教  著作论文  著作  陆娟、乔娟主编,《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陆娟著,《现代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个人专著)  陆娟编著,《市场营销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个人编著)  陆娟著,《市场营销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个人专著)  张正河、陆娟主编,《管理学原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张正河、陆娟主编,《管理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  乔忠主编,陆娟参著,《中国小城镇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陆娟参著,《三资企业管理问题研究》,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  陆娟参编,《营销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陆娟参编,《市场营销》,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  陆娟参编,《企业理财学》,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3  陆娟参编,《企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论文  陆娟、边雅静、吴芳,品牌联合的消费者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二维结构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9.10,115-125  陆娟、吴芳、张轶,品牌联合研究:综述与构想,《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3,90-96  吴芳、陆娟,1+1=?一项有关品牌联合效应的探索性研究,《财贸研究》,2009.4,121-129  周春元、陆娟、吴芳、范公广,基于消费者决策信息的不同行业品牌联合差异研究,《管理学报》,2009.3,361-366  陆娟,顾客满意与服务忠诚关系中的调节因素研究,《管理世界》,2007.12,96-105  陆娟、芦艳,间断性服务业顾客忠诚维度及其影响因素,《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2007.3, 91-101  陆娟、芦艳、娄迎春,服务忠诚及其驱动因素:基于银行业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 2006.8,94-103  陆娟、解佳涛、刘琼,忠诚计划及其有效顾客的识别与培育,《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7,37-41,48  陆娟、芦艳,服务质量与服务忠诚的多维度关系研究,《财贸研究》2006.6,80-87  陆娟、娄迎春,企业形象对服务忠诚的影响研究,《市场营销导刊》2006.5,43-46  陆娟,市场营销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2006.4,17-20  陆娟、芦艳,小城镇社会救助体系的构建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陆娟,服务忠诚驱动因素与驱动机理,《管理世界》,2005.6,107-114,125  陆娟,我国小城镇弱势群体生活现状与被救助状况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5.5,32-40,68  陆娟、张东晗,消费者品牌忠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财贸研究》,2004.6,39-46  陆娟,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中国品牌农业发展,《国际商务》,2004.3  陆娟、解佳涛,小城镇面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标准的确定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4.11  陆娟、张东晗、崔明杰,中西方品牌忠诚度测评研究及应用启示,《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3.10  陆娟,品牌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启示,《财贸研究》,2003.5  陆娟,论品牌发展战略目标,《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5  陆娟,论服务品牌忠诚的形成机理,《当代财经》,2003.9  陆娟,中西方品牌忠诚度测评研究及应用启示,《工业经济》(人大复印),20003.11  陆娟,企业品牌发展阶段战略研究,《财经论丛》,2003.3  陆娟,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影响因素--来自国外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发现,《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02.6  陆娟,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影响因素--来自中国消费品市场的统计分析,《经济科学》2001.6  陆娟,品牌资产价值评估方法评介,《统计研究》2001.9  陆娟,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中外比较及其借鉴,《经济科学》2001.1  陆娟,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创新,《生产力研究》2000.5  陆娟、张洪波,论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对策,《南京大学学报》2000.4  陆娟,论我国采用BOT融资的障碍与对策,《经济与管理科学》1999.2  陆娟,论感性消费与服务竞争,《生产力研究》1999.4  陆娟,论市场导向下的企业营销 ,《市场营销学》(人大复印)1998.1  陆娟,中小型零售企业的营销对策,《商业企业管理》(人大复印)1997.4  陆娟,论市场导向下的企业营销 ,《南京大学学报》1997.419.  陆娟,中小型零售企业的营销对策, 《商业经济研究》1997.4.  陆娟,企业内部多利润中心间的转让定价,《工业企业管理》(人大复印)1997.2  陆娟,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名牌的创立与保护, 《工业经济》(人大复印)1997.2  陆娟,企业直销问题研究,《商业经济研究》1996.9.  陆娟,营销研究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外国经济与管理》1996.7  陆娟,概论中小零售企业的营销对策,《中国商报》1996.6.12  陆娟,企业内部多利润中心间的转让定价,《经济科学》<双月刊>1996.6  陆娟,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名牌的创立与保护, 《中国工业经济》1996.10.  陆娟,企业直销的国际经验借鉴问题探讨,《南京社会科学》1996.5.  陆娟,中小企业的竞争条件及其经营对策探讨,《经济与管理科学》 1996.4.  陆娟,论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的五大关系, 《世界经济与中国企业国际化》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5.9.  陆娟,三资企业的营销优势、问题及对策,《中外合资企业》 1994.9  陆娟,三资企业的营销战略(下), 《电子财会》 1994.12  陆娟,三资企业的营销战略(上),《电子财会》 1994.11  陆娟,开放经济条件下发展国际化经营的五种关系,《经济科学》1994.5  陆娟,乡镇三资企业营销策略研究,《乡镇企业研究》 1994.4  陆娟,商业银行的营销问题研究,《财贸研究》 1994.4  陆娟,市场调研中的非抽样误差及其处理方法,《经济与管理科学》 1994.3  陆娟,市场矛盾与企业营销机制构造,《经济发展与管理研究文集》南大出版1993  陆娟,避免失误 搞好新产品开发,《经济与管理科学》 1992.4  陆娟,市场销售疲软与新产品开发,《经济与管理科学》 1990.2  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72010,品牌联合:效应、作用机理与模式选择,08-10,主持;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08-09,主持;  中国农业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市场营销学,05-07,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372029,服务品牌忠诚度的影响因素与测评研究,04-06,主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研项目03JD630006,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影响因素的测量与管理研究,04-06,主持。  横向课题: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方案设计,03-04,主持;  横向课题:市场开发与营销方案设计,03-04,主持;  “十五”国家重大科技项目2003BA808A14,小城镇现代服务业技术研究与开发,03-05,子课题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272003,股东-债权人利益冲突与企业投资行为研究,03-05,主要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072034,农产品市场营销管理模式研究,01-03,主要参加;  资本经营与企业发展,南京大学世川良一教育基金项目,主持;  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管理研究,国家教委 “九五”规划项目,主要参加;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研究,江苏省科委软科学项目,主要参加;  三资企业营销管理问题研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 “八五”规划项目,主要参加。  教学工作  本科生:市场营销学,营销研究,管理学  研究生:市场调研方法与实务
  • 马 骥
  • 个人简历  1.教育状况  1) 2008.10—2011.1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 博士后  2) 2003.09—2006.06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 博士  3) 2000.09—2003.03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 硕士  4) 1993.09—1997.06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本科  2.工作经历  1) 2011.01—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 2007.01—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副教授  3) 2007.11- 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人民政府 副县长(挂职)  4) 2008.08- 美国格理集团(GLG)中国农产品行业专家团成员  5) 2003.10—2006.12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讲师  6) 1997.06—2003.09 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学生工作处 助教  3.合作交流  1) 2009.08—2009.09 瑞典SLU大学 合作研究/国际会议  2) 2005.12—2006.01 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农业经济所 合作研究  3) 2004.12—2005.03 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农业经济所 合作研究  4) 2001.12—2002.03 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农业经济所 合作研究  著作论文  1. [合 著] 2009中国蛋鸡产业经济,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7年7月第1版  2. [专 著] 中国农户化肥需求行为实证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3. [合 著] 中国主要农用产品市场分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4. [合 著] 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5. [参 编] 农业政策学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6. [参 编] 农村节约型社会建设知识新读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7. [副主编] 现代企业法律制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8. [副主编] 开家甜品店,北京宇航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9. 基于贫困视角下的西部马铃薯产业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农业展望,2009,(8)  10. 我国桃产品出口战略研究——基于产业内贸易的经验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3)  11. 我国农户秸秆就地焚烧的原因:成本收益比较与约束条件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9,(2).  12. 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的认知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北京市城镇消费者有机农产品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9,(5)  13. The Short-run Forecast of Urea Price by ARIMA Model,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s Review,2007,VOL(3)  14. 农户降低氮肥施用量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7(9)  科研项目  主要从事农产品市场与政策、农户经济行为的研究工作。近期主持的主要项目为: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内生条件下化肥施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70963069),2010-2013;  2. 香港乐施会:中国食品加工业对农产品的采购及其与农户利益联系状况研究,2009-2010;  3. 农业部:中国水果贸易政策演变及水果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2007-2010;  4. 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果类蔬菜创新团队:北京市果类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演变及竞争力研究,2009-2014;  5. 欧盟:发展发展中国家水果蔬菜供给一体化管理,2008-2010;  6. 农业部: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蛋鸡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2009-1014  7. 农业部:中国农村农资市场体系建设研究,2008-2009  教学工作  1. 研究生:市场研究技术,消费经济理论与应用  2. 本科生:农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消费经济学  奖励及其他  1. 2010年 《农业经济学》获北京市和国家精品课程荣誉(3/5)。  2. 2008.06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人才》获中国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3. 2007.09 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4. 2006.11 《中国磷肥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5. 2006.06 获得中国农业大学2006年百篇优秀论文(本科)指导奖2项
  • 穆月英
  • 个人简历  教育状况  1999.04-2002.03 日本国立鸟取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  1984.09-1987.07 沈阳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学,硕士  1980.09-1984.07 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4.10-现  在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02.11-2004.10 日本学术振兴会 (JSPS)、博士后(特别研究员)  2002.04-2005.03 日本国立鸟取大学外国人研究员、招聘副教授  1987.07-2004.10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  著作论文  著作  1. 何秀荣主编,《中国农村政策要览》(穆月英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穆月英著,《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3. 穆月英著,《中国的农业发展与地区差距》,农林统计协会,2004  4. 穆月英编著,《世界未来纵横说》, 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  5.周慧秋主编,《粮食经济学》(穆月英副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  论文  (1) 穆月英、小池淳司,2009,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SCGE模型构建及模拟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 3-15  (2) 穆月英、赵霞、小池淳司,2009,发达国家取消棉花补贴对我国棉业经济的影响分析——基于空间性应用一般均衡模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0): 13-22  (3) 侯玲玲、穆月英、曾玉珍,2010,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及其对农户购买保险影响的实证分析,《农业经济问题》(4)  (4) 崔燕、穆月英、李秉龙,2009,我国肉羊贸易及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10):94-99  (5) 李雪、穆月英、付文阁,2009,近十年我国小麦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侧重于20 个小麦生产省,《农业经济》(10) :32-34  (6) 王艺璇、穆月英,2009,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与调整,《中国农学通报》(6)  (7) 穆月英,2009,《发展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实践和探索,《中国校外教育》(12)  (8) 曾玉珍、穆月英、侯玲玲,2009,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运营的影响因素分析,《经济问题》(7) :78-80  (9) 曾玉珍、穆月英,2009,农业保险市场需求状况调查,《农村金融研究》(5) :65-68  (10) 穆月英,2008,中国的稻米消费及其对亚洲国家经济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3 (6) :99-104  (11) 穆月英,2008,从日本市场看中国蔬菜的国际竞争力,《世界农业》,(11) :38-40  (12) 穆月英、王艺璇,2007,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的模拟分析,《经济问题》,(11):87-89  (13) 穆月英,2007,我国与日本蔬菜贸易均衡关税率的计量分析,《国际贸易问题》,(12): 49-53  (14) 穆月英、赵霞,2007,发达国家取消棉花补贴对我国的影响——运用常规和CGE方法进行的分析,《理论探索》,(5): 91-94  (15) 穆月英,2007,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需求系统分析——侧重于地区比较,《经济问题》,(10): 70-73  (16) 穆月英,2006,日本蔬菜水果流通系统的调查研究,《世界农业》,(2):51-54  (17) 穆月英、陈家骥,2005,日本农协发展及农协事业的新动向,《经济问题》,(1):51-54  (18) 穆月英、小池淳司、笠原浩三,2004,农业关税政策的空间性应用一般均衡模型的构建及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8): 19-27  (19) 穆月英、笠原浩三,2003,中日食品消费结构及消费需求系统的比较研究,《经济问题》,No.9  (20) 穆月英、笠原浩三,2001,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系统的AIDS模型分析,《经济问题》,No.8(中国人民大学《商贸经济》2001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1) 穆月英、松田敏信、笠原浩三,2000,中国食料消費の需要体系分析,農林業問題研究,Vol.36,No.4  (22) 穆月英、笠原浩三,2000,中国農家の消費構造に関する地域間考察,鳥取大学農学部研究報告,Vol.53  (23) 穆月英、杨国玉,1996,农民负担规范化问题探讨,1996年度中国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论文集《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  (24) 穆月英,1995,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问题,《经济问题》,第11期  (25) 王学萌、穆月英、唐翼东,1995,灰色系统方法论初探,《系统辨证法学报》,第3卷第2期  (26) 穆月英,1995,关贸总协定与我国农业发展对策,《经济问题》,第9期  (27) 穆月英、解睿,1994,农业政策指导上的观念更新与发展道路选择,1994年度中国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论文集《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中国经济出版社  (28) 穆月英、陈家骥,1994,两类风险、两种对策――兼析农业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界限,《农业经济问题》,第8期  (29) 穆月英,1994,农业发展道路研究,《经济纵横》,第3期  (30) 穆月英、朱志宏,1994,乡镇企业发展的地区比较研究,《农业技术经济》,第3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乡镇企业》1994年第6期全文转载)  (31) 穆月英,1993,山西省城郊优势分析,《经济问题》,第5期  (32) 韩亚珠、穆月英,1993,宏观经济灰色系统分析,《系统辨证法学报》,第3期  (33) 王学萌、穆月英,1992,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灰色评估模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5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农业经济》,1992年第6期全文转载)  (34) 韩亚珠、王学萌、穆月英,1992,运用系统决策方法选择山西省现阶段优先发展产业,《能源基地建设》,第2期  (35) 穆月英,1992,中国农村人口经济分析,《经济问题》,第8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人口学》1992年第5期全文转载)  (36) 穆月英,1992,深化农村改革讨论会综述,《晋阳学刊》,第4期  (37) 韩亚珠、王学萌、穆月英,1991,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地区比较研究,《首届农业经济基础理论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  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  1.东亚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农业影响的模拟及对策研究。(2011-2013) (主持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果类蔬菜产业创新团队加工流通与经济功能研究研究室,岗位专家,(2010-2013)  3.“大规模投资”对我国农业影响的模拟分析。(2010-2012) (主持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4.现代农作制模式构建与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2015) (子题主持人),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5.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研究(编号11&zd009)。(2012-2014) (参加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6.农业补贴政策的国际比较。(2008) (主持人),农业部软科学课题。  7.城乡差距及其变化趋势研究-侧重于收入和消费差距。(2008) (主持人),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招标课题。  8.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模型分析。(2006-2008) (主持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9.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模型分析。(2005-2006) (主持人),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10.发达国家取消棉花补贴后对我国棉农生产、收入以及纺织品出口的影响。(2006) (主持人),商务部项目。  11.我国农业税收政策的CGE模型分析。(2004-2007) (主持人),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学术骨干项目。  12.关于中日韩及近邻各国农产品交易的均衡关税率的调查研究。(2002-2004),日本科学研究费。  13.小麦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2007.4-2007.12)(参加人),农业部课题。  14.曾经从事的其他科研项目:  曾先后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其他多个项目,包括日本住友财团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美国福特基金课题等。涉及的科研题目有:农产品国际贸易研究、我国工农业两大部门协调发展研究、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农业合作组织研究、农业风险管理研究等。  教学工作  (1)教学  本科生《发展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2)指导的学生  邓祥宏,中国农业技术补贴政策的理论与实证分析,11博士  曾玉珍,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评价与可持续性研究,11博士  刘车,中国蔬菜在东亚贸易中的影响因素分析,08硕士  王艺璇,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完善对策研究,08硕士  郭科星,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及其影响效应分析,09硕士  侯玲玲,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研究,09硕士  张钰,我国小麦生产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09硕士  崔燕,中国肉羊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10硕士  钱加荣,我国农业技术补贴政策及其实施效果分析,10硕士  高雅,无公害蔬菜生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密云县农村为例,10硕士  潘凤杰,北京市蔬菜价格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1硕士  赵双双,北京市蔬菜生产及其技术经济评价,11硕士  曹茜,我国农业生产增长因素分析,06学士  冯慧琴,我国蔬菜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06学士  高雅,关于苹果产业发展研究——以山东省烟台市为案例,06学士  麻国栋,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兼与日本农协的比较,06学士  王娜,北京市居民生活消费需求系统的计量经济分析,06学士  孙晓艺,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及消费问题研究,06学士  张阿媛,中日蔬菜流通系统比较研究,06学士  张璐,我国西部农村发展特色产业研究——以甘肃省榆中县马铃薯产业为例,06学士  周武,我国城乡及地区收入差距问题研究,06学士  朱先锋,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研究,06学士  郭科星,东亚蔬菜贸易影响因素研究,07学士  李东,我国蔬菜生产发展的地区比较优势研究,07学士  刘惠莹,大城市郊区促进新农村建设探讨——以北京市海淀区双塔村为例,07学士  王卉,江苏省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及消费需求分析,07学士  晏菁,中国对日本的大米出口贸易研究,07学士  崔燕,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08学士  江丹,我国蔬菜出口结构分析,08学士  林璐,我国大米贸易现状及国际竞争力分析,08学士  李雪,我国小麦生产影响因素分析,08学士  王辰,我国蔬菜流通系统研究——以北京市为例,08学士  王健,近年我国农业政策的实施及其效果——侧重于地区比较的研究,08学士  崔珂,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理论及实证分析,09学士  李金秋,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理论及实证分析,09学士  吕冰,中国稻谷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09学士
  • 乔 娟
  • 个人简历  1.教育状况  1979年09月-1983年07月:农业经济学学士,沈阳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系  1990年09月-1993年07月:农业经济学硕士,沈阳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1998年09月-2002年06月:管理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工作经历  1983年08月-1988年08月:助教,沈阳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  1988年09月-1994年04月:讲师,沈阳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1994年05月-1997年06月:副教授,沈阳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1997年07月-2002年11月: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02年06月-2004年12月:博士后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2002年12月-: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著作论文  1.著作  1. 李秉龙、乔娟《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著作,20万字;辽宁人民出版社ISBN,1996年  2. 乔娟《中国肉类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著作,中华农业科教基金资助出版,20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2年11月。该著作于2004年12月获得农村发展研究专项基金2004年首次评奖,“专著类”提名奖  3. 颜军林、乔娟、陈劲松《中国农业竞争力研究》中的“中国柑桔国际竞争力”,著作,2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3年,通讯作者  4. 李秉龙、张立承、乔娟、曹宏民《中国农村贫困、公共财政与公共物品》著作,30万字;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出版,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4年  5. 李秉龙、乔娟、王可山《WTO规则下中外农业政策比较研究》著作,20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6年3月  6. 乔娟、李秉龙《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著作,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53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SBN(该著作同时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中国经济问题丛书)2006年8月。该著作于2008年获得第十五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三等奖;该著作于2008年获得“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7. 乔娟、李秉龙、康敏《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关系研究》著作,华夏英才基金资助出版,31.5万字,科学出版社ISBN,该著作同时被列入“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2008年6月  8. 《安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研究》(编著,姚梅主编)中的专题四:安阳市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5万/30.2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10年4月  9. 乔娟、李秉龙、韩杨、王慧敏《北京市食品追溯体系的利益主体与监管机制研究》著作,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10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7BeJG194)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70019018)的主要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3124)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产业经济岗位的部分成果)中国农业大学985/211建设项目出版资助  2.教材  1. 《市场学原理与农产品贸易》编著,20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1995年,参编  2. 《市场营销学》本校教材,编著,20万字;1998年,2/3  3. 《市场营销学》编著,20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0年,独立主编(乔娟)  4. 《现代期货市场学》编著,50万字;经济管理出版社ISBN,2003年,参加  5. 《市场营销学》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编著,30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3年,副主编2/8(葛松林主编、乔娟等副主编)  6. 《畜牧业经济管理》(第1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编著,45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3年,副主编2/8(方天堃主编、乔娟等副主编)  7. 《市场营销学》21世纪高等农业院校经管类系列教材,编著,45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5年3月,主编1/3(乔娟、李小北、乔颖丽)  8. 《市场营销学》营销学系列教材,编著,40.6万字;清华大学出版社ISBN,2008年4月,主编2/2(陆娟、乔娟)  9. 《农业经济学》(第2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45.5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9年1月,参编2万字(第四章农产品期货市场)(李秉龙等主编)  10. 《农业标准化知识读本》“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农”知识读本丛书,编著,18.2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9年6月,主编1/2(乔娟、周云龙)  11.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7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10年6月,主编1/2(乔娟、潘春玲)  12. 《市场营销学》(第2版)营销学系列教材,编著,40.6万字;清华大学出版社ISBN,2012年12月,主编2/2(陆娟、乔娟)  3.论文  1. 李秉龙,乔娟. 联邦德国农业中的合作社. 农业经济,1991(2)  2. 乔娟. 浅谈增加农业投入及其对策.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1(3)  3. 李秉龙,乔娟. 试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年12月  4. 乔娟,李秉龙. 试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 《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年12月  5. 乔娟. 海城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查. 农业经济,1992(5)  6. 李秉龙,乔娟. 关于国家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的思考. 农业经济,1993(2)  7. 李秉龙,乔娟.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粮食储备. 《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  8. 乔娟,李秉龙. 粮食经营市场化与国家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  9. 乔娟,李秉龙. 辽宁省农村经济股份化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初步探索. 农业经济,1993(11)  10. 乔娟. 论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 农经理论研究,1994(2)  11. 李秉龙,乔娟. 农业政策执行中的失真问题. 经济纵横,1994(9)  12. 乔娟. 市场经济与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  13. 李秉龙,乔娟. 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  14. 乔娟. 论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与提高对策. 《辽宁省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  15. 李秉龙,乔娟.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合作制. 经济纵横,1995(2)  16. 乔娟.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思考. 农经理论研究,1995(2)  17. 李秉龙,乔娟. 初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农业经济,1995(5)  18. 李秉龙,乔娟. 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 农业经济,1995(10)  19. 乔娟,李秉龙. 论棉花产销政策的改革与市场体系的建立. 《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年  20. 乔娟. 发展我国粮食期货交易的障碍与对策. 粮食科技与经济,1996(1)  21. 李秉龙,乔娟. 棉花产销必须实行市场趋向的政策. 调研世界,1996(2)  22. 李秉龙,乔娟. 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 经济纵横,1996(3)  23. 李秉龙,乔娟. 论农业教育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流淌. 《市场经济与区域发展》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  24. 李秉龙,乔娟. 论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其向农业的经济利益转移. 调研世界,1997(2)  25. 李秉龙,乔娟. 论农业税收与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转移. 调研世界,1997(5)  26. 乔娟. 培育和发展全国统一农产品市场的思考.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5)  27. 李秉龙,乔娟. 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滞后是农民负担加重的根本原因. 农业经济问题,1997(12)  28. 李秉龙,乔娟. 论农业教育与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转移. 农业经济问题,1997(10)  29. 乔娟,李秉龙. 影响我国统一农产品市场发育的成因与对策. 学习与探讨,1998(1)  30. 乔娟,李秉龙. 发育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意义与对策.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1998(2)  31. 乔娟. 论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食品安全与比较优势》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7月  32. 乔娟. 论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中国粮食经济,1998(8)  33. 乔娟,李秉龙. 对我国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调研世界,1999(3)  34. 乔娟. 简析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 农业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9(5)  35. 李秉龙,乔娟. 论棉花产销市场化及其政策选择. 调研世界,1999(5)  36. 乔娟,李秉龙. 论我国水资源的经济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湖南地图出版社1999年7月  37. 乔娟,边彩霞. 中国农产品期货交易不断萎缩的原因探析. 调研世界,2000(1)  38. 李秉龙,乔娟.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的改革. 调研世界,2000(7)  39. 乔娟. 中国主要新鲜水果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 农业经济问题,2000(12)  40. 乔娟. 中国主要家畜肉类产品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 中国农村经济,2001(7)  41. 乔娟,孟丽. 中国大豆为何陷入困境. 调研世界,2001(10)
  • 乔 忠
  • 个人简历  1.教育状况  1994年12月~1996年1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为黄文虎院士)  1991年3月~1994年1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硕士、博士(导师为王光远院士)  1984年9月~1986年1月,河北大学学习  1978年3月~1981年2月,张家口师专学习  2.工作经历  1996年12月~现在,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  1994年12月~1996年1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后  1995年7月~1996年11月,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教授  著作论文  出版的著作和教材  1、乔忠、王光远著,《模糊随机规划理论》,科学出版社,1996.10  2、乔忠主编,《管理学 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  3、乔忠、瞿振元、金逸民等著,《中国小城镇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1  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1、 Qiao Zhong (乔忠) and Wang Guangyuan (王光远), On solutions and distribution problems of the linear programming with fuzzy random variable coefficients, Int. 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58(1993) 155-170. (被《SCI》、《EI》、《Mathematical Reviews》检索引用)  2、Qiao Zhong (乔忠), Zhang Yue (张跃) and Wang Guangyuan (王光远), On fuzzy random linear programming , Int. 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65(1994) 31-49.(被《SCI》、《MathematicalReviews》、《Mathematical Abstracts》检索引用)  3、Wang Guangyuan (王光远) and Qiao Zhong (乔忠), Linear programming with fuzzy random variable coefficients, Int. 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57(1993) 295-311.(被《Mathematical Reviews》、《SCI》检索引用)  4、Zhang Yue (张跃), Wang Guangyuan (王光远)and Qiao Zhong (乔忠), The theory of response analysis of fuzzy stochastic dynamical systems with a single degree of random, Int. J.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25 (1996) 235-251.(被《EI》检索引用)  5、Zhang Yue(张跃), Qiao Zhong (乔忠) and Wang Guangyuan (王光远), Solving processes for system of first-order fuzz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nt. 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95(3)(1998)333-347. (被《SCI》检索引用)  6、Liu Yubin (刘玉彬), Qiao Zhong (乔忠) and Wang Guangyuan (王光远), Fuzzy random reliability of structures based on fuzzy random variables, Int. 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86(1997)345-355. (被《Mathematical Reviews》检索引用)  7、Qiao Zhong (乔忠), Zhang Yue (张跃) and Wang Guangyuan (王光远) , Fuzzy random variable-valued exponential function, logarithmic function and power function, Int. J. Fuzzy Sets and Systems,99(1998)311-324. (被《Mathematical Reviews》检索引用)  8、Wang Guangyuan (王光远) and Qiao Zhong (乔忠), Convergence of sequences of fuzzy random variabl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t. 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63 (1994) 187- 199. (被《Mathematical Reviews》、《Mathematical Abstracts》检索引用)  9、Qiao Zhong (乔忠), On the extension of possibility measures, Int. 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32(1989)315-320. (被《SCI》、《Mathematical Reviews》、《Mathematical Abstracts》检索引用)  10、Wang Zhenyuan (王震源) and Qiao Zhong (乔忠), Transformation theorems for fuzzy integrals on fuzzy sets, Int. 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34 (1990) 355-364. (被《SCI》、《Mathematical Reviews》、《Mathematical Abstracts》检索引用)  11、 Qiao Zhong (乔忠), On fuzzy measure and fuzzy integral on fuzzy set, Int. 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37 (1990) 77-92. (被《SCI》、《Mathematical Reviews》、《Mathematical Abstracts》检索引用)
  • 秦 富
  • 个人简历  学历:  1987--1992,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1989年提前攻博) 博士学位(1992)  1983--1987,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 学士学位(1987)  任职经历:  2003.9--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2001.6--2003.9,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1998.8--1999.8,赴美国奥本大学(Auburn University)作高级访问学者一年  1994.5--2001.6,任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著作论文  著作  秦富、王秀清、辛贤、肖海峰等. 欧美食品安全体系研究.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秦富、王秀清、辛贤等.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秦富、臧日宏、张正河等. 中小企业管理精要:中小企业的设立与改组、中小企业CIS策划、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小企业生产管理、资本运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现代企业法律制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秦富、王秀清、辛贤等. WTO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刘治钦、秦富.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秦富、林万龙、张莉琴. 项目评估学.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何秀荣、郭沛、秦富、田维明. 农业多边贸易谈判资料手册. 译校.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秦富、乔光华等. 项目评估学.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秦富、李跃进等. 提高化肥使用效益.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秦富等.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在中国(IFAD in China).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谭向勇、秦富等. 乡村经济管理通论.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5  马鸿运、郑大豪、秦富等. 农业生产经济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秦富、乔光华等. 投资项目评估.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4  柯炳生、查振祥、谭向勇、何秀荣、秦富等. 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参编:中国农村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参译:新办企业成败手筋,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  参编: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上、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参编:中国农业持续发展和综合生产力研究,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参编:经济方法通览,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参编:市场经济与农场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参编:价格学原理与农产品价格,农业出版社,1994  参译:农业市场学导论,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  论文  秦富、张莉琴. "农业国内支持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加入世贸组织与提升农业竞争力--海峡两岸农业高级论坛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03  秦富、张莉琴. "农业国内支持体系构想". 科学决策. 2003.01  秦富、尹金辉. "China's Feed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Trends". 中国农业经济评论. 2003.01  孙立新、秦富、白人朴. "中国与其他主产国及周边国家大豆的比较优势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 2003.01  秦富、辛贤、周津春等. "美国农业预算对我国的借鉴价值研究". 世界农业问题研究第五辑,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12  秦富、张吉祥. "中美农业投资结构、领域及财政支农的比较研究". 世界农业问题研究第五辑,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12  蒋协新、秦富等. "英国的农业支出政策及经验借鉴(下)". 世界农业. 2002.11  蒋协新、秦富等. "英国的农业支出政策及经验借鉴(上)". 世界农业. 2002.10  汪昕宇、秦富等. "我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动研究". 全国青年农经学者年会论文集:WTO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09  孙立新、秦富、白人朴.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 2002.05  秦富、李宇彤、张吉祥等. "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效果与经验分析". 农业经济问题. 2002.04  秦富、李宇彤、张吉祥等.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研究". 农业经济问题. 2002.01  秦富等. "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结构与效益评价". 农业投入与财税政策,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11  谭向勇、秦富. "对日本农业的短期考察及思考". 农业经济问题. 2001.02  秦富. "农业投资亟待规范". 农民日报(6000字). 2001.01.06  秦富. "经济增长及其技术进步贡献探析". 《国民经济管理》转载. 2000.06  秦富. "经济增长及其技术进步贡献探析". 调研世界. 2000.04  秦富、田维明. "Feeding the livestock : Technological choice, trade policy and efficiency". China's Agriculture at the crossroads. Edited by Yongzheng Yang and Weiming Tian. Mac-Milan Press Ltd. 2000  秦富、李亚男. "2000年我国饲料市场需求的分析预测". 农村改革与发展(转载). 1998.06  蒋和平、秦富等.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学术讨论会综述(下)". 农业技术经济. 1998.03  秦富. "水资源合理利用问题研究".中国改革成果通报,红旗出版社. 1998.03  蒋和平、秦富等.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学术讨论会综述(上)". 农业技术经济. 1998.02  秦富. "对我国饲料市场需求的探讨". 中国畜牧水产报(转载). 1997.10.26、11.22等  秦富. "我国饲料工业和饲料市场需求问题的探讨". 科技导报. 1997.08  秦富. "对我国饲料市场需求的探讨". 农业技术经济. 1997.04  秦富. "国有农业企业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探讨". 调研世界. 1997.03  秦富. "中国饲料市场需求问题探讨". 农村经济文稿(转载). 1997.03  秦富. "农业技术进步测试问题研究". 农村经济研究参考. 1997.02  秦富等. "国有农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走向及具体条件". 中国农垦经济. 1996.11  秦富. "必须从农村中来到农村中去". 中国市场. 1996.10  秦富. "培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 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研究. 1996.06  秦富等. "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合理配置的若干政策". 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4.04  秦富. "稀缺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 1994.02  秦富. "化肥资源合理分配问题研究". 农村社会经济学刊. 1993.07  郑大豪、秦富. "贫困山区农业资源开发模式、经济准则与相应政策探讨". 自然资源. 1993.06  秦富. "可变资源合理分配与固定资源变动关系的研究". 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05  秦富. "水资源合理利用问题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 1993.04  秦富. "河北省化肥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研究". 农业保护·技术进步·效益农业, 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3.01  秦富、郑大豪等. "大城县吨粮田开发与肥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 吨粮田经济效益研究,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2.03  郑大豪、秦富.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经济特点及其对策". 农业技术经济. 1991.03  郑大豪、祝勉、秦富. "余粮山区农业发展的若干技术经济问题与对策".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技术经济研究,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0.09  郑大豪、秦富等.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技术经济研究综合报告".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技术经济研究,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0.09  郑大豪、秦富.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系统动态研究". 技术经济效益与农业发展,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0.05  郑大豪、祝勉、秦富. "论农业中长短周期配合的技术经济准则". 农业技术经济. 1990.04  主要研究报告  秦富、张吉祥、江文涛、李宁、曹慧、弓秀云.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 农业部. 2003.04  秦富、王秀清、辛贤、肖海峰等. "欧盟及主要成员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及与我国的对比研究". 农业部. 2003.02  秦富、张吉祥、江文涛等. "英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保障体系研究". 农业部. 2003.01  秦富、吴水荣、贾丁等. "欧盟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保障体系研究". 农业部. 2002.12  秦富. "绿箱政策支持农业高等教育的国际经验". 中国农业大学. 2002.10
  • 谭向勇
  • 姓 名 谭向勇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7年10月  籍 贯 山西  民 族 汉族  学 位 博士  职 称 教授  所 属 系 农业经济系  个人简历  曾任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副校长;北京物资学院院长等职。兼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第七、八届北京市政府顾问等职。现任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 田维明
  • 个人简历  教育状况  1978-82: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4-86:菲律宾大学,获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70-1976: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五十一团工作(内蒙古农牧场管理局乌拉盖分局哈拉盖图农场)  1976-1978: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黑城国营农场工作  1982-199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工作,1988年聘任助理研究员,1993年聘任副研究员,1994年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研究室副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1995-至今: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作,1997年起聘任教授,并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5-至今: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作,1997年起聘任教授,并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著作论文  著作(2000年以来)  1.Yang Yongzheng and Tian Weiming (ed.),2000.《China’s Agriculture at the Crossroads》,英国Macmillan公司。  2.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译,2001.《农业多边贸易谈判资料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参加编译和校对。  3.柯炳生、何秀荣、田维明编,2001.《WTO与农业简明读本》,中国农业出版社。  4.Zhou Zhangyue and Tian Weiming (ed.),2003. 《China’s regional feedgrain market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University of Sydney。  5.柯炳生、何秀荣、田维明、陈洁等编,2004. 《WTO与非关税措施简明读本》,中国农业出版社。  6.Zhou Zhangyue and Tian Weiming (ed.), 2005. 《Grains in China: Food grains, feedgrains and world trade》,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UK。  7.田维明 武拉平主编,2005.《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8.田维明主编,2005.《计量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9.田维明 周章跃等著,2007.《中国饲料粮市场供给需求与贸易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  1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编著,2007.《中国农业政策分析与决策支持研究》,科学出版社,参加第三部分《中外农业支持政策分析与评价》的写作。  11.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2009. 《2009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中国农业出版社,参加编辑和总论部分写作。  论文(2000年以来)  1.Tian Weiming and Wan Guanghua,“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Its Determinants in China’s Grain Production”,发表于《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00年第3期159-174页。  2.Yang Yongzheng and Tian Weiming, “Agricultural Reform: An Unfinished Long March”, in 《China’s Agriculture at the Crossroads》, Yang and Tian (ed.) Macmillan Press Ltd. 2000, London.  3.Tian Weiming,“The Changing Pattern of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 in 《China’s Agriculture at the Crossroads》, Yang and Tian (ed.) Macmillan Press Ltd. 2000, London.  4.He Xiurong and Tian Weiming,“Livestock Consumption: Diverse and Changing Preferences,” in 《China’s Agriculture at the Crossroads》, Yang and Tian (ed.) Macmillan Press Ltd. 2000, London.  5.Qin Fu and Tian Weiming,“Feeding the Livestock: Technological Choice, Trade Policy and Efficiency”, in 《China’s Agriculture at the Crossroads》, Yang and Tian (ed.) Macmillan Press Ltd. 2000, London.  6.Tian Weiming,“Technical Efficiency of China’s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s Agriculture at the Crossroads》, Yang and Tian (ed.) Macmillan Press Ltd. 2000, London.  7.田维明等,“世界贸易自由化与我国农产品贸易战略选择”,发表于唐正平主编《世界农业问题研究(第二辑)》1-76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8.田维明等,“中国与主要国家间的双边农产品贸易关系”,发表于唐正平主编《世界农业问题研究(第二辑)》77-129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9.Tian Weiming,“Reforming the Agricultural Marketing System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The Challenges Ahead”,提交给2000年9月25-27日于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举行的“中美农业合作走向21世纪”研讨会的论文。  10.田维明,“入世与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21世纪中国改革发展论坛文集》,2000。  11.田维明,“入世与我国养禽业产业化发展”,《中国家禽》,2000年第12期。  12.田维明,“入世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战略选择”,为在2000年10月26-29日于北京举行的 “200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国际论坛”上做的专题报告。  13.田维明,“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改革与WTO”,《中国农业投资指南》,2000年第12期,P5-7。  14.Zhou Zhangyue, Tian Weiming and Wan Guanghua,“Marketed Surplus Response of Grains in China: A Tobit Analysis”, in Lioyd P.J. and Zhang, X.G. (ed.) 《China in the Global Economy》, Edward Elgar, Cheltenham, pp228-240, 2001.  15.Tian Weiming and Zhou Zhangyue,“China’s Joining the WTO: Opportunities for the Australian Agribusiness sector”, paper presented to 45th Annual Conference of Australian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Society, 23-25 January, Adelaide,also published in 《Agribusiness Prospectives》No.14.
  • 田志宏
  • 个人简历  教育状况:  1993.9—1997.6,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1985.9—1988.7,西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1.9—1985.7,西北农业大学机电学院本科,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4.12—,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2002.7—2004.12,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1999.10—2004.12,中国农业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  1997.9—1999.9,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  1988.8—1997.8,西北农业大学教师,助教,讲师  著作论文  著作:  (1)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2006、2007、2008、2009).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2009年.参编  (2)沈国舫,汪懋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丛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12月.编委  (3)王涛.北京四种农业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10月.参编  (4)孙政才.多边贸易谈判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3月.参编  (5)任爱荣,田志宏,赵一夫等.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5年12月  (6)韦斯利?D?塞茨,杰拉尔德?C?纳尔逊,哈罗德?G?哈尔克罗著.资源、农业与食品经济学(第二版).麦克格雷 — 希尔出版社.田志宏,孙磊,刘艺卓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7)乔忠.中国小城镇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1月.参编  (8)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新一轮农业谈判研究(第一、二、三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005年.参编  (9)白人朴,刘 敏.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4年9月.参编  (10)田志宏,祝华军,魏勤芳.工厂化农业的发展:战略、管理与创新.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8月  (11)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课题组.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12月.参编  论文:  (1)田志宏,邓乃扬,万鹤群等.关税收入与经济水平、外贸规模的实证研究.见:俞晓松主编.走向21世纪的中国关税(中国首届关税理论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156-165  (2)田志宏,邓乃扬,万鹤群等.关税税收效应的经济学分析.同上.125-130  (3)王 伟,田志宏,邓乃扬.中国关税税源的数量特征分析.同上.131-136  (4)田志宏,刘 音,邓乃扬等.关税的调控机制及定量研究.同上.137-147  (5)田志宏,邓乃扬,万鹤群.关税收入的经济计量模型.见:俞晓松主编.走向21世纪的中国关税.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148-155  (6)田志宏,邓乃扬,王 伟等.中国关税及进口预测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4(2):9-13  (7)白人朴,田志宏.一种有序样本的分类方法与应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4(6):1-5  (8)郄贺良,田志宏.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4(6):18-24  (9)田志宏,王凯园,王 伟.关税配额的经济理论与政策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5(4):15-19(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文献中心收录,F52,2000.11)  (10)田志宏,蔡 春.我国月度进口量预测模型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5(6):1-7  (11)邓乃扬,田志宏.高低频预测模型结合的最优化方法.系统工程学报,2000,15(4):377-382  (12)田志宏,刘北桦.关税税率调整经济效应的一个理论模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1,6(4):12-16  (13)姚 蕾,田志宏,陶益清.商会组织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进出口商会发展的启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1,6(6):18-22  (14)姚 蕾,田志宏,陶益清.中国进出口商会的职能分析与发展思路.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4):9-14  (15)田志宏,王 伟.关税收入效应和关税税率的图解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7(6):101-105  (16)祝华军,田志宏,魏勤芳.对农业园区规划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3(5):36-40  (17)祝华军,田志宏,郭志伟.我国工厂化农业技术的导向性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8(4):90-94  (18)田志宏,祝华军.我国设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向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3(5):14-17(中国园艺文摘收录,2004.2)  (19)祝华军,田志宏,张东山.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导向性分析.科学学研究,2003,21(5):506-509(中国人民大学文献中心收录,农业经济,2004.1)  (20)赵一夫,田志宏.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征分析及优化途径探讨.中国管理科学,2003,11(专刊):268-273  (21)张荣齐,田志宏,张荣耀.特许连锁模式店的评价与选拔方法:以荣昌ILSA客户分析为例.中国管理科学,2003,11(专刊):469-473  (22)祝华军,田志宏,魏勤芳.工厂化农业技术的要素替代特性及我国的发展方向.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24(6):413-417  (23)祝华军,田志宏.我国工厂化农业效益不高的原因分析及发展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3(11):55-60  (24)祝华军,田志宏.我国工厂化农业的科技与管理创新机制研究.科学学研究,2003,21(增刊):279-282  (25)田志宏,姚 蕾.对WTO新一轮农业谈判中市场准入问题的研究.[韩]21世纪展望季刊.2003(4):165-173  (26)韩树文,田志宏,张成海等.条码系统在提高零售企业竞争力中的作用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1):59-62  (27)田志宏,韩树文,赵一夫等.条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和编码组织的作用分析.物流世界,2004(2):4-10  (28)庞守林,田志宏.中国苹果国际贸易结构比较分析与优化.中国农村经济,2004(2):38-43  (29)徐宏源,田志宏.WTO新一轮农业谈判需要高层推动.WTO经济导刊,2004(6):88-90  (30)田志宏,张成海,韩树文等.条码作用的经济学分析.条码与信息系统,2004(3):29-31
  • 王瑞梅
  • 个人简历  1.教育状况  2000.9-2003.7,中国农业大学,博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方向  1997.9-2000.7,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系统工程研究方向  1993.9-1997.7,吉林农业大学,本科,通用机械专业  2.工作经历  2011.1-今,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2005.12-2011.1,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2003.7-2005.12,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2009.11-2010.11,University of Bedfordshire,访问学者  著作论文  专著:  王瑞梅、傅泽田著.池塘淡水养殖水质评价及预警方法,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11  参加:涉农企业创新方法,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1  论文:  1.Ruimei Wang, Zetian Fu, Evaluation of the aquaculture pond water quality based on fuzzy mathematics model.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PT 2, Proceedings,4114: 32-43 2006 Book series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6,8(SCI收录)  2.Wang Ruimei, Yu liqun, Fu Zetian. 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Logistics Distribution of E-business Enterprises,The Third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Global Business Interface,2004,6(ISTP收录)  3.Li Nan, Wang Ruimei,Zhang Xiaoshuan. Developing a knowledge-based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sh disease/health via water quality managemen.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6500-6511,(SCI收录)  4.王瑞梅,何有缘,傅泽田.淡水养殖池塘水质预警模型.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0,12  5.王瑞梅,刘杰,史岩.我国水产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研究.中国渔业经济,2010,5,108-111  6.王瑞梅,傅泽田.渔业水域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6期  科研项目  主持:近海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评价方法与生态补偿机制(408012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执行时间: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主持: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评价及其演化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执行时间: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  主持:渔业水域水质预测、预警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开—2—04—09),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执行时间: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  主持:渔业水域水质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10715004800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子课题,项目执行时间:2003年9月至2005年3月。  主持:水资源保护(CAI05001),中共中央组织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项目,项目执行时间:2005年1月至2005年11月。  主持:城市用水权交易制度研究和试点的初步设想(2004048),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执行时间: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  参加: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研究(Nyctx-30-zh-02),农业部,项目执行时间:2009.1-2013.12  参加:现代村镇服务业技术集成示范(2006BAJ07B09),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执行时间:2008.1-2010.12  参加:村镇劳动力流动跟踪监测与跨区域调控信息技术开发(2006BAJ07B07),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执行时间:2008.1-2010.12  参加:农业知识语义检索关键技术研究(2006AA10Z239-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执行时间:2006.12-2010.10  参加:农业流通电子商务服务示范工程(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及平台关键技术示范)(2006BAH02A16-B),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项目执行时间:2006.11-2008.6  教学工作  主讲博士生课程“城镇信息技术”;主讲硕士生课程“信息管理”;主讲本科生课程“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企业管理”等。  教材论文:  1. 傅泽田、王瑞梅主篇.管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2. 参编,智能系统:基础、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3. 何有缘、王瑞梅等.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几点尝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2009  4. 何有缘、李晓红、王瑞梅.自我管理学导论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2006;  5. 何有缘、刘丽、王瑞梅.“商务谈判课”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2007  精品课程建设:  1. 主持,管理信息系统,中国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 参加,企业战略管理,中国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3. 参加,运筹学,中国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教改项目  1.参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与实践”,中国农业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  2.参加:“我校各类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中国农业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  奖励及其他  2008年,《基于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实践》获中国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7年6月,获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2007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奖;  2004年,获中国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  2006年,获中国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  2007年,获中国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  2007年,获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2008年,获中国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  2008年,获中国农业大学班主任标兵。  2008年的“魅力教师”评选中,获 “网络最佳人气奖”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获中国互联网协会建行“e路通”杯第二届(2008-2009)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全国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  2009年,电子商务服务质量评价与交易规范获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 武拉平
  • 个人简历  教育状况  1996.09-1998.06 美国“温洛克”博士项目课程学习  1996.09-1999.06 中国农业大学与美国“温洛克”协会联合培养博士,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农产品市场与政策  1992.09-1995.07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与管理  1988.09-1992.07 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系本科生,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工作经历  1995.07- 现在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  2002.06-2003.03 应聘于日本富山大学极东地域研究中心工作,研究员  2001.04-2001.05 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立发展研究中心从事合作研究,国际课题合作研究  著作论文  著作(2000年以来)  1. 贸易自由化与减贫—基于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实证研究(武拉平等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1  2. 惠农富民政策简明读本(武拉平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0  3. 惠农富民政策问答(武拉平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03  4. 农村节约型社会建设知识读本(115国家重点图书)(武拉平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01  5. 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武拉平等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09  6. 中国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分析(谭向勇、武拉平等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01  7. 百年农经(副主编,王秀清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09  8. 农业经济学(副主编),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08  9. 农产品国际贸易(田维明、武拉平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02  10. 宏观经济学(武拉平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01  11.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修订)  12. 微观经济学(武拉平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02  13. 中国农产品市场行为研究(武拉平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  14. 中小企业生产管理(武拉平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  15. 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实务(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09  16. WTO和中国农业简明读本(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01  17. 农业多边贸易谈判手册(编委),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06  18. 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研究(武拉平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1  19. 非洲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0  英文论文  Ortega, David L.,H. Holly Wang, Nicole Olynk, Laping Wu, and Junfei Bai (2012). “Chinese Consumers Demand for Food Safety Attributes: A Push for Government and Industrial Regul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94 (2): 489-495.  David L. Ortega, H. Holly Wang, Laping Wu, and Nicole J. Olynk (2011), “Modeling heterogeneity in consumer preferences for select food safety attributes in China”, Food Policy, Vol.36( 2): 318-324  Wang, H. Holly, Yanping Zhang, and Laping Wu (2011), “Is Contract Farming A Risk Management Instrument for Chinese Farmers? Evidence from a Survey of Vegetable Farmers in Shandong.”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s Review, Vol.3 (4): 489 – 505.  Wang, H.Holly,Yanping Zhang and Laping Wu. “Contract Farming: Farmers’ Motivation and Compliance.” SCC76 Conference 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Risk in Agricul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Atlanta, GA, March 2011.  D. L. Ortega, H. H. Wang and L. P. Wu (2009), Food Safety and Demand: Consumer Preferences toward Imported Pork in Urban China, Journal of Food Distribution Research, Vol. 40(3): 52-63.  D. L. Ortega, H. H. Wang and L. P. Wu (2009), Consumer Preferences for U.S. Pork in Urban China. AAEA Selected Paper at the 2009 AAEA & ACCI Joint Annual Meeting in Milwaukee, Wisconsin, July 26-July 28  Jie Cheng, Laping WU and Richard W. Dawson (2008), Blue Box Policy Reform in the Doha Round Negotiations: Effects and China's Position,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16(5):83-102  Wu Laping and Cheng Jie (2007),Potential Effects of Blue Box Policy Reform on Domestic Support in Agriculture,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Trade Research Consortium (IATRC) Conference China’s Agriculture Trade: Issues and Prospects, July 8-9th 2007, at the Beijing Grand Hyatt.  Wu Laping and Cheng Jie (2007),Potential Effects of Blue Box Policy Reform on Domestic Agricultural Support,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2007.2。  Wu Laping and Zhang Xiaojuan (2005), Third Country Effects on Chinese Corn Export Performance in Asian Countries,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lization and Chinese Agriculture, Beijing, September 17-18, 2005.  Wu Laping (2004), Grain Market Integration and Marketing Margin, China’s Domestic Grain Marketing Reform and Integration,Asia Pacific Press, Australia, 2004.  Wu Laping (2004), Food Price Differences and Market Integration in China, China’s Domestic Grain Marketing Reform and Integration,Asia Pacific Press, Australia, 2004.  Wu Laping (2004), “Grain Market Policy and Market Integration in China”,presented at workshop on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EU and Israe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March 26-28, 2004.  Ke B.S. G.H. Wan and L.P. Wu (2003), “China’s Agriculture after WTO Accession: Policy Adjustment, Trade Development and Price Analysis”, paper prepared for UNU/WIDER Conference on ‘Sharing Global Prosperity’, 5-7 September 2003, Helsinki.  Tomio Sakai and Wu Laping (2003), "Study on New Northeast Phenomenon of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 Chinese Economy: Strong or Weak?" held at Toyama University, Toyama, Japan, January 23, 2003.  Wu Laping and Zhu Junfeng (2003),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ese Feed grain”,Far Eastern Studies,2003,Vol.2.  Wu Laping, "Price Linkages between Chinese and World Grain Markets." In Agricultural Trade and Policy in China: Issues, Analysis and Implications. Scott D. Rozelle and Daniel A. Sumner, eds. Aldershot, U.K.: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03).  Wu Laping and Zhu Junfeng (2002), Study 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ese Feed grain,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the Pattern of Feed Grain Supply and Demand at Eastern Asian Area-Marketing and Trade” held at Toyama University,Toyama, Japan, 2002.10。  Wu Laping, “Grain Market Integration and Marketing Margin in China”, Asia Pacific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orking papers, No. 02-03, 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2002.  Wu Laping, “Comparison of World and Domestic Grain Market Prices”, Asia Pacific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orking papers, No. 02-04, 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2002.  中文论文  王汭妲, 武拉平. 中国城镇食品零售业市场竞争分析[J]. 产业经济评论, Vol.11. No.1, 2012(3) .  张瑞娟; 武拉平. 我国农户粮食储备问题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2(02).  王文智; 武拉平. 我国农业内各业之间动态相互作用分析[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1)  欧戴维, 王红, 武拉平,. 食品安全与需求:中国城市居民对进口猪肉的消费偏好研究,载《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中国留美经济学会2009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119-132页,,王红等主编,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5.  武拉平,张瑞娟. 中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变化及趋势展望——基于1950~2010年统计数据的分析[J]. 农业展望,2011,(4).  秦建军,武拉平. 财政支农投入的农村减贫效应研究——基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考察[J]. 财贸研究,2011,(3).  顾蕊、武拉平、秦应和. 我国兔产业的生产分析. 中国养兔, 2011,(5)  王汭妲、武拉平、秦应和. 我国兔肉贸易分析. 中国养兔, 2011,(5)  王汭妲、武拉平、秦应和. 我国兔皮兔毛贸易分析. 中国养兔, 2011,(5)  王文智、武拉平、秦应和. 我国兔肉产量、需求波动及与价格的关系分析. 中国养兔, 2011,(5)  景发、王文智、武拉平. 兔球虫病对我国养兔业影响的经济分析. 中国养兔, 2011,(5)  武拉平,王汭妲. 我国农村耐用消费品需求及其发展趋势[J]. 农业展望,2010,(4).  陈慧萍,武拉平,王玉斌. 补贴政策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2004—2007年分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10,(4).  王宇,武拉平. 城市农贸市场运行机制及“农改超”前景[J]. 农业展望,2010,(8).  杨欣,武拉平,徐锐钊. 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对中韩农产品贸易的潜在影响[J]. 中国农村经济,2010,(7).  谭林, 武拉平,. 中国大豆需求及供需平衡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9,(11). PP98-101.  邹於娟, 程杰,谭霖,武拉平,. 美国大豆加工贸易对我国大豆进口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加入WTO以来的月度数据[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5).  秦建军, 程杰,武拉平,. 农户非农劳动参与率和供给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 经济前沿,2009,(8).  邹於娟, 武拉平, 谭霖,. 中国大豆外贸依存度影响因素分析[J]. 技术经济, 2009.(5), PP59 -63.  程 杰,武拉平,. 经济发达地区城郊土地非农化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09,(4).  武拉平,. 中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和展望[J]. 农业展望,2009,(2).  程 杰, 武拉平,. 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与消费结构变动分析*——基于ELES模型[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程 杰, 武拉平,.寻租与贫困:基于异质性假设的生产、保护与分利模型[J]. 南开经济研究,2009, (1),PP75-100。  程 杰, 武拉平,. 粮食综合性收入补贴政策的研究评述及分析[J]. 高校社科动态,2008,(6).  程 杰, 武拉平,. 哈萨克斯坦小麦产业的发展状况及投资机会[J].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12).  程 杰 武拉平 “G20集团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最新立场”,《世界农业》,2008.03 (PP3-6)。  程 杰 武拉平 “蓝箱”与“新蓝箱”:潜在影响与谈判立场,《国际贸易问题》,2008.03(PP.108-113)。  武拉平 程 杰 “美国补贴政策对中国大豆产业的影响与展望”,《农业展望》,2008.1(PP28-31)。  程 杰 武拉平 “花卉生产状况及花农行为决策分析——来自云南、广东两省的调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01(PP31-37)。  任卫娜,武拉平,. 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出口竞争力的分析——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8,(4).  武拉平,程杰,. 多哈回合“蓝箱”政策改革对中国农业国内支持的影响[J]. 中国农村经济, 2008,(6).  程杰,武拉平,. “蓝箱”政策改革对农业生产和贸易的影响[J]. 国际经贸探索, 2008,(1).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 电话:
    %u0030%u0031%u0030-%u0036%u0032%u0037%u0033%u0037%u0036%u0038%u0032
相关推荐
兰州交通大学师资好不好,兰州交通大学师资怎么样 甘肃中医药大学师资好不好,甘肃中医药大学师资怎么样 青海大学师资好不好,青海大学师资怎么样 遵义医学院师资好不好,遵义医学院师资怎么样 重庆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重庆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兰州大学师资好不好,兰州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