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北京大学

[切换城市]
北京站> 北京教育> 北京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

中国农业大学

英文名: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简称:“中国农大”,“CAU” 所在地:北京 院校代码:10019 类型:综合类

211工程985工程研究生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中管副部级高校
  • 中国农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中国农业大学师资好不好

据学校官网2016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40人,其中教授中农大烟台校区(含研究员)598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842人。研究生导师134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78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5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 人选2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4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8人。聘请了包括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DNA之父”James Watson 和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内的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5人):石元春、李季伦、吴常信、陈文新、武维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7人):石元春、曾士迈、汪懋华、戴景瑞、李宁、康绍忠、李德发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人):武维华、彭友良、李保国、李 宁、夏国良、张福锁、康绍忠、叶 德、巩志忠、韩鲁佳、李召虎、沈建忠、李洪文、孙传清、郭 岩、呙于明、王福军、黄冠华、刘金华长江学者讲座教授(6人):朱健康、杨贞标、丁守伟、伍国耀、PS Schnable、张 毅 千人计划(4人):张源辉、伍国耀、卢江、田汉勤(入选,未到岗)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6人):李胜利、段长青、韩建国、曹兵海、杨宁、秦应和 教育部创新团队(10个) 2004年:李保国团队 土壤-作物系统中的过程模型与应用2005年:张福锁团队 作物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根际调控机理2006年:康绍忠团队 农业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2007年:刘志勇团队 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2008年:沈建忠团队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2009年:呙于明团队 安全优质禽肉禽蛋高效生产的饲料营养新技术2010年:彭友良团队 重要作物病害控制的研究2011年:杨 宁团队 畜禽分子育种技术2012年:韩鲁佳团队 农业生物质利用的工程基础2013年:李洪文团队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装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群体(6个) 2001年:李德发团队 动物营养学2002年:李 宁团队 畜禽基因组学与分子数量遗传学2004年:武维华团队 植物响应环境胁迫的信号传导及基因表达调控团分子机理2008年:张福锁团队 作物高效利用养分资源的根际调控机理2011年:巩志忠团队 植物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调控机理2013年:康绍忠团队 农业水转化多过程驱动机制与效率提升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9人) 1994年:张福锁温家宝来访中国农业大学1995年:彭友良 李晓林 武维华1996年:李德发1997年:李 宁 康绍忠1998年:罗云波2000年:夏国良 张 勤2001年:孟庆翔2002年:杨 宁 杨 定 刘庆昌 巩志忠2003年:崔 胜 李大伟 沈建忠2004年:刘志勇 呙于明2005年:徐明良 谯仕彦2007年:孙传清 赵要风 郑世军2008年:李召虎 彩万志 杨汉春2009年:倪中福 申建波2010年:刘金华 金危危 郭 岩2011年:任东涛 黄冠华2012年:赖锦盛 杨淑华2013年:傅 缨 江正强

  • 王爱国
  • 专  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职  称:教授 博导  E-mail:agwang@cau.edu.cn  电  话:62733743  最后学位:博士 慕尼黑技术大学/萨尔斯堡大学  工作单位:动物科技学院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猪的遗传育种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 主持 2002-2005 分子育种技术选育优质瘦肉型猪新配套系的研究 (863计划)  · 负责 2002-2005 种猪选育及性能测定(北京市种猪遗传评估体系建立及产业化工程之课题) (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  · 主要参加 2004-2006 猪遗传评估技术的引进与中国优秀种猪核心群繁育体系的持续发展 (948滚动项目)  (2004)  当前主要研究工作简介  分子及数量遗传学在猪育种中的应用、种猪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技术、现代养猪生产等。利用我国丰富多彩的种猪资源,采用侯选基因和基因组扫描等方法进行QTL的检测,开发基因诊断试剂盒;运用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技术进行种猪的遗传评估,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或标记辅助导入,选育优质瘦肉猪专门化品系;通过杂交试验,筛选/组装出适合我国多种市场需求的优质配套系猪。依托大型种猪企业,通过种猪遗传评估和联合育种体系的建设,以现有引进种猪资源,按照区域、来源和特点,组建有遗传联系的共享资源群,采用育种新技术加快猪群的遗传进展,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快速推广优秀种猪基因,不断提高种猪质量,逐步建立起我国瘦肉猪持续改良的良种繁育体系。
  • 王楚端
  • 专  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职  称:教授  E-mail:cdwang@mail.cau.edu.cn  电  话:010-62732731  毕业学校:北京农业大学  工作单位:动物科技学院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猪育种规划、肉质、规模化养猪生产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 主持 2001-2003 优质父系长白猪选育 (科技部)  · 主持 2001-2003 畜禽育种规划与繁殖优化模型与系统 (科技部)  · 首席专家 2001-2003 猪人工授精产业化技术 (北京市)  · 首席专家之一 2001-2003 猪联合遗传评估 (北京市)  当前主要研究工作简介  从1990年以来从事猪育种方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了中国猪育种规划最优化系统,应用这一系统深入研究了影响猪育种成效的诸因素作用机制。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30余篇论文。
  • 宁中华
  • 专  业:畜牧学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职  称:教授  E-mail:ningzhh@cau.edu.cn  电  话:010-62732028  最后学位:硕士、北京农业大学  工作单位:动物科技学院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家禽遗传育种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 国家蛋鸡体系岗位科学家,研究蛋鸡健康养殖。  · 优质高效蛋鸡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 优质土鸡蛋选育与产业化开发(农业部行业项目)。  · 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项目“家禽产品品质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骨干。  当前主要研究工作简介  家禽育种方向重点是节粮型蛋鸡选育。应用传统育种技术结合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对农大3号小型蛋鸡持续选育,提高蛋品质、抗病力和饲料转化率。在此基础上选育新的配套系。2.产业化生产方向:主要研究鸡的健康养殖,研究新的生产方式生产优质鸡蛋。  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邮政编码:100193 电 话:(010)62732028 办公室  传 真:(010)62732741 E-mail: tianjh@cau.edu.cn
  • 田见晖
  • 专  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职  称:教授  E-mail:tianjh@cau.edu.cn  电  话:010-62733856  最后学位:博士 中国农业大学  工作单位:动物科技学院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动物繁殖及胚胎生物技术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 主持2006-2008羔羊卵泡生长的激素诱导及卵母细胞体外发育潜能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主持2007-2009脂肪组织特异表达线虫脂肪酸脱氢酶小鼠模型的建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主持 2006-2008 畜禽良种资源高效繁殖和生殖健康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 主持2007-2009优质高产奶牛性别控制技术集成与示范(农业跨越计划)  · 主持2007-2009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  当前主要研究工作简介  1. 动物繁殖生物技术方向:主要研究动物转基因技术、幼畜(羔羊、犊牛)卵泡诱导发育与体外胚胎生产技术以及性别控制技术等  2.配子及早期胚胎发育方向:主要研究猪的显微受精机理及体外胚胎基因表达调控。  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邮政编码:100094 电 话:(010)62733856 办公室 传 真:(010)62733856 手 机:13801067511 E-mail: tianjh@cau.edu.cn
  • 孙东晓
  • 专  业:畜牧学 动物遗传育种专业  职  称:教授  E-mail:sundx@cau.edu.cn  电  话:62734653  最后学位:中国农业大学  工作单位:动物科技学院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动物分子数量遗传学和奶牛育种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2007-2010:主持人,荷斯坦牛产奶性状功能基因鉴定,“863”项目;  · 2006-2010:主持人,奶牛分子育种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007-2010:主持人,奶牛6号染色体产奶性状基因定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2008-2010:主持人,组蛋白乙酰化与鸡生长性状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高校博士点基金;2003-2005:主持人,鸡DNA甲基化对生长性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6-2010:学术骨干,鸡猪重要经济性状分子改良,973项目;  · 2006-2008:主要参加人, 奶牛群体遗传改良关键技术与优良育种材料引进,“948”项目;  · 2002-2005:主要参加人,低脂高蛋白奶牛新品系的培育,“863”项目;  当前主要研究工作简介:.奶牛产奶性状基因定位及其标记辅助选择研究
  • 连正兴
  • 专  业:畜牧学 动物分子遗传学  职  称:教授 博导  E-mail:lianzhx@cau.edu.cn  电  话:62733904  最后学位:东北农业大学  工作单位:动科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动物分子遗传学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 主持 99-2002 山羊Myostatin基因克隆与多态性分析 (国家自然基金)  · 主持  2002-2003 转基因动物的规模化高效制备 (成果转化基金)  · 主持 2002-2005 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乳化牛羊乳 (国家“863”项目)  当前主要研究工作简介  1、克隆了绵羊和山羊Myostatin基因内含子I与II的全长序列;  2、利用该序列建立了真核细胞同源重组转基因结构,转染绵羊和山羊的胎儿成纤维细胞,建立了同源重组转基因细胞系,同时获得专利2项;  3、利用转基因细胞系进行了克隆研究,重构胚发育率达到了70-80%,所转报道基因在胚胎早期得到了良好的表达;  4、采用分子标记育种技术对大白猪进行了选育,已经建立了FSHβ基因的优势基因型群体;  5、参加了我国第一头黄牛----波娃的研究工作,克隆的其他奶牛正在陆续出生。
  • 朱士恩
  • 专  业:畜牧学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职  称:教授  E-mail:zhushien@cau.edu.cn  电  话:62731767  最后学位:博士、日本爱媛大学  工作单位:动物科技学院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哺乳动物胚胎生物技术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 主持 2000.9~2004.8 牛卵母细胞低温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北京基金)  · 主持 2001.6~2005.5 牛羊胚胎工程产业化示范(天津)  · 主持 2001.10~2003.12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高效冷冻技术体系的研究(国家“863”)  · 主持 2002~2005 优质肉牛胚胎产业化主要关键技术研究(北京“248”)  · 主持 2001.1~2003.9 提高牛卵母细胞和胚胎冷冻效率的研究(企业横向联合)
  • 张 沅
  • 专  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  职  称:教 授  E-mail:changy@cau.edu.cn  电  话:62733687  最后学位:博士、德国霍恩海姆大学  工作单位:动科院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动物分子数量遗传学与家畜育种学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 00-05年 农业动物杂种优势分子遗传机理研究(973项目) 主持人  · 02-04年 反刍家畜MHC抗原分子遗传学基础研究(自然基金) 主持人  · 02-05年 奶牛选育与快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重大专项) 主持人  · 04-07年 奶牛遗传改良关键技术引进与良种牛群的扩繁(948计划) 首席专家  当前主要研究工作简介  1、动物数量遗传学理论与方法  2、家畜育种方法与育种规划(奶牛和猪为重点)  3、动物生化遗传学在育种中的应用(血液蛋白、MHC多态性及应用)  4、动物生物技术(胚胎生物技术及分子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5、家畜分子数量遗传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
  • 张勤
  • 专  业:畜牧学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职  称:教授 博导  E-mail:qzhang@cau.edu.cn  电  话:62732634  最后学位:博士 德国Hohenheim大学  工作单位:动物科技学院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动物分子数量遗传学,计算机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 主持 2001.1-2004.12 奶牛产奶性状QTL的精细定位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主持 2000.4-2004.4 农业动物遗传资源中优质基因的分离和利用机理 (国家“973”项目课题)  · 主持 2002.1-2004.12 优质奶牛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化 (国家“863”课题)  · 主持 2000.1-2002.12 奶牛标记辅助选择最佳实施方案研究 (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 主要参加 2000.1–2003.12 高产奶牛MOET育种核心群的建立 (农业部跨越计划)  当前主要研究工作简介  1、动物分子数量遗传学,主要研究数量性状基因(QTL)的统计分析、DNA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标记辅助导入(marker-assisted introgression)、标记辅助杂种优势利用等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2、家畜育种,主要研究家畜个体遗传评定、遗传参数估计、育种方案制定等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3、计算机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研制适用于种畜场的育种数据管理和分析软件。
  • 杨宁
  • 专  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职  称:教授 博导  E-mail:nyang@cau.edu.cn  电  话:62731351  最后学位:博士 北京农业大学  工作单位:动物科技学院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分子:数量遗传、基因组学与家禽育种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 主持 2003-2006 我国鸡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及特色功能基因研究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主持 2001-2005 蛋鸡育种与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  · 副主持 2002-2004 优质黄羽肉鸡新品系选育 (863项目)  · 主持 2002-2004 我国家禽遗传多样性研究 (农业部重点课题)  · 主持  2004  鸡重要品质性状的功能基因组研究 (教育部重点课题)  当前主要研究工作简介  长期从事动物遗传育种新技术研究,并致力于家禽新品种的培育,曾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5项部级科技进步奖。目前正致力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家禽遗传育种相结合,开展家禽遗传多样性和基因组学研究。
  • 赵兴波
  • 专  业:畜牧、动物遗传育种学  职  称:教授  E-mail:zhxb@cau.edu.cn  电  话:62733417  最后学位:博士、中国农业大学  工作单位:动物科技学院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动物分子遗传学与分子育种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 第二主持 2004-2005 猪鸡肉质性状分子标记遗传效应分析及其应用(863)  · 主持 2002-2004猪解藕联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多态性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主持 2004-2007 猪解耦联蛋白基因家族对能量代谢相关性状的影响(霍英东基金会)  · 2000-2005 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克隆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973) 3000万元 学术骨干  当前主要研究工作简介  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突变与核外基因效应的分析,包括核线粒体基因的进化与分布、遗传特性的研究;猪能量代谢功能基因的克隆与筛选,相关蛋白质和酶系复合体的测定与突变体的筛选与基因效应分析,包括解耦联蛋白基因2和解耦联蛋白基因3(uncoupling protein gene, UCP)的克隆测序,采用基因扫描技术发现不同品种与种质特性相关的碱基多态基因座,利用RT–PCR和蛋白2-D多态分析检测不同品种猪UCP基因的表达强度。
  • 曾申明
  • 专  业: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职  称:教授 博导  E-mail:zengsm@cau.edu.cn  电  话:62733744  最后学位:博士 中国农业大学  工作单位:动物科技学院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主持 2002.1-2004.12 体外操作对牛IFN-tau基因活性的影响 (国家自然基金)  · 主持 2001-2003 猪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研究 (香港WISS生物技术中心)  · 参加 2001-2004 牛卵母细胞的低温生物学特性 (北京市自然基金)  当前主要研究工作简介  主要从事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胚胎培养、胚胎冷冻、胚胎移植、转基因和细胞核移植等技术和理论基础研究。同时,积极从事胚胎生物技术在改良我国家畜品种中的应用和推广工作。
  • 邓学梅
  • 专  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职  称:副教授  E-mail:deng@cau.edu.cn  电  话:62733393  最后学位:博士毕业 中国农业大学  工作单位:动物科技学院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畜禽分子育种及动物发育遗传研究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 主持 2001- 肉鸡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组研究 (国家“863”计划)  · 主持 2003 乌骨鸡黑色素基因的定位于克隆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主要参加 2001-2004 鸡肉质、腹脂及色素性状的分子遗传学基础研究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当前主要研究工作简介  当前主要研究工作简介:主要从事“鸡重要经济性状基因分子机理研究”,筛选鉴定了影响鸡生长、腹部脂肪沉积、黑色素沉着以及鸡肢体发育的候选基因,研制了利用EX-FABP基因辅助选择鸡腹部脂肪含量的基因型检测试剂盒。目前,正在从基因表达和细胞发育分化的角度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
  • 刘国世
  • 专  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职  称:教授  E-mail:gshliu@cau.edu.cn;gshliu@yahoo.com  电  话:13810813699 010-62732735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哺乳动物繁殖生理与繁殖生物技术。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1.主持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09ZX08010-020B)“利用睡美人转座系统提高转基因羊制备效率”(2009-2010)  2.副主持“十一五”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农业动物分子与细胞工程育种”重点项目(2008AA101007)“胚胎高效分割保存与胚胎质量分子标识技术的研究”(2008-2010)  3.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畜禽新品种选育及快繁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优质种用肉牛肉羊扩繁技术研究”子课题(2008BADB2B09-12)“优质种用肉羊性控胚胎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2008-2010)  4.科技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D04A02-10)“奶业发展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子项目“奶牛良种扩繁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2006-2010)  5.国家动物转基因专项(2008ZX08008-005)“转基因抗病羊的培育” 子课题“抗乳房炎、口蹄疫转基因羊新品种培育”(2008-2010)
  • 徐桂云
  • 专  业:畜牧学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职  称:教授  E-mail:ncppt@cau.edu.cn  电  话:62732741  最后学位:硕士、中国农业大学  工作单位:动物科技学院  徐桂云,教授,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家禽测定中心主任,农业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副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理事,中国优质禽育种与生产研究会理事,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组专家,国家蛋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第四届无公害农产品评审委员会委员委员,《中国家禽遗传资源志》编写组专家。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  家禽遗传育种及品质检测,主要从事家禽育种和品质检测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家禽测定中心和农业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的建设和运转工作。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畜禽产品品质检测与可追溯技术研究”,“优质高效蛋鸡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国家科技重点项目“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国家高新技术研究计划(863)“蛋鸡分子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创新与优势性状新品系培育”,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优质土鸡蛋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业部“种畜禽质量安全监督检验项目”,农业部“全国蛋鸡生产信息监测统计”, 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家禽产品品质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
  • 王堃
  • 专  业:草业科学  职  称:教授 博导  E-mail:wangkun6060@sina.comwangkun@cau.edu.cn  电  话:62733338  最后学位:博士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大博士后)  工作单位: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系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草地资源与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分子生态学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 主持 2001-2003 重度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 (农业部)  · 首席专家 2002-2005 青南地区适用草种选育 (青海省)  · 首席技术专家 2001-2005 北京牧草草坪园圃及效益农业基地建设 (科技部)  · 主研 2001-2005 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生理范式研究 (“973”项目)  · 项目主持 2002-2005 坝上退化草地恢复技术 (国家计委)  当前主要研究工作简介  目前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草地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和荒漠化防治等方面,在农牧交错带、牧草产业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也有较深入研究,同时,已着手开展牧草分子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是中国农业大学草地资源与生态方向的学术带头人。目前主持科技部、农业部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同时还参加农业部“跨越计划”、“948项目” 、西部天草地保护工程项目等,现有到帐经费200余万元;共发表学术论文 60余篇,取得科技成果20余项,获科技进步奖9项,国家专利1项。本人目前尚担任着中国草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草学会青年委员会会长,中国草地生态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草地资源委员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鉴于本人在学术方面的成就,2002年被联合国《防止荒漠化行动计划》TPN3聘为中国联络员。同时兼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助理和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等行政职务。  备注:希望招收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外语数学成绩较好的博士生,尤其欢迎综合性大学生态专业、资源环境专业及土壤农化、林学、植物保护等专业的学生报考。
  • 张英俊
  • 专  业:草业科学  职  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E-mail:zhangyj@cau.edu.cn  电  话:62733380  最后学位:博士 甘肃农业大学博士后 日本国家畜产草地研究所  工作单位:草业科学系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  Grassland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ilityPastur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2002-2004 国家863计划“农牧交错带草地与农田系统耦合模型研究(2007AA10Z233)” 2007-2011年 经费50万  · 农业部行业计划“人工草地优质牧草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草地建植与维护(Nyhyzx07-022)” 2007-2011年 经费 400万  ·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计划 2008-2010年 经费50万  · 北京市农委“农林牧耦合景观休闲集成技术试验示范”2008-2010年 经费45万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草地生态恢复与草畜平衡关键技术研究(2006BAD16B01)” 2006-2010年 经费76万  ·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不同区域草地承载力与家畜配置研究” 2009-2013年 经费2190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草原植物对放牧家畜选择性采食的生理适应机制”,经费32万  · 973项目“草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2007CB106805)” 2006-2010年 经费168万(参加)  · 农业部948重大项目“优质草产品加工技术(2006-G38)” 2006-2010年 经费100万 (参加)
  • 周禾
  • 专  业:草业科学  职  称:教授  E-mail:csgrass@public.bta.net.cn  电  话:62731666  最后学位:博士,法国第戎大学  工作单位:动科院草地所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草坪学、放牧管理学、牧草加工贮藏学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 主持 2001-2003 优质高产紫花苜蓿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北京市科委)  · 主持 2002-2004 绿汁发酵液用于紫花苜蓿青贮技术的转化(科技部)  · 参加 2001-2004 退化草地综合改良于草地建设配套技术(农业部)  · 参加 2001-2003 北京抗旱、抗病、长绿期草坪草选育及管理技术(北京市自然基金委)  · 主持 2001-2002 草坪质量评价与分级(农业部)  当前主要研究工作简介  研究领域包括:草坪草育种,草坪质量评价,草坪建植管理,苜蓿栽培管理,苜蓿加工贮藏,草地恢复与改良.
  • 韩建国
  • 专  业:草业科学  职  称:教授 博导  E-mail:grassslab@public3.bta.net.cn  电  话:62891264  最后学位:北京农业大学  工作单位:动物科技学院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草地管理、牧草种子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 主持 2001-2004 退化草地综合改良与草地建设配套技术(202099) (农业部)  · 主持 2001-2003 北京抗旱、抗病、长绿草坪草种选育及管理技术(6001001) (北京市)  · 主持 2002-2004 牧区人工草地的建植与管理技术(2002-10-03A) (农业部 )  · 主持 2002-2005 优质高产紫花苜蓿种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科技部)  当前主要研究工作简介  1 放牧型人工草地建植管理技术研究,着重人工草地混播技术,放牧对牧草成分影响,放牧家畜营养需求,放牧家畜生产性能研究。  2 牧草种子生产技术研究,着重研究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老化劣变机理,种子发育机理,种子生产管理技术 ,种子检验技术、抗旱牧草品种的选育技术。  3 草坪管理技术研究,着重研究草坪草水分平衡,草坪草营养需要与施肥。
  • 毛培胜
  •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系主任,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副主任、中国草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草学会种子科技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多年来从事草业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讲本科生《草地学》、《草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课程,承担草地学课程野外实践教学和草业科学综合实践教学。主讲研究生课程《牧草与草坪草种子技术》和《博士研究生SEMINAR》课程。  科研工作方面,现代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承担“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D17B01-02),主持“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4A04-02);农业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专项——人工草地肉羊繁育新技术与示范(04-13-01A);主持完成农业部行业标准《牧草与草坪草种苗评定技术规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技术项目、科技部优质高产牧草种子生产技术转化项目(02EFN21090016)等10余个项目。参加“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行业标准《草坪及草坪地毯质量标准》、《牧草与草坪草种子审定规程》以及修订的国家标准《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的制定等20余个项目。现已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21部。荣获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研类成果二等奖1项。  教学工作方面,主持完成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教改项目“草业科学专业生产综合实习质量标准研究与实践”,负责《草地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主持中国农业大学“985工程”三期高水平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草业科学2010-2012)。现已发表教学论文2篇,主编(副主编)教材4部。主讲草地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草地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荣获中国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主持草地学野外教学实践体系建设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草地学(第三版)教材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10-62733311,010-62734940  E-mail: maops@cau.edu.cn cgssst@sina.com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 电话:
    %u0030%u0031%u0030-%u0036%u0032%u0037%u0033%u0037%u0036%u0038%u0032
相关推荐
云南农业大学师资好不好,云南农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兰州交通大学师资好不好,兰州交通大学师资怎么样 贵州财经大学师资好不好,贵州财经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南石油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南石油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安理工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安理工大学师资怎么样 重庆理工大学师资好不好,重庆理工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