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北京大学

[切换城市]
北京站> 北京教育> 北京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信息

北京协和医学院

英文名: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简称:“协和” 所在地:北京 院校代码:10023 类型:理科类/医药类/医科大学/211/985/考研院校/研

211工程985工程研究生院校卓越计划
  • 北京协和医学院师资怎么样, 北京协和医学院师资好不好

院校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2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5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国家级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2人,国家级和部委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其中3人为学科评议组组长),在岗博士生导师398人,硕士生导师665人。

  • 黄宇光
  • 黄宇光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及北京医学会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常务理事,国际麻醉药理学会(ISAP)秘书、常务理事(Board of Directors),世界疼痛临床医师学会(World Society of Pain Clinicians, WSPC)理事。  2003年至2008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2007年和2010年分别主持卫生部行业专项基金两项,2010年获世界卫生组织(WHO)重点项目一项,2010年获中央高干保健专项基金一项。  1998年获“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奖”二等奖,1999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8年获中华医学三等奖,2009年获国际麻醉药理学会(ISAP)年度最佳论文奖。  1994年率先在国内开展并积极倡导病人自控镇痛(PCA)技术,1999年率先在国内将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用于外周神经阻滞和术后镇痛,2010年世界权威麻醉学专著《Miller’s Anesthesia》第七版的唯一中国作者,十余本杂志常务编委、编委、专栏主编或副主编:《Anesthesia and Analgesia》、《Acta Anaesthesiologica Taiwanica》杂志、《Anesthesia & Analgesia》、《British Journal of Medicine》和《Anaesthesia》杂志中文版以及《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等。
  • 沈铿
  • 沈铿  职称:妇产科学系常务副主任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妇产科副主任,妇科肿瘤专业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妇产科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副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8年制统编教材《妇产科学》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双语教材《妇产科学》主编,《妇科肿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编,《妇科肿瘤临床决策》主编,国际妇科肿瘤协会(IGCS)教育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妇科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发表了相关论文百余篇。对宫颈癌,卵巢癌和复杂的妇科肿瘤的诊治有很深的造诣,擅长进行复杂的妇科肿瘤的手术和疑难杂症的治疗。近年来主要进行的是妇科肿瘤人性化治疗和宫颈癌防治的研究,是卫生部十年百项攻关项目《子宫颈癌的预防及癌前期病变规范化诊断与治疗的推广》项目负责人,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网络技术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项目负责,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北京地区宫颈病变发病情况调查和防治对策研究>项目首席专家,国家十五支撑计划重点攻关项目《妇科疾病现代诊治技术规范化研究》项目首席专家, 承担着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及妇科肿瘤的全国和国际间多中心临床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高等院校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一等奖和全国首届医学科技之星称号。
  • 向阳
  • 向阳,男,1965年2月生。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国际滋养细胞肿瘤学会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卫生部高级技术职称评定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全国产前诊断专家小组成员,《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国医学论坛报》妇科肿瘤特约主任编委,《世界医学杂志》妇产科学执行主编,《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妇产科杂志》、《现代妇产科进展》、《中国医刊》等杂志编委。主要致力于妇科肿瘤与妇产科遗传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妇产科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有独特的见解并取得重要成绩。 擅长各种类型的妇科手术,包括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全子宫切除术以及妇科恶性肿瘤的清扫手术。并相继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五公关项目、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教委,卫生部及医科院科研基金资助。关于“阴道超声在妇产科的应用”及“耐药与危重绒癌病例治疗的研究”分别于1998年及2000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关于“产前诊断新技术的系列研究与临床应用”于2005年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协和医师答疑丛书”获得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滋养细胞耐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2007年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1999年被评为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曾被卫生部共青团中央授予1999年-2000年度“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于2004年获得由人事部等七部委授予的“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近10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主编及参与编写医学著作数十部。
  • 朱兰
  • 朱兰  职称:妇产科副主任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女,1964年生,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盆底学组副组长兼秘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妇产科核心期刊《实用妇产科杂志》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副主编。妇产科核心期刊《中华妇产科杂志》等十余种杂志编委。  主持已完成国家及部级课题两项,目前主持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和部级科研课题三项,负责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的研究。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主编、主译《女性盆底学》等多部著作。  2000年及2003年分别获得中华医学会-爱惜康中青年外科优秀论文二等奖,2002年获全国中青年论文一等奖;《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与基础研究》获2004年全国青年论坛二等奖;《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排名第二位)获2004年中华医学二等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排名第八位)获2004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女性盆腔器官膨出与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学研究》获2004年全国中青年医药论坛二等奖(排名第一);2006年获全国第九届青年科技奖。
  • 刘俊涛
  • 刘俊涛  职称:妇产科副主任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刘俊涛 男 1965年4月出生。1987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同年被免试推荐至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产科攻读硕士研究生,于1990年毕业获临床医学硕士学位。1996年起专职从事产科临床和产前诊断工作。1999.10 ~2000.4 Royal Women’s Hospital Australia 访问学者。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郎景和
  • 郎景和,男,1940年4月出生于吉林,196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工作,现任妇产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曾到挪威研修妇科肿瘤,1986年到加拿大研修妇科肿瘤。1986-1993年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  郎景和教授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个人专著3部,主编和副主编的专著8部。为中国的妇产肿瘤医疗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现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妇产科杂志》总编,第五、六届中国妇产科肿瘤学组执行主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主任委员,《健康世界》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高志强
  • 高志强,男,1960年1月26日出生于辽宁,籍贯:山东烟台。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经历:  198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78级本科)  1989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  1993年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学习(高访)  1995年获英国皇家学院访问学者(Royal Society Fellowship)  工作经历:  1983~1986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 住院医师  1989~1994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 主治医师  1995~1999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1996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导资格)  1999~至今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 主任医师 教授 (2001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导资格)  专业领域:耳科学(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  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九五”、“十五”、科研课题;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基金;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基金;和卫生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作为课题主要负责人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研课题两项。培养博士研究生10余人,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60 余篇。  主要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北京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北京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防聋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内九本专科杂志副主编,编委  联系方式: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  100730 北京王府井帅府园1号  电话:010-65296301 010-65296311  电传:010-65296311
  • 赖宗白
  • 赖宗白,北京协医院眼科教授,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近30年来一直在全国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流的北京协和医院工作,在北京协和医院优良传统精神的熏淘下,多年的医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工作期间,师从于劳远琇教授为师,是她的得意第子之一,在她的推荐下,1992年到美国著名耶鲁大学眼科中心进修学习,多年来在她严格的培养和指导下,善于处理眼科视神经系统的疑难病症,对视神经系统的疾病如球后视神经炎,缺血性视乳头病变,视神经萎缩和由视路系统病变引起的视力下降等疾病能做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在眼科手术方面,主要擅长白内障手术,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是全国最早开展和掌握超声乳化手术技术治疗白内障的医院之一。1994年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引进了超声乳化机器,是协和医院眼科最早开展和掌握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技术的医生,至今已做上万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手术效果好。由于白内障手术技术精湛,手术经验丰富,多次为本院著名的老专家,老教授和外国友人做白内障手术,术后使他们的视力恢复正常。多次参加由香港明天会美好基金会与卫生部组织领导的“健康快车”和新疆小儿先天性白内障防盲治盲工作,目前是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白内障手术的主要医生。
  • 陈有信
  • 陈有信,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教授、副主任 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秘书,中华眼科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委员、副总干事兼秘书、《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眼底病杂志》及《基础与临床杂志》、《临床眼科杂志》编委。  1986年大学毕业,1989年获眼科硕士学位,1993年师从张承芬教授系统学习眼底病的临床及科研,1996年获眼科博士学位。1999年-2001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Doheny眼科研究所做视网膜博士后研究。1995年在国内率先开展脉络膜血管的临床及研究工作。在脉络膜血管造影及疑难眼底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近年开展了光动力学治疗为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进行科研工作。其中合作完成的“泪液学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脉络膜循环时间测定”获全国中青年眼科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二等奖、“肝细胞生长因子对RPE细胞的调节” 获全国中青年眼科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得北京协和医院科研奖励。参与《眼底病学》、《现代黄斑疾病诊断治疗学》、《现代眼科检查学》、《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及治疗》、《老年黄斑变性基础与临床研究》等专著的写作、共同主编了《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基础与临床》的写作。翻译出版了《白内障诊治》、《视网膜血管疾病》等书。发表各类眼科学术文章近20多篇,其中“Regulation of myofibrioblast transdifferentiation by extracellular matrix”在2000年美国ARVO大会交流。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and its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retinal detachment”在IOVS上发表。兼任中华眼科学会秘书工作,在协助学会工作、组织全国眼科大会的工作中做了较多工作,2004年被授予中华眼科学会奖,2008年授予亚太眼科学会“杰出服务奖”。
  • 钟勇
  • 钟勇,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教授,主任医师,眼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协和医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师从于神经眼科学专家劳远琇教授,关于“人胚胎视交叉血液供给的实验研究”曾获得第四届中华医学会中青年学会(眼科学)优秀论文奖,主要参加的多学科研究项目“功能性垂体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垂体瘤导致视功能损害的病理解剖基础部分)曾分获1990、1991年卫生部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至1997年在美国南加洲大学医学院Doheny眼科研究所学习,师从于前北美神经眼科学会副会长Alfredo. A. Sadun教授,学习视神经疾患和眼部相关的颅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并进行爱滋病导致视神经损害的实验研究。1997至1998年在Ramesh. C. Tripathi教授的指导下,于美国南卡罗来那大学医学院眼科研究所进修学习关于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的发病机理的实验研究。  在眼科临床工作中,擅长神经眼科相关疾病(视神经炎性和血管性疾患、眼部相关的颅神经疾病等)的诊治,以及眼前节疾病的手术治疗,如超声乳化术摘除白内障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抗青光眼类手术等。现为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库成员、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医疗卫生专家库成员,教育部科技进步奖评审成员,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眼科学术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中华眼科杂志”专家及通讯编委,“中华眼底病杂志”特约审稿专家,美国白内障和屈光手术协会(ASCRS)会员等。
  • 叶俊杰
  • 叶俊杰,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眼科副主任。  197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991~1993年赴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Doheny眼科研究所进修学习,在著名的眼科学专家Stephen J, Ryan 教授的指导下,从事于视网膜玻璃体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1996年赴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系进修学习。  在30余年眼科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专长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及感染性眼病的诊断、药物治疗、激光及手术。诊断治疗了大量疑难重症,成功为许多濒于失明的患者施行了复杂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掌握本学科国内外现状与新进展,并能吸收、应用最新技术于临床工作。在我国开展了第一例脉络膜视网膜活检术,首次获得急性视网膜坏死(ARN)的病因学诊断,并最早应用更昔洛韦治疗,获得满意疗效。2001年以来,首次对我国HIV/AIDS患者眼部并发症特点分析报告,由此提高了眼部为首发症状患者HIV感染早期的诊断水平。为AIDS并发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患者施行了“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术”,挽救了患者视力。为一名AIDS患者成功施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并与感染科合作首次在我国艾滋病患者房水中检测到HIV病毒,此项发现被评为2005年中国十大医学新闻。  注重临床和科研工作的结合。以主要参加者身份获5项科学技术进步奖。荣获9项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奖,5项全国及中华医学会优秀论文奖,2项优秀科技著作奖。先后承担6项国家、科技部及卫生部科研项目。迄今在国内外眼科杂志上发表文章65篇,其中14篇被SCI收录。参与了10部著作的编写。  担任协和医科大学学生、研究生、住院医生、进修医师等教学工作,多次为全国性眼科学习班授课与手术示教。曾多次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及优质服务标兵荣誉称号。目前担任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主考官,北京市东城区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医疗卫生专家库成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抗衰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眼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和《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审稿人。
  • 董方田
  • 董方田,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尤其专长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和视网膜移植的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董方田教授于1987-198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眼科学习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并在我国较早开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眼底病。1992年于美国哈佛大学Schepen视网膜研究所考察学习,1995-1996年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眼科中心从事视网膜移植研究工作。  承担国家及北京市多项课题研究,曾获国家、省部级及医科院等科研医疗成果奖10余项。在国际国内杂志发表文章近八十篇,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余名,参与≤眼底病学≥等多部著作编写,中华眼底病学组委员、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评委、《中华眼科杂志》编委、《中华眼底病杂志》编委、《中国实用眼科杂志》副主编、《眼科研究》编委、《世界眼科博览》编委。
  • 赖钦声
  • 赖钦声,口腔学教授,男,1933年12月生,山东省烟台市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口腔医学系本科,1985年被批准为硕士生导师,四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口腔科学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重要成果。对口腔颌面部的各种疾病,如口腔颌面部肿瘤、损伤(上、下颌骨及颧骨骨折)、涎腺疾病(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的肿瘤和炎症)、颞下颌关节疾病、口腔颌面部发育畸形(唇裂、腭裂等)以及口腔颌面部的后天畸形和缺损等的诊断和治疗均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水平,做了大量的疑难手术,获得优良效果,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恢复了病人的面容,解除了病人的心理障碍。
  • 万阔
  • 万阔:男,41岁,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口腔系。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口腔科副主任,无痛牙科治疗中心主任。主要擅长:无痛牙科治疗、牙科恐惧治疗、口腔内科治疗(复杂根管治疗、牙周病治疗)。承担多项院内院外有关牙科治疗恐惧的科研课题。发表口腔内科学相关、无痛牙科治疗相关和牙科恐惧症治疗相关的文章10余篇。
  • 吴效民
  • 吴效民,女,1995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专长:口腔各种固定、活动修复,口腔美容修复、精密附着体的应用及咬合重建等。
  • 赵继志
  • 赵继志,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口腔系,1998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3~2005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学习。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口腔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口腔医疗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口腔专业质量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外国医师在京短期行医资格考评专家。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及颌面部缺损与畸形的整形和修复,尤其在对伴有全身系统疾病的患者和一些疑难病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主要科研方向为颌面部肿瘤及癌前病变的癌变机理及转归,承担部级研究课题3项,发表论文多篇。
  • 卢朝辉
  • 卢朝辉  职称:病理科副主任 教授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多年来承担日常外检及冰冻切片的二线复查、签发病理报告。2003年参加了SARS病理尸检工作。参加协和医大八年制病理学教学,主讲《局部体液和血液循环障碍》、《肝胆疾病》。任卫生部规划全国医学院校八年制《病理学》教材第一、二版编委,兼教材编写秘书。科研方面,继承了协和医院胰腺癌研究的特色和优势,开展了蛋白质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近年开展乳腺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分子靶标检测标准化研究;作为主要承担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2项,参加并完成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协和医院重点基金项目、卫生部重点临床项目(行业基金)和博士点基金课题各1项。参加科技部十一五支撑项目以及临床信息共享数据库平台建设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共40余篇,参编病理学教材及专著5部。
  • 梁智勇
  • 梁智勇,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及生物样本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病理质控与改进中心副主任委员,全国病理质控与评价中心分子病理组副组长,《中华病理学杂志》、《诊断病理学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及《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通讯编委。从事临床病理诊断、教学及科研20余年。主要从事肿瘤病理及分子病理研究工作,专业方向为乳腺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 崔全才
  • 崔全才  职称:病理科主任 教授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 陈杰
  • 陈杰  职称: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特长:疑难病理诊断;  科研方向:胰腺癌分子生物学  主要任职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副书记  卫生部病理质控中心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北京医师协会病理与检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病理学》杂志副总编,《诊断病理学》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副主编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主编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编委,《癌症》杂志编委  《BMJ》中文版编委;《胰腺病学》杂志编委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课程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执行本委员会委员  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分委会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临床分委会主席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  简历  1973.9 - 1977.1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学习,毕业留校工作。  1977.1 - 1978.10 哈尔滨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助教  1978.10- 1981.9 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医院(现 北京协和医院)研究生,毕业留院,获硕士学位。  1981.9 - 1983.6 首都医院病理科,高年助教。  1983.6 - 1984.11 赴英国伦敦大学伦敦医院病理研究所,访问学者。  1984.11- 1988.7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高年助教、助理研究员(1985年晋升)。  1987.11- 1991.1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在职博士生。1991年 获博士学位。  1988.7 - 1990.3 赴美国伍斯特实验生物学研究所,Visiting Scientist。  1991.2 - 1997.7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副主任  1991.12 晋升副研究员  1994.3 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4.5 晋升主任医师(教授)  1994.9 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7.7 – 2003.10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任  2003 - 至今 任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副书记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北京市东单三条9号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
  • 电话:
    %u0030%u0031%u0030-%u0036%u0035%u0032%u0039%u0035%u0039%u0036%u0034/%u0030%u0031%u0030-%u0036%u0035%u0032%u0034%u0039%u0034%u0034%u0032
相关推荐
北方民族大学师资好不好,北方民族大学师资怎么样 贵州大学师资好不好,贵州大学师资怎么样 云南大学师资好不好,云南大学师资怎么样 陕西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陕西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兰州理工大学师资好不好,兰州理工大学师资怎么样 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林空军学院师资好不好,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林空军学院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