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北京大学

[切换城市]
北京站> 北京教育> 北京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信息

中国政法大学

英文名: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简称:“法大”,“CUPL” 所在地:北京 院校代码:10053 类型:文科类/理科类/政法类/211/考研院校

211工程985工程自主招生教育部直属院校2011计划中央部直属高校
  • 中国政法大学师资怎么样, 中国政法大学师资好不好

截止2015年9月,学校有教师951人,其中教学科研岗位教师864人,辅导员87人;教学科研岗位教师中教授296人,博士生导师192人、硕士生导师806人,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比例达89.58%。 中国政法大学拥有江平 、陈光中、张晋藩 、应松年等一批久富盛名的法学大家、数十位在国内外 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中青年法学家、大批学术骨干和青年才俊 。其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1人,法学二级学会会长8人,副会长20人,全国性法学学术团体中理事以上115人,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7人 ,由他们组成了法律史、诉讼法、法治政府、中德法比较、中美法比较等15个学术创新团队。
终身教授---江平,陈光中,张晋藩,李德顺,应松年

  • 鲁杨
  • 个 人 情 况姓名:鲁杨性别:女出生年月:1961.11最后学历:法学学士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证据学现任职务:副所长职称:副教授社会兼职:律师
  • 郑旭
  • 郑旭,男,1972年生,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刑事诉讼法研究所副所长。1993年获得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学士学位,1996年获得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刑事诉讼法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得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刑事诉讼法学博士学位,2002年受英国文化委员会(British Council)资助,获得英国华威大学优秀法律硕士学位(University of Warwick, UK, LLM, with Distinction)。199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学者,2003年美国杜肯大学(University of Duquesne)访问学者。自1996年以来,在中国政法大学主要讲授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和外国刑事诉讼法。个人教育网站为:http://www.freewebs.com/criminalprocedure主要科研成果包括证据规则研究、证据立法、英国司法改革、美国宪法刑事诉讼等。目前承担一个国家级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 汪海燕
  • 个 人 情 况:姓名:汪海燕出生年月:1974年8月最后学历: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学现任职务:无职称:教授代 表 性 著 作 (包括教材):《刑事证据基本问题研究》,合著(合作者:胡常龙),法律出版社, 2002年10月《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独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传媒与司法》,合著(卞建林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刑事诉讼法学》,参著(陈光中等),北京大学出版社、高教出版社,2005年5月《刑事诉讼法学》,,合著(张小玲),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5月《刑事证据法学》,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论 文:《除魅与重构:刑事诉讼的法律移植与本土化》,载《政法论坛》,2007年第2期《形式理性的误读、缺陷与缺失——以刑事诉讼为视角》,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2期《我国污点证人作证制度构建》,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1期《大陆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载《律师杂志》(台北),2006年第4期《法文化的共性、相异性与我国刑事诉讼模式转型》,载《政法论坛》,2005年第5期《宪法修改对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的影响》载《当代法学》,2005年第2期《我国酌定不起诉制度的困境与出路——论赋予犯罪嫌疑人选择审判权的必要性》载《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4期《古罗马刑事诉讼模式探微》 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5期《自由心证新理念探悉》,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5期《轮刑事诉讼中的“中立”理念》,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主 要 科 研 项 目:1.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司法部,2004、1——2007、1,《法文化的共性、相异性与我国刑事诉讼模式转型》等2.刑事诉讼法律移植与本土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7、3——2009、3,《除魅与重构:刑事诉讼的法律移植与本土化》等3.中国司法制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04、2——2007、12,《诉讼构造论》等获 奖 情 况:1.2005年5月,获中国法学会“全国第六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著作类一等奖2.2003年5月,获中国法学会“全国第五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著作类三等奖主 要 学 术 交 流 情 况(包括学术会议、讲座、进修):1.2004年3—5月,赴美国纽约、旧金山考察公设辩护人制度2.2007年5月,赴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考察司法制度
  • 张小宁
  • 个 人 情 况姓 名:张小宁性 别:男出生年月:1955.2最后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法医学、司法鉴定学现任职务:侦查学研究所副所长职 称:教授、主任法医师社会兼职:北京市刑事侦查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法医协会会员代 表 性 著 作 (包括教材)1.《司法精神病学》,独著,陕西人民出版,1999.42.《法医学》,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53.《基础司法精神病学》,与纪宗宜合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84.《警用法学辞书》,法医学分科主编,杜海平、贾宇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4.115.《物证检验学》,参编,张公正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66.《司法精神病学研究与应用》,与栗红林、纪宗宜合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117.《法医学》,副主编,乔世明、张惠芹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8.《法医学》,参编,杨绿君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79.《法医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参编,吴家馼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810.《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参编,编委主任吴阶平,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6论 文1.法医学专业文章6篇,法制日报,1987-19932.《我国精神病人的法律问题》,载《法医学进展与实践》第五卷,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103.《刑事案件中精神障碍问题与对策》,2005年北京市刑法学会刑侦学研究会编《刑事侦查理论与实践》论文集(内部资料);获北京市刑侦学研究会2005年优秀论文三等奖,2005.124.《谈强制措施的含义、诉讼功能及性质》,辽宁警专学报,2006.35.《应激相关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之比较与探讨》,载《法医学杂志》,2007.第3期主 要 科 研 项 目1.侦查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校级教学研究课题,2005.6-2006.6,主持人2.法医学精品课程,中国政法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项目,2007.3-2007.5 ,主持人
  • 肖承海
  • 个 人 情 况姓名:肖承海性别:男出生年月:1974.11最后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侦查鉴定现任职务:侦查学研究所副所长职称:副教授社会兼职:北京市刑侦学研究会理事代 表 性 著 作 (包括教材)1.《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意见书――支撑21世纪日本的司法制度》,合译(毕英达),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1月2.《金融犯罪案件证据实务》,撰稿人,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年7月3.《都市犯罪与侦防对策》,副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论 文1.《论犯罪情报在侦查中的应用及其完善》,载《刑事侦查理论与实践》,2004年12月2.《面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物证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载《法学杂志》第26卷,2005年5月3.《网络犯罪的特点及其侦查对策》,《辽宁警专学报》第3期,2005年5月4.《自由心证主义的现代意义》,《诉讼法学研究》第十卷,2006年4月5.《都市社区防控犯罪机制的构建及意义》,载《刑事侦查理论与实践》,2006年11月主 要 学 术 交 流 情 况(包括学术会议、讲座、进修)1.2003.4~2004.4,赴日本名古屋大学交流进修2.2006.12.22~12.2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反黑”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3.2007.4.18~4.26,随北京市刑侦学研究会赴云南考察交流
  • 张方
  • 个 人 情 况姓名:张方性别:男出生年月:1957.3最后学历:研究生 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侦查学、司法鉴定学职称:教授社会兼职:北京市法学会理事、北京市刑事侦查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物证技术学会副会长、北京警察学院客座教授代 表 性 著 作 (包括教材)1.《司法鉴定》,副主编,司法部教材编辑部审定,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版2.《新编证据法学》, 撰稿人,司法部教材编辑部审定,法律出版社2000年3月版3.《证据调查实用教程》,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4.《现代高科技犯罪防范与对策》,副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4月5.《电子证据法研究》,撰稿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论 文1.《试论鉴定对象的法律确认》, 《证据学论坛》第七卷 2004年2.《氙灯多波段光源应用研究》,《法学杂志》2005年增刊3.《从诉讼程序上制约反复鉴定》,《中国司法鉴》2005年第4期4.《刑事侦查的成本分析》,《公安学论丛》 第一卷 2005年2月5.《论电子证据的特点及对审查判断的影响》,《证据学论坛》第十卷2005年6.《气相色谱法在火灾现场应用的可行性探讨》,《法学杂志》2010年增刊(总第192期),2010年2月7.《论错案中的鉴定错误》,《证据学论坛》, 2010-03-01主 要 学 术 交 流 情 况(包括学术会议、讲座、进修)1. 2006-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反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2. 2007-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发展与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3. 2008-10-1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证据学研究所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侦查系、法律部,“刑事错案的预防”研讨会4.2009-08-05,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完善证据制度,预防刑事错案"研讨会5.2009-11-2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刑事司法改革与侦查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6.2012-7-17,公安部刑事侦查局,贯彻实施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刑事技术专题研讨会
  • 刘革新
  • 个 人 情 况姓名:刘革新性别:女出生年月:1958-10最后学历:博士研究方向:诉讼法学职称:教授社会兼职:中国卫生法学会 理事代 表 性 著 作 (包括教材)1.《全国律师资格统一考试习题集解》,合著,法律出版社,1988年6月版2.《法医学》,主编,蓝天出版社,1990年1月版,3.《法学大辞典》,分科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版4.《司法鉴定知识大全》,合著,中国科技出版社,1993年12月版5.《中华法学大辞典-诉讼法学卷》,合著,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6月版6.《律师业务与法医学》,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版7.《医与法》,主编,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8.《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与法律责任的确定实务全书》,主编,延边人民出版社9.《证据法学案例教程-高等教育法学专业案例教材》,合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8月版10.《法医学-新纪元高等政法院校系列教材》,本人撰稿0.8万字,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论 文1.《三粒橙子核》,载《中国法制报》,1985年11月18日版2.《血疑》,载《中国法制报》,1985年12月版3.《非法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无效》,载《法制日报》,1997年7月7日版4.《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立法建议》,载《中国医刊》,1999年7第九期5.《如何界定医疗纠纷》,载《临床误诊误治》,2000年第二期6.《有别于医疗纠纷的医患纠纷》,载《临床误诊误治》,2000年第四期7.《医疗纠纷鉴定的司法程序(上)》,载《临床误诊误治》,2001年第二期8.《论医疗事故的法律确认》,载《当代医学》,2002年第五期9.《医生收受回扣可获受贿罪》,载《健康报》,2006年1月25日第六版10.《莫踏进“商业贿赂” 雷区》,载《中国卫生》,2006年第4期主 要 科 研 项 目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200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07-3至2008-12,子课题Ⅰ:主持人,独著专著:《医疗损害法律问题研究》获 奖 情 况2001年9月,《医疗纠纷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获中国卫生法学会颁发的卫生法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主 要 学 术 交 流 情 况(包括学术会议、讲座、进修)1.1999年12月,应邀参加由卫生部发起,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组织的《全国部分省市卫生立法研讨会》。会上作了以《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立法建议》为题的专题发言,受到彭佩云委员长、殷大奎副部长等领导的高度重视。后该篇文章在中国医刊1999年第9期发表。2.2000年6月,参加了中国卫生法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提交论文《医疗纠纷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被评为卫生法学优秀论文,荣获二等奖。3.2001年1月至2002年4月,多次参加国务院、卫生部和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修改立法会议。会上提出医疗事故鉴定和责任程度划分等立法建议。4.2003年5月,参加国家药监局组织的《药品管理法配套文件》制定立法会议。会上就麻醉药品管理和防范贩毒、制毒等提出立法建议。5.2005年4月,作为主讲专家被邀参加由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学会组织的“第五届中国名医论坛”,与国家领导人、著名医学专家、两院院士同台演讲,作了以《医疗纠纷的法律问题》为题的报告,受到大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6.2006年4月,参加中国卫生法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卫生法学高端学术论坛会议。会上被选举为中国卫生法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7.2006年8月,世界医学协会在法国组织召开“第16届世界医学法学大会”,本人用英文撰写的论文《论脑死亡立法时机——中国公众对脑死亡立法态度的调研报告》被大会录用,通知大会发言。该论文收录大会论文集发表。
  • 陈碧
  • 个 人 情 况姓名: 陈碧性别: 女出生年月: 1976.5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方向: 证据法职称: 副教授代 表 性 著 作 (包括教材)1.金融犯罪案件证据实务》,合著(顾永忠、肖承海、宋国锋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刑事司法大趋势-以欧盟刑事司法一体化为视角》,合著(李学军、廖明等)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3.《外国证据法选译》(下卷),合著(刘品新、童勇等)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论 文1.《谈被告人口供的认证》 ,载《证据学论坛》第9卷,2.《论言词证据认证的若干问题》,载《政治与法律》,2005.93.《如何认识“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的刑事证明标准》,载《刑事法判解研究》,2004.24.《关于刑事审判中认证问题的思考》,载《证据学论坛》第2卷5.《刑事庭审若干问题探讨》,载《中国审判》,2006.6主 要 科 研 项 目1.“刑事审判与证据制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首批重大科研项目,2001年,合著《刑事审判认证指南》2.“欧盟刑事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欧盟法律与司法合作项目,2004年,合著《刑事司法大趋势》获 奖 情 况2001年,北京法学会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征文特别奖主 要 学 术 交 流 情 况(包括学术会议、讲座、进修)1.2003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黑龙江举行的全国刑事审判认证研讨会2.2004年7月,秦皇岛燕山大学举行的“刑事司法改革研讨会”3.2005年1月 ,深圳参加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举办的全国“刑事司法发展趋势研讨会4.2006年6月,参加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中美刑事诉讼比较研讨会”5.2007年4月26日,参加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证据规则研讨会”
  • 张鹏莉
  • 个 人 情 况姓名:张鹏莉性别:女 副教授出生年月:1968年10月最后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侦查、司法鉴定论 文1.《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发展概述》,载《司法鉴定与物证技术改革研究》,1998年2.《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现状及改革基本构想》,载《司法鉴定与物证技术改革研究》,1998年3.《论我国刑事侦查案件的启动程序》,载《司法研究》,2003年第2期主 要 科 研 项 目都市犯罪防控,北京市侦查协会,2005年立项,2006年结项,撰写第三章和第九章,共3万字。主 要 学 术 交 流 情 况(包括学术会议、讲座、进修)1.2005年10月,参加在杭州举办的“警察科学”论坛2.2006年10月,参加在北京大学组织的“刑事侦查论坛”
  • 洪坚
  • 个 人 情 况姓名:洪坚性别:女出生年月:1965.3最后学历:大本研究方向:法庭科学职称:工程师代 表 性 著 作 (包括教材)1.文件物证检验学,独著,本校教材讲义,2007.52.文件物证检验学实验指导,独著,本校教材讲义,2007.5论 文1.《论文检样本的可靠性、充分性和可比性》,全国首届检察系统文检技术研讨会论文集,1989年2.《论少量字迹的检验》,公安部物证技术鉴定中心第三届文检技术研讨会,1992年3.《试论文件物证的系统鉴定》,全国首届文检理论与实践研讨会,1993年4.《加强我国防伪技术,为诉讼活动提供可靠证据》,首届全国防伪技术交流会,1995年5.《论医患双方举证责任倒置》,《人民检察》,2002年6.《论侦查模式的改革》,《人民检察报》理论版,2002年7.《论建立我国鉴定人资格管理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8.《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人民检察》,2003年9.《论鉴定人出庭作证》,《人民司法》,2003年主 要 科 研 项 目JVC-1型视频光谱分析仪项目的研制,最高人民检察院,1998年,主要研制人之一获 奖 情 况1998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主 要 学 术 交 流 情 况(包括学术会议、讲座、进修)1.1988年8月到12月,担任全国检察系统第五期物证技术人员培训班文件检验和刑事照相两门课程实验老师2.1989年12月,承办全国首届检察系统疑难案件物证技术研讨会3.1992年10月,参加公安部第三届文件检验学术论文研讨会4.1993年7月,参加全国首届文检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5.1995年5月,参加全国首届防伪技术学术交流会6.1996年10月,参加全国检察系统文件检验学术论文研讨会7.1997年9月~10月,参加美国高新物证技术培训8.1999年5月,参加以色列物证技术专家座谈研讨会9.2003年12月,参加全国法学会刑事诉讼研讨会10.2004年9月,参加公安部第六届文件检验学术论文研讨会11.2006年11月,参加公安部疑难案件枪弹技术研讨会
  • 刘品
  • 个 人 情 况姓名:刘品性别:女出生年月:1975.12最后学历:硕士研究方向:侦查与鉴定职称:助教社会兼职:北京民生物证司法鉴定所兼职助理鉴定人论 文1.《论信用卡诈骗案件的侦防对策》,刑侦研究,2003年第2期2.《贿赂犯罪的特点与侦查途径选择》,军地通讯,2003年12月3.《贿赂案件的侦查方法》,刑侦研究,2004年第4期4.《我国当前毒品犯罪侦查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素质教育论坛,2005年12月主 要 科 研 项 目《国外禁毒法规研究》,公安部,2006年1月,马耳他禁毒法中“危险药品条例”的翻译主 要 学 术 交 流 情 况(包括学术会议、讲座、进修)1.2004年3月,心理测试技术强化课程培训2.2004年10月,第四届全国侦查学术研讨会暨侦查系主任论坛3.2007年1月,美国视频模糊图像处理分析系统培训
  • 胡明
  • 个 人 情 况姓名:胡明性别:男出生年月:1968.3最后学历:硕士研究方向:侦查学论 文1.《论物证的规范化管理》,载《北京刑侦研究》,1998.72.《北京市反恐怖战略对策研究》,载《刑事侦查理论与实践》,2004.123.《浅析犯罪预警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载《首都刑警》,2006.104.《浅析刑侦情报的搜集》,载《首都刑警》,2007.4
  • 杜春鹏
  • 个 人 情 况姓名: 杜春鹏性别:男出生年月:1979.04最后学历:硕士研究方向:证据法学、侦查学和司法鉴定学职称:助教论 文1.《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科研项目成果2.《诱惑侦查规则之构想》,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3.《关于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结论性质的探讨》,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获 奖 情 况《加强反恐刑事立法 有效打击恐怖法罪》,北京市法学会刑事侦查学研究会学术论文三等奖
  • 刘斌
  • 个 人 情 况姓名:刘斌性别:男出生年月:1970年5月最后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庭科学现任职务:实验室主任职称:讲师论 文1.《980nm半导体激光器可靠性的研究现状分析》,载《激光杂志》,2002.52.《对GaAs衬底表面进行氩离子清洗的研究》,载《激光杂志》,2003.13.《980nm脊型波导激光器腔面非注入区的研究》,载《激光与红外》,2003.24.《The Investigation of 980 nm Ridge Waveguide Lasers with Current Non-Injection Regions by He Ion Implantaion》载《Chinese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2003. 35.《出纤功率30W的激光二极管线列阵光纤耦合器件》,载《半导体学报》,2004.56.《基于有限元分析法的激光剥离技术中GaN材料瞬态温度场研究》,载《中国激光》,2005. 97.《GaN基发光二极管的可靠性研究进展 》,载《半导体技术》,2006.38.《电流拥挤效应对GaN基发光二极管可靠性的影响 》,载《激光与红外》,2006.6主 要 科 研 项 目1.GaN LEDs可靠性的研究,单位自筹,2003.7-2005.4,负责2.激光剥离蓝宝石衬底上外延生长的GaN薄膜,单位自筹,2004..7-2005.4,负责3.GaN LEDs可靠性的研究,来自863项目:2004AA 311030,2005.4-2006.6,负责人之一4.激光剥离蓝宝石衬底上外延生长的GaN薄膜,单位自筹,2005.4-2007.4,负责人之一
  • 赵宝成
  • 个 人 情 况姓名:赵宝成性别:男出生年月:1957,5最后学历:大学研究方向:刑事法学职称:教授社会兼职: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代 表 性 著 作 (包括教材)1.《犯罪学专论》,独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2.《新犯罪学》,合著。合著者:王牧、吴宗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3.《犯罪学》,合著。合著者:许章润、王平等,法律出版社,2004年5月4.《越轨社会学》,合著称,合著者:皮艺军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5.《犯罪学》,合著。合著者:魏平雄、王顺安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6.《监狱学》,合著,合著者:邵名正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7.《监狱法学》,合著,合著者:兰洁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8.《犯罪学》,合著。合著者:张绍彦等,法律出版社,1999年4月9.《监狱法学》,合著。合著者:兰洁、邵名正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10.《外国监狱制度概要》,合著,合著者:储槐植等,法律出版社,2001年3月论 文1.《犯罪问题是一个公共政策问题》,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4期2.《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5期3.《宽仁与严厉、主观与客观:论监狱法精神与刑法精神的统一》载《中国监狱学刊》,2004年第3期4.《追问刑法精神》,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4期5.《比较犯罪学:方法、目的与结论》,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4期6.《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理念反差及其沟通》,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7.《立法的道德代价:中国当前立法取向的犯罪学思考》,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8.《刑事政策应当是什么?》,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1期9.《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犯罪学当代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2期10.《犯罪现象危害程度的测量》,载《人民检察》,2005年8月上半月号主 要 科 研 项 目1.各国社区矫正制度比较研究,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2004年6月立项,2005年8月结项,拟定全书提纲,并撰写其中的第1、2两章2.中国预防犯罪通鉴,国家哲社“九五”重点项目,1998年人民法院出版社正式出版,分科主编,犯罪社会预防(分科)主编,并撰写其中的大部分章节3.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立法研究,最高检察院、中国犯罪学研究会、江西省检察院联合项目,2006年立项,参加论证,并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法》建议稿获 奖 情 况1.2005年度,《新犯罪学》,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科研成果(2005年度),二等奖2.1998年,《中国预防犯罪通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优秀奖主 要 学 术 交 流 情 况(包括学术会议、讲座、进修)时间内容1.2003年8月,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 (深圳)2.2004年8月,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长春)。作大会主题发言3.2005年8月,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贵阳)。作大会主题发言4.2006年6月,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日恢复性司法研讨会(绵阳)。作大会主题发言5.2006年11月,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立法研讨会(南昌)
  • 于国旦
  • 个 人 情 况姓名:于国旦出生年月:1971.5最后学历:博士研究方向:刑法学、犯罪学职称:副教授社会兼职: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理事代 表 性 著 作 (包括教材)1.《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独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2.《越轨社会学》,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3.《中国犯罪对策研究》,合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论 文1.《论少年司法制度》,载《犯罪学论丛》第三卷,2005年2.《中国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综述》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5期3.《应将少年刑事立法独立出来》,载《检察日报》,2005.10.25主 要 科 研 项 目1.少年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6主 要 学 术 交 流 情 况(包括学术会议、讲座、进修)1.2004—2006,参加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年会
  • 庞金友
  • 一、个人情况  1975年2月生,男,汉族,辽宁铁岭人。博士,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助理,政治学系主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2001年7月~2002年1月,韩国鲜文大学留学。2005年7月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政法大学工作。2005年10月~2007年10月,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2007年8月~2008年1月,美国埃默里大学卡特中心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西方政治思想史与政治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学原理》、《政治学理论前沿问题》、《自由主义专题》和《国家与社会》等课程。二、科研情况(一)学术著作1、《西方政治思想史方法论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副主编。2、《自由多元主义的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二译者。3、《中西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副主编。4、《中国政治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参编。5、《异中求和: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参编。6、《自由多元主义》(修订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二译者。7、《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独著。8、《中国公民读本》,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参编。9、《西方政治思想史》(多卷本·第3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主要作者。10、《自由多元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二译者。11、《世界著名思想家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参编。(二)学术论文1、《最弱国家的内在逻辑与现实困境:诺齐克的消极国家观探析》,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一作者。2、《从无支配自由到论辩式民主:佩迪特共和主义国家观探析》,载《学海》2010年第5期,第一作者。3、《身份、差异与认同:当代多元文化主义的公民观》,载《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2期,独著。4、《从权利到代议:托马斯·杰斐逊民主理论的逻辑与特点》,载《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独著。5、《国王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国家赔偿观念的由来与变迁》,载《法制日报》2009年10月29日版,独著。6、《从权利诉求到路径选择: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近代图谱》,载《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独著。7、《弱政府是如何可能的:保守自由主义国家观及其批评者》,载《中西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独著。8、《当代西方自由主义弱政府理论探析》,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独著。9、《远离神话:三权分立的缺陷与困境》,载《理论参考》2008年第8期,独著。10、《全球化进程中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理论之争》,载《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2期,独著。11、《国家与社会:近代西方的理论视角》,载《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独著。12、《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多元文化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现代争论》,载《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独著,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卷转载。13、《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与公民社会――当代西方的理论视角》,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第一作者。14、《在族群与国家之间: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的政治解读》,载《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六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版。15、《消极国家与中道选择:近代西方自由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逻辑与特点》,载《科技文汇》2007年第4期,独著。16、《大政府是如何可能的:新自由主义国家观及其批评》,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独著。17、《近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逻辑与特点》,载《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独著,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卷转载。18、《应对全球化:当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新趋向》,载《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0期,独著。19、《当代公民社会与民主化:一种可能性的分析》,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独著。20、《终极还是范式:西方三权分立思想的再解读》,载《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独著。21、《社会契约和它的批评》,载莱斯诺夫:《社会契约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一译者。22、《国家与社会:政治文化研究的另一维度》,载《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卷转载,独著。23、《当代公民社会与民主化关系的新解读》,载《文史哲》200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卷转载,独著。24、《<在上帝与凯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评介》,载《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2期,第二作者。25、《当代公民社会与民主化关系的再思考》,载《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独著。26、《“西方政治思想史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载《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1期,独著。27、《希望还是偶像:全球化视野中的公民社会与民主化》,载《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卷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录,独著。28、《沟通、交通与深化》,载《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4期,第二作者。29、《公民社会:组织及作用》,载《学习时报》2003年9月1日版,独著。30、《当代西方公民社会与民主化关系理论中的文化维度研究》,载《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三辑)2003年3月版,独著。31、《入世与我国政治文化的嬗变》,载《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二作者。32、《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与特点》,载《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第二作者。三、项目情况(一)主持项目1、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科规划一般项目“西方政治思潮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政治意识的变迁”(2011)2、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研究项目“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2011)3、中国政法大学教改项目“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中的情境教学:基于四元建构模型的分析”(2010)4、中国政法大学教改项目“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2008)5、中国政法大学教改项目“西方政治思想史C等级课件建设”(2007)6、中国政法大学政管学院青年项目“现代西方公民文化形成与当代中国公民文化建设”(2007)7、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研究” (2006)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现代西方公民文化的起源与形成”(2006)9、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当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研究”(2006)(二)参与项目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政治思想史》教材”(2009)2、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2008)3、文化部委托项目“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政策法制体系研究”(2008)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明关系模式比较研究”(2007)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研究”(2007)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理论与实践”(2006)7、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建设项目“政治哲学”(2006)8、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西方政治思想史”(2005)9、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西方政治文明比较研究”(2005)四、获奖情况1、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1)2、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10)3、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特别奖(2010)4、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2009)5、北京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6、中国政法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08)7、中国政法大学优秀实习指导教师(2008)8、天津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
  • 聂露
  • 聂露,副教授,政治学系副系主任。1992-1996年,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学习了国际政治的基本知识和理论;1996-1999年,被保送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期间系统学习了政治学理论,提交“试论美国对华决策模式——以1995年李登辉访美为例”作为硕士论文。1999-2002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提交“论英国选举制度”一文,获得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进入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所担任教师。2008-2009年,赴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政治学系访学一年。2012年12月,赴法国波尔多第4大学讲学。教授课程: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前沿、宪政文本选读、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兴趣:政治哲学、宪政理论与制度、选举;高等教育、学前教育学术专著:劳拉·赫茵,马克·塞尔登(编):《审查历史》,聂露译,尹钛校,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6月。盖伊·彼得斯:《官僚政治》第5版,聂露、李姿姿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聂露:《论英国选举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学术论文:“教科书争议的发生原因探析”,《教学与研究》,2012年10月。“精英民主是否足够民主?”,《二十一世纪》,2012年4月。“英国选举改革:分析与预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3月。“抽签代替选举?”《二十一世纪》,2010年6月。“试论宪政的概念和中国的法治”,《太平洋学报》,2007年第12期。“通识教育的提起——社会学的视角”,《法大教育教学研究》,2007年12月。“公民与法律”、“公民与政府”,载丛日云(编)《中国公民读本》,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试论美国对华决策模式—以1995年李登辉访美为例”,《大国》,2005年第3期。“一种新普适主义”,译文,《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7期。“作为自治的言论自由”,《二十一世纪》,2004年6月。“精英民主理论的简单谱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2期。“人民主权理论评述”,《开放时代》,2002年第6期,被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录。“违宪审查模式的权力逻辑和理念”,《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大众政府与最高法院:寻求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公法》,2002年第三卷。“论美国选举人团制度”,《法商研究》,2001年第18卷。“中欧宪政案例比较研究:市场导向型经济与政治稳定”,译文,载宋新宁、张小劲主编《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与欧洲》,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项目、实践与奖励:“当代西方政治思想”,中国政法大学通识教育主干课项目(主持),2010-2012年。“西方政治思想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项目(参与),2010-2011年。“经典阅读与通识教育”,中国政法大学教改项目(主持),2006-2007年。“IPFP”中美博士生博士论文研究方法交流,2000年。“大陆与台湾的科技交流现状与趋势”,“中流基金项目”,1999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新闻调查栏目实习策划,1998年。参与十一五规划项目的教材编写等等。中国政法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2011年。联系方式:电子邮箱:nielucy1973@yahoo.com.cn
  • 张立鹏
  • 个人情况1972年11月出生,男,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1995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1999年7月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2002年7月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主讲课程:中国农村政治分析、台湾政治、政治学原理、国家与社会。科研成果(1)著作类《政治学》 专著(译著) 人大出版社2006年出版(2)论文类《农村精英角色转变及其背景》 2001年6月发表在《延安大学学报》《论以德治国》 2001年7月发表在《人文杂志》《全球化与社会国家》(译文) 2004年1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海外中国研究中心庇护关系模式》 2005年5月发表在《齐鲁学刊》(核心)《庇护关系——一个理论的回顾》 2005年6月发表在《经济与社会体制比较》(核心)曾获中国政法大学2004-2005年度优秀教学成果奖
  • 常保国
  • 常保国,男,1963年生,辽宁铁岭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法律史专业)。1987年7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专业,毕业后留校,先后任学工部(学生处)科长、校团委副书记。1994年4月转至政治系专职从事教学工作,先后任政治学教研室主任、政治学研究所支部书记兼研究所副所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分工会(教代会)主席、副院长、常务副院长、MPA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2009年12月任学院院长兼MPA教育中心主任,院学位委员会主席,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兼职中国政治学会理事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宣部、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西方政治思想史》专家组成员。获得奖励中国政法大学十大最受学生欢迎青年教师(2002)北京市优秀教师(2004)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2006)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北京市先进工作者(2010)教学工作主讲课程:本科生:《政治学原理》、《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生:《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专题》、《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教改立项:1、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特色专业点建设(政治学与行政学)项目主持人,2008-2011。2、北京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点(政治学与行政学)项目主持人,2008-2011。3、校级精品课程《政治学原理》主持人(2006-)。4、中宣部、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西方政治思想史》课题组主要成员,2007-2012。5、国家精品课程《西方政治思想史》主讲人之一(2006-)6、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政治学基础课程团队)建设主要成员,2008-2012。科研工作研究领域: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中国宪政史和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学术专著:1、《中间党派与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宪政运动》,独著,29万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2、《中国政治建设与发展研究》,合著,10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学术论文: 1、“东方专制主义”话语在西方的历史变迁,《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6期。2、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专制主义、绝对主义与开明专制,《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3期。3、40年代的“中间路线思潮”,载《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论文集),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4、多党合作的历史起源:1944-1949年中共“联合政府”主张及其践行,《政法论坛》,2008年第3期。5、1946年政协会议简论:召开动力、党派力量对比及各方评价,《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6、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稳步推进,《半月谈》,2008年第22期。7、修宪的原因与原则《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 期。8、20世纪中国民主化的四次高潮与三次回潮(日文),载《第二次面向21世纪政治学: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日本名古屋大学法学科,2000年。9、20世纪中国政治五次转型,载《面向21世纪政治学: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日本名古屋大学法学科。10、论政治监督,《政法论坛》,1987年第3期。11、论建立中国特色的行政诉讼制度,《政法论坛》,1986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要转载。科研课题2003年以来,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产学研项目、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委托项目以及美国能源基金会、莱蒙基金会全球环境研究所委托项目6项,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5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资助经110余万元。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 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 电话:
    %u0030%u0031%u0030-%u0035%u0038%u0039%u0030%u0039%u0031%u0032%u0032/%u0030%u0031%u0030-%u0036%u0039%u0037%u0034%u0033%u0039%u0032%u0034
  • 邮编:
    海淀校区:100088 昌平校区:102249
相关推荐
贵州民族大学师资好不好,贵州民族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南林业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南林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海南医学院师资好不好,海南医学院师资怎么样 成都体育学院师资好不好,成都体育学院师资怎么样 云南大学师资好不好,云南大学师资怎么样 兰州大学师资好不好,兰州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