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北京大学

[切换城市]
北京站> 北京教育> 北京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信息

北京中医药大学

英文名: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简称:“中医药大学”,“北中医”,“BUCM” 所在地:北京 院校代码:10026 类型:文科类/理科类/医药类/211/考研院校

211工程985工程自主招生教育部直属院校
  • 北京中医药大学师资怎么样, 北京中医药大学师资好不好

截至2013年,学校有教职工4422人,专任教师972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6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73%;有博士生导师314名。学校现有“国医大师”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9人,形成了一支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教授为主的师资队伍。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中医药干预多器官纤维化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科学内涵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及其神经变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国家级教学团队
中医内科学教学团队
王新月
中药学教学团队
张冰
中医“四大经典”教学团队
李宇航

  • 王谦
  • 王谦,女, 1970年2月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2004年赴英国Manchester University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基础课教师培训项目。多年来一直从事肾脏病的研究工作。现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参与部局级课题2项。在全国一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1篇被SCI收录。主讲中医五年制、七年制的《病理学》和研究生的《临床病理生理学》。还承担留学生英文《病理学》的教学。参编教材3部。主要社会兼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医分会秘书长。
  • 潘彦舒
  • 潘彦舒,女, 1972年12月生,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形态系书记。主要从事病理学教学和中西医结合基础科研工作。多次被评为基础医学院教学、科研、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各1项,作为主研人员参加国家级课题12项。受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支持。公开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编写教材5部和973科技专著1部。共申请5项专利,其中2项获得授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主要社会兼职:担任浙江省及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河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和《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NRR)杂志审稿专家等职务。
  • 李德伟
  • 李德伟,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形态系副教授。目前任形态系副主任及解剖课程组负责人。  198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毕业后从事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与神经解剖学科研工作。参加过国家级、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参与编写过本科、专科的教材及一些专业的书籍。2002年主编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获得全国中医院校二等奖,中华医学会全国医学院校二等奖。2003-2005年度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2008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称号。任职以来,担任多班次本校各专业的正常人体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的教学任务。
  • 任恩发
  • 任恩发,北京中医药大学形态系副教授。1986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现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英语医学专业。1986年7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参加工作,从事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工作。教授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含穴位解剖)》、《解剖学(双语教学)》。 获奖情况: 多次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学奖。 2008、2009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称号。 2008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称号。
  • 崔龙
  • 崔龙,北京中医药大学形态系副教授。1978年4月-1980年12月:洛阳医学专科学校,医疗专业毕业。1985年9月-1988年6月:南京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硕士研究生毕业。1998年9月-2002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学研究室博士研究生毕业。2003年3月-2005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结合基础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
  • 张忠
  • 张忠,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形态系副教授,博士学位。 在解剖教课程组担任系统解剖学、穴位解剖学的教学工作。 共参与局级、校级科研课题4项。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第一作者8篇,教学论文1篇。参编教材及专业书籍3部以上。
  • 李健
  • 1970年9月22日出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中西医结合基础(组织学)专业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9年-2010年赴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分子病理系作访问学者。现任人体形态系副主任、组织胚胎学课程负责人。主要讲授本科生《组织胚胎学》、七年制及研究生《医学科研思路方法与程序》、《分子细胞学与疾病》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有毒中药肝损伤的分子机制;保肝中药及有效成分筛选及作用机制。现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从FXR/PXR/CYP3A4信号通路探讨雷公藤诱发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分子机制(No. 81273884)”的研究工作。代表作:  1.Yong Tan†, Jian Li†, Xinru Liu†, Joshua KO, Xiaojuan He, Cheng Lu, Zhengli Liu, Hongyan Zhao, Cheng Xiao, Xuyan Niu, Qinglin Zha, Zhiling Yu, Weidong Zhang, and Aiping Lu, Deciphering the Differential Toxic Responses of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aeparata in Healthy and Hydrocortisone-Pretreated Rats Based on Serum Metabolic Profiles.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2012, JCA 10.0.1465 (equal contribution, IF=5.151)  2.Jian Li†, Run-guo Wu†, Fan-yun Meng†, Zhong Wang, Chang-ming Wang, Yong-yan Wang, Zhan-jun Zhang. Synergism and rules from combination of Baicalin, Jasminoidin and Desoxycholic acid in refined Qing Kai Ling for treat ischemic stroke mice model. PLOS ONE, 2012,7(9):e45811 (IF=4.1)  3.Jian Li, Cheng Lu, Miao Jiang, Xuyan Niu, Hongtao Guo, Li Li, Zhaoxiang Bian, Na Lin, and iping Lu.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Based Network Pharmacology Could Lead to NewMulticompound Drug Discovery.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2. Doi: 10.1155/2012/149762 (IF=4.7)  4.Hongyan Zhao, Jian Li, Xiaojuan He, Cheng Lu, Cheng Lu, Cheng Xiao, Xuyan Niu, Ning Zhao, Dahong Ju, Aiping Lu.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Yi Shen Juan Bi Pill in arthritic rats with Castration-induced kidney deficiency.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2, doi: 10.1155/2012/102641(IF=4.7)  5.Xiaojuan He, Xuyan Niu, Jian Li, Shaohua Xu, Aiping Lu.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ies of five clinically used Chinese herbal polysaccharides. Journal of Expermental and Integrative Medicine. 2012, 2(1): 15-27  6.Cheng Xiao†, Jian Li†, Xinxin Dong, Xiaojuan He, Xuyan Niu, Cha Liu, Guoyue Zhong, Rudolf Bauer, Dajian Yang, Aiping Lu. Anti-oxidative and TNF-α suppressive activities of puerarin derivative (4AC) in RAW264.7 cells and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c rats.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11,666:242-250 (equal contribution)  7.Jian Li, Yongheng Lu, Cheng Xiao, Cheng Lu, Xuyan Niu, Xiaojuan He, Hongyan Zhao, Yong Tan, Aiping Lu. Comparision of toxic reaction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multiglycoside in normal and adjuvant arthritic rats.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1;135:270-277  8.Zhu Chao-jun, Dong Juan-xun, Li Jian, Zhang Mei-ji, Wang Le-ping, Luo Ling.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acupoint injec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improving blood flow in the rat of hind limb ischem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1, 31(3): 241-245  9.Byram W. Bridle, Jian Li, Shucui Jiang, Ruby Chang, Brian D. Lichty, Jonathan L. Bramson and Yonghong. Immunotherapy can reject Intracranial Tumor Cells without Damaging the Brain despite Sharing the Target Antigen.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0, 184: 4269-4275.  10.Li Jian, Niu Jianzhao, Li Yu, et al.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of alcohol-induced hepatic portal hypertension in early-stage fibrotic rat model,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5,11(41): 6483-6488.  11.Wang Li, Li Jian, Qing Li, Zhang Jian, Duan Xianglin,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in rat jejunal mucosa at different age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3, 9(9): 2060-2064.
  • 白锦雯
  • 白锦雯,女,1963年出生,硕士,副教授。多年以来一直从事组织胚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七年制、五年制各专业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努力钻研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良好,曾获得基础医学院教学优秀奖。积极从事有关中医药基础理论实验研究,参与了多项国家级、部局级、校级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其中作为课题负责人之一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课题——青椒碱对大鼠肝癌细胞骨架形态结构和功能影响研究的工作。获得一项校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参编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研究内容大体分两方面:⑴中医药防治肿瘤的基础研究 ⑵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的基础研究。
  • 蒋玉凤
  • 蒋玉凤,女,1950年4月出生,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学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病理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病理学》教学以及中医药防治发热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承担七年制、五年制本科生等专业的《病理学》教学工作。目前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86余篇。副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病理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参编: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习题集(中西医结合医学)--病理学、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病理学》。
  • 孙红梅
  • 孙红梅,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现任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主要社会兼职: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和北京解剖学会理事,中国神经再生杂志(英文版)特邀审稿专家。 主要讲授本科生的《正常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含穴位解剖)》和研究生的《头面部解剖学》。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神经系统疾病的机理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国家973课题1项。主编、副主编和参编著作10部,发表科研论文 30余篇。曾获霍英东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类奖,北京市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北京中医药大学师德标兵、优秀主讲教师称号。
  • 司银楚
  • 司银楚,北京中医药大学形态系教授,土家族 博士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专业中西医结合基础(神经解剖学)。 担任本科生系统解剖学、穴位解剖学及研究生局部解剖学的教学工作。主编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1部,副主编汉英双语教材1部,主编和副主编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2部,主编学习参考书1部。 先后主持了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子项目等纵向课题的研究工作,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等多项合作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了3项横向开发课题的研究工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先后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参与申请专利11项。
  • 郭顺根
  • 郭顺根,北京中医药大学人体形态系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实验室(细胞生物化学)主任。197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至今一直从亊中医药防治器官纤维化(肝脏)及中药药性归经实验研究。当前科研工作:973项目课题针灸理论的筋膜学基础研究。主讲专业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 <<医学科研思路方法与程序>><<分子细胞学与疾病>>出版著作发表论文:主编教材及专著6部.副主编2部.论文60篇。
  • 赵宗江
  • 赵宗江,男,教授、研究员,医学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脏病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秘书长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常务编委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委  《医学研究杂志》、《武警医学杂志》高级审稿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浙江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  主编专著10余部,其中主编高等中医药院校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研究生实验用)—《组织细胞分子学实验原理与方法》1部、《细胞生物学》1部,高等中医药院校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细胞生物学》主编1部、《科研思路与方法》副主编1部、《实验骨伤学》编委1部,主译《分子生物学实验参考手册》Ⅰ、Ⅱ卷2部,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6篇。  曾主持或主要参与了国家自然基金重点资助课题和国家科技部“973”等11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作为特邀讲座专家参加2006年在太原举办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116期青年科学家论坛,作为执行主席之一参加2007年在深圳举办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149期青年科学家论坛。  本人长期从事肾脏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研究工作。本人具有扎实而广博的中西医结合理论基础知识,并掌握了一定的现代肾脏病分子生物学科学实验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科研研究和课题管理运作能力。  主要参加与主持科研课题目录  1.“白首乌引经作用与抗肝肾纤维化机制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基金资助课题2000年9月~2003年8月,第二主研人。  2.“异病同治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基金资助课题 2000年9月~2003年8月,第二主研人。  3.“温脾汤有效化学成分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理活性研究”,北京市自然基金重点资助课题 2000年9月~2003年8月,31万元,第二主研人。  4.“加味温脾汤对肾小球系膜细胞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的调节作用”,清华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创意课题》基金资助课题 2001年5月~2002年6月,2万元,第一主研人。  5.“肝宝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中华医学会青年肝病科研课题基金资助课题2001年7月~2003年6月,负责人。  6.“复方鳖甲软肝方防治多脏器纤维化的作用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课题 2002年12月~2005年12月,145万元,第二主研人,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7.“慢性进展性IgA肾病的证治规律与疗效评价的研究”,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2001年12月~2004年12月,项目负责人陈香美教授,参与人员。  8.“中医药干预多器官纤维化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科学内涵的研究”,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5年01月~2008年12月,300万元,项目第二主研人。  9.“参芪糖肾安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理的研究”,北京市“十一五”中医药51510科技工程资助项目2007年09月~2012年09月。10万元。第二主研人,合作单位负责人。  10.“糖尿病肾病足细胞凋亡从"肾痿"论治与糖肾平胶囊干预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2010年1月~2012年12月,31万元,课题负责人。  11.“基于“肾藏精”的脏象理论基础研究”,科技部“97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年1月~2014年12月,2000万元,项目子课题第二负责人。  获奖情况  获得过的专利和学术成果、技术成果及工作学习奖励  1.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1项(授权专利号:ZL 02103810.4),排名第三。  2.获1999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华神一等奖1项;  3.获2001年度中青年肝病科研论文奖1项;  4.“去甲斑蟊素抑制肿瘤中NF-KB表达与抗肿瘤血管形成作用的研究”获200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第九完成人。  5.2005年度,“温脾汤有效组分防治慢性肾衰竭多靶点作用机理的研究 ”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三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  6.“温脾汤有效组分防治慢性肾衰竭多靶点作用机理的研究 ” 获2006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7.“复方鳖甲软肝方防治多器官纤维化的作用机理研究” 获2006年度北京中医药大学一等奖1项;第五完成人。  8.“多器官纤维化异病同治科学内涵及复方鳖甲软肝方干预机制的研究”获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  9. “中医药防治多器官纤维化的分子基础”获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二等奖1项。第五完成人。  10.2008年“真武汤对慢性肾衰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获望京医院科研学术一等奖。第五完成人。
  • 刘志敏
  • 刘志敏,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57年3月出生,1982本科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系,1987年取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2005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现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机能系工作。从事生理学教学工作28年,主编教材和参编学术著作19部。学术团体职务:中国生理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新型制剂)专业委员会理事。科研方向主要是“中药介入治疗肝脏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加科研课题9项,获省部级奖项3项。
  • 李海燕
  • 李海燕,女,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66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药学专业,2000至2006年攻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博士学位。1990年8月~2000年7月在内蒙古药物研究所工作,2006年9月至今,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人体机能系生理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方药物质基础的现代研究和中医诊法的现代研究。承担与参与的科研课题有①“穿心莲内酯微乳直肠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②“中药微乳载药体系关键技术研究”;③便携式辅助诊疗设备开发和导航针刀应用技术开发。④主持2011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课题:基于微乳载药吸收优势的穿心莲内酯微乳直肠吸收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⑤主要参与973分课题: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⑥主要参与“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中医四诊合参信息动态采集与模式识别关键技术的研究。其中“基于OD-DM-KD模式的复方及其配伍规律研究”获2005年度教育部二等奖;参编教材《生理学》、《医学基础知识导读》(双语版)2部;参与申报国家专利5项。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
  • 郭健
  • 郭健,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生理学课程和实验教学负责人。1970年11月出生,199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1999年取得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理学专业博士学位,2008-2009年于加拿大UBC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的相关研究工作。1996年起任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机能系,从事生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其间于2008-2009年在加拿大UBC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从事五年制和七年制生理教学工作,曾获校级优秀主讲教师称号。参加编写生理学教材4部,参加翻译美国生殖生理学教材1部。科研方向为生殖生理,侧重与中医药相关的精子发生或卵巢发育等性腺功能调节以及相关疾病的研究。发表论文19篇,其中SCI引录9篇,参加或主持部局级课题3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奖项1项。
  • 高蔚
  • 高蔚,男。1973年5月出生,汉族,江苏省南京市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医学基础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现任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机能系,2003年被聘为助理研究员。从2002年至今,一直从事生理学教学工作。2006年参与校级课题《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项目,2007年参与国家级课题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便携式辅助诊疗设备开发和导航针刀应用技术开发》项目。2004年参与《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不同配伍对正常大鼠胃酸分泌的影响(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0217(2):149-153)》、2007年参与《基于可视化脉诊信息与识别的"独取寸口法"与"遍诊法"的信息学比较(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039(3):24-27)》、《基于超声技术的脉势属性研究思路探讨(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0415(4):255-254)》等论文项目。1999年参编《针灸聚英》(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参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生理学》。
  • 孙丽萍
  • 孙丽萍,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0年9月出生,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1994年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2001年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学位,2010年取得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学位。现任基础医学院人体机能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组主讲教师,研究方向是中医药与女性生殖。主要承担研究生、七年制和五年制本科《生物化学》及七年制和五年制本科《分子生物学》教学工作。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与首都医科大学妇产医院合作),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科技部课题1项及校自主选题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约30篇,参编教材4部,参编论著1部。曾获北京中医药大学成果奖二等奖二项,并于2010年被评为校优秀主讲教师。
  • 刘连起
  • 刘连起,男,硕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64年2月出生,1987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1998年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的主要教学工作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生、七年制、五年制本科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
  • 路雪雅
  • 路雪雅,女,副研究员,中共党员。1954年7月出生,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曾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科研单位从事毛主席遗体保护、中药清除自由基,抗衰老、中医气血理论与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性、以及气功生物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现在人体机能系从事生物化学教学工作。主要承担七年制、五年制、继续教育的中医、中药、护理、以及针灸推拿等专业班级的生物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任务。曾主持校级科研课题1项,参加1项,参加教育部课题2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项,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以及国家主管毛主席遗体保护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34篇,其中第一作者18篇(研究论文15篇,教学论文3篇)。以顺口易记的方式主编生物化学教材6个章节,参与编写生物化学理论和实验教材3部。获得学术成果奖项11项。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
  • 电话:
    %u0030%u0031%u0030-%u0036%u0034%u0032%u0038%u0036%u0032%u0033%u0031
相关推荐
陕西科技大学师资好不好,陕西科技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华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华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桂林理工大学师资好不好,桂林理工大学师资怎么样 昆明医科大学师资好不好,昆明医科大学师资怎么样 海南大学师资好不好,海南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南林业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南林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